則庵讀冊趣

在廁所讀書,是一件趣事;在廁所讀書,也是我從還沒上幼稚園的那個年紀就培養出的習慣;而現在,沒帶一本書進廁所,還經常會發生「生產不出/製造不能」、無法變出特殊產品出來的狀況。

小時候蹲著「小鴨鴨」到處推著跑的時候,就開始學大人手上一定要拿個什麼書本、雜誌等東西,才會有「生產動能」,家中老小很多都感到莫名其妙;在上幼稚園之前,我就已經有辦法讀國語日報與一些幼童書籍,也知道不少對幼稚園學童來說困難的文字,常常抓著國語日報就自己往廁所跑,坐在馬桶上念了起來,不過當時的我懂得念文字卻還不會注音呢,而這個蹲廁所看書的習慣竟然就這樣培養了起來。

早期的居家生活沒有浴廁應該要乾濕分離的觀念,可是在那個時候我就很討厭在家人洗完澡之後才進入地板溼滑、空氣潮濕的浴室當中上廁所,覺得腳底板溼答答的很不舒服,連書本似乎都潮濕了起來。上了小學之後,同住的親戚成家了、搬走了,家中空出了一間套房,原本這間空房是要當作讀書房使用,但是平常要讀書寫字與睡覺,有與弟弟共用的臥房,這間空房的空間除了堆些雜物、陳舊的書籍、封箱的衣服與棉被枕頭之外,暫時也沒其他的用途,這間空房又處在家中活動動線裡面最不重要的地方,廁所則位於房間的最內側,所以每次想要如廁的時候,我就會往那間空房的浴廁跑,因為推放雜物又整間沒其他人使用的情況下,上廁所還可以不用關門,真是一大樂事(幾次我弟想到這間空房內也被不關門的因素給「逼退」),這裡順理成章的就變成了我的個人密室,而這間空房間也變成了我的專用房。

一開始,除了漫畫與青少年讀物之外,總是拿著厚重的【漢聲小百科】往個人密室跑(這套書不簡單,儘管有些內容來源的爭議,但是至今還沒有任何國內自製的兒童讀物比得上),開版大又不算輕的重量,光是拿進拿出就令人覺得很麻煩,反正專用房只有我在使用,地板清淨乾爽、門不關的話通風又不錯,乾脆就直接往廁所的地上擺,久而久之,整套都被搬進了專用房的廁所當中;在外面租了整套漫畫回來,整袋就直接先往專用房的廁所擺,睡前想看的集數才再另外拿出來;想想這樣也不是辦法,索性買了兩個組合書架自己組一組,就放進廁所當中,既可放些衛生紙之類的清潔用品,又可以把書本一一排列架上,父母完全不知道這件事情。

早上起床要上學時,弟弟用臥房的洗手間梳洗,我就直接到專用房去梳洗,不但不會搶用洗手間,同時又可以上個廁所、拿書起來看幾個段落,之後可以從從容容的出門上學去;遇到月考、期末考試的時候,課本一抓就往專用房的廁所去,國語、社會這類的文科在裡面念起來格外有效率,除了安靜又可專心;廁所裡面也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書籍,讀者文摘(現在想想,剛上小學沒多久我竟然開始看讀者文摘...)、亞森羅蘋、福爾摩斯、電視周刊、文學小說、歷史傳記、演義讀本(三國演義、紅樓夢...)、科幻小說(倪匡啊~)、武俠巨著(古龍啊~金庸啊~)、少數成套的漫畫、各類雜誌等等,有時候連新買的任天堂卡帶都會拿進去,放在書架上頭當展示品;整片淨白無瑕的潔淨磁磚牆成為我看書時的想像空間,我一本又一本的看完、一本又一本的拿出來、又把新的一本又一本的拿進去,進廁所沒有半個鐘頭以上大概是不會出來的。

到了國中,應付聯考,廁所裡也開始堆了不少的試卷,平常課餘時間要補習,父母又早出晚歸,經常碰不到面,而我很無聊的自己去書局買了軟木板,釘在廁所門板上,上面還刻字貼上了「靜思房」,角落邊還註明著「非請勿入」,似乎終於有了一個正式、又個人的空間,有事留言請釘廁所門上;這時候還把折疊式的小桌子給搬了進去,上廁所時還可以寫寫參考書的例題或補習班的作業,裡面也變成藏少年快報(超熱門啊!)的最佳地點、周末偷借些漫畫、夾帶些電玩介紹與攻略,上廁所同時享有考試上進與舒壓的快感,當時不知道什麼電腦,直覺認為以後一定會出現那種吃電池的小型電視螢幕、可以插在超級任天堂上頭、把電玩帶進廁所裡高科技產品而不斷的幻想著。

因為馬桶坐久了總是容易腳麻,讀書的速度竟然也被逼著越來越快,什麼《理性與感性》或是《戰爭與和平》,進個廁所兩三次就可以看完,沒想到《清秀佳人》這類的清純情愛也變成陪伴我如廁的良品,書籍也跟衛生紙一樣變成了生活當中的消耗品;當時文化中心的圖書館很爛,要什麼書、沒什麼書,盡是一些老莊孔孟四書五經,所以我很不愛去圖書館,小學或國中的圖書室則根本就是設來騙政府經費、中飽私囊的,裡面竟然還會看到空殼書(上面印有書名的空盒子),當然也沒讓學生借回去,所以我只好買書,尤其是特別喜歡買新出版的新書,買到一整本嶄新印刷的新書,聞到淡淡的油墨氣味,就讓人感到非常愉快,一買到手當然就直接帶進廁所去久坐而不出,我的零用錢也幾乎都花在買書上面了,一些雜書就只好用租的,專用房的廁所也變成了新書展示所,偶而我弟還必須去廁所檢查看我買過什麼新書,避免重複了,等我看完、該書從廁所退役,他也可以接手;早上半個鐘頭、晚上半個鐘頭,養成了一輩子的如廁習慣,我弟以前常說:如果我沒出門又沒在睡覺,就在家裡的廁所,不然就在前往廁所的路上。

上了高中,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手提 CD 音響而擺脫了隨身聽(當時很多同學覺得有隨身聽很屌,真是怪了),弟弟總覺得我在炫耀,聽音樂時兩人的喜好也大不相同,讀書時又嫌對方音樂吵,事實上自有隨身聽起我就已經常常帶進廁所裡面聽了,所以乾脆把手提音響也搬進廁所裡,但是沒想到小小的廁所竟然獲得音響大大的效果,不寬廣的前後距離讓音效更直接,高挑的空間讓音樂更清透,架上的成堆凹凹凸凸排列不整的書本充當起了吸音牆,地板上散落著三兩成堆的雜誌與漫畫變成了吸音地毯,角落的器皿、毛巾、垃圾桶與零散的用品成為最好的阻音器,有效的降低了牆角的迴音,我從那時候開始就知道音響室的設計真的不能大!越大就越糟糕!而在廁所內看書時聽弦樂的獨奏或合奏,心情最適當,看些雜書可以聽聽中廣音樂台,看漫畫時可以聽搖滾樂團的現場收音版本,回想起來, 80 年代~90 年代中後期的音樂幾乎都是在廁所裡認識的!XD

高中看的書籍也大不同,漫畫周刊變貴了,漸漸淡出,這時候日本文學開始進來了,沒有正式授權、海賊版的挪威森林是第一本出現在廁所內的日本文學,之後村上春樹的系列整套放在架上,就算是吉本芭娜娜或是三島由紀夫也只能進來之後再默默的出去;叛逆的思潮也改變了我的閱讀方向,柏楊也成為架上的祖師爺,我在廁所的時光裡看完了整套的柏楊版資治通鑑(陸續還有補遺與更新版),這也讓我對歷史書籍開始感到興趣,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也從學校圖書館借進廁所裡(這種書我就買不下手了...),這也使得在課堂上歷史老師與國文老師對我忌憚三分,總是鼓勵我在課堂上可以把握時間多多閱讀課外讀物、預習其他科目的課程內容,或是乾脆小眠一下以應付晚上補習的勞累,總之,就是不要太認真聽課,也別問老師太過艱深的問題,老師會儘量不走到我的座位附近去,不過『經常「偶爾」』要補充「一些」必要的課內知識時,老師總是投射過來熱切的眼神,希望我能幫忙一下...而這幾個老師的名字我永遠記不起來,也不想去記得。

這似乎也間接養成我不在學校上廁所的習慣,整個求學過程當中,除了急性腸胃炎之外似乎沒在學校蹲過幾次廁所,10 分鐘的下課時間實在太短,有時候「上廁所」是需要培養情緒的,況且當時不知道為什麼,在學校裏我就是上不出來,在家裡就很自然輕鬆;後來在《大便書》這本書裡似乎發現到解答,在走進圖書館或書店內會想便便的原因是「因為樹林成分的氣味能夠引誘排便,而書籍是由樹木來的紙漿製成的,所以自然就會想便便」,這不但說明了我的個人密室為什麼效果卓越,同樣的也說明了「為什麼我每次去逛誠品就想上廁所」、「為什麼誠品的廁所總是人滿為患且不容易維護乾淨」、「誠品的廁所真的是設計得越來越好了」這三件事情,我由衷期盼誠品在這方面能夠更重視一點。

而在給廁所命名這件事情上,忘記是哪位名人前輩也愛在廁所看書,甚至把廁所命名為「則庵」,因為廁所的「廁」字,拆開來就是「則广」,广則同「庵」之古字,故名為「則庵」,不過想想,靜思堂似乎也不錯。

上大學的時候就很痛苦了,因為住宿舍的時候都是公共廁所,沒有私人領域,之後租房子就下定決心非套房不住了。看的書變成是厚重的設計書籍與電腦書籍,VMS 手冊與 Linux 跟 BSD 教學文件是列印出來在廁所裡看完的,其他像是 Flash 、 Photoshop 、 3D Max 、Autocad 等也都是如此,如果當時不是因為筆記型電腦還處在天價的地位,我會為了「進廁所」這件事情而改買筆記型電腦;建築設計類的書又大又重,不適合放在腿上或拿著看,在訂作設計繪圖桌的時候,自己用廢木材料釘了一個類似譜架的東西搬進廁所,在裡面也開始可以看大書了,書合起來的時候還可以在上面擺幾張紙、畫設計的概念草圖,炭筆、鉛筆、色筆也拿了進去,完全變成了一個「廁所設計人」。

搬家的時候廁所裡清出來的書跟書房架上的書幾乎可以等量齊觀,到新家後這些書終於可以擺在房間內的書架上。一般住宅的設計上,在廚房與客廳的角落會設計一間廁所供訪客使用(並不會具有浴室的功能),終年一定都是乾爽潔淨,但是,哪家人會天天找朋友到家裡歡樂的呢? 這是住宅設計上的大盲點,真的是太瞎,與其設計一間廁所供外人用,不如回收自己用,只可惜,新家不是我設計的,所以,客廳的廁所就被我蓄意回收了,廁所牆上的玻璃承架原本是放些觀景小盆栽的,變成書堆了,後面衛生紙架,變成書堆了,架上的書擺重了,到最後連玻璃承架都傾斜了,兩邊的膠黏不牢、後面夾住玻璃的卡箝也被撐開,不得已只好找水電來重新處理,水電工人來看也傻了,只好換上更強力的卡箝,並建議我擺個書架吧。

這間廁所,變成我的新靜思堂了,書本依舊一大堆、一大排,921 大地震,廁所整排書翻落,不少本還掉到馬桶裡去了,幸好當時人在客廳沒在廁所,不然在馬桶上被 Rem KoolhaasS,M,L,XL 砸暈、光著屁股倒臥在廁所當中,應該是很糗的,所以改在廁所門外多放了一個櫃子,書本就往櫃子上放,易取易收也易拿,只怪當初廁所沒弄大間點,所以之後也只能這樣。

上班租房子住,廁所門開著可以直接看到電視,電視看多了、書就看少了,可是只要買了新書,我就不會想坐在沙發上看,只想在睡前帶進廁所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點根菸、坐在馬桶上、看本書,那真的是可以跟泡個熱水澡後窩在客廳沙發吃塊鹽酥雞後喝一大口冰啤酒的暢快所相比的另一個小確幸啊;魔戒、哈利波特、赫拉巴爾、群、夜城系列、勞倫斯‧卜洛克的所有著作、各種偵探與推理小說、美國眾神、人月神話、魔獸攻略本、、、等等,又一堆書莫名其妙的在廁所中進進出出,在高鐵上買了卻沒看完的 Business Weekly 或是 Newsweekly 更是廁所裡的常客,光是看到小小的、租來的套房內不管是書架、桌上、床鋪底下到處都堆著從廁所內消化出來的書推,我竟然只想逃進廁所裡,或乾脆出門躲去咖啡館裡。

科技如預期的,終於開始隨身了,NDSL 滿足了我小時候的願望,我終於可以把超級瑪莉帶進廁所了,但是不到半年的時間,我開始用 NDSL 看文字檔了;筆記型電腦越作越輕薄,12 吋筆電跟著我進出廁所不知幾次了,馬桶的水流也不知道沖走多少 RSS 所匯聚而成的資訊流(經常因為沒電才決定起身離開的);資訊科技也跟著又柔又軟、像雲一樣的衛生紙邁進了「雲端」, iPhone / iPod Touch 與各種新式手機開始能夠同時滿足我在閱讀、上網與聽音樂的三向慾望,如果台灣這時候能夠引進 Kindle ,那大概是我最想帶進廁所裡的新品吧?不過買台觸控式的輕省電腦掛在馬桶對面的牆上,平時沒在用的時候就安排抓檔、收網頁、作為家中的 Home Sever,偶爾邊蹲、還可以邊寫文章、或是畫畫、作作設計,似乎也挺不錯的。

update: 這是一篇很久、很久以前就起稿的,寫起來長篇大論卻是隱私皆露,寫到一半又收不住,放棄卻又覺得很可惜,原本是不想發佈而變成一篇一直存在 Draft 當中沒有完成的紀錄。今天看到豬小草成立了「春泥讀書會」,才又把這篇翻了出來修修改改,就暫時這樣吧。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Gatsby 廣告中木村拓哉機械舞的背後

Google Doodle : Pacman 小精靈

自架 Android BT / NAS 機:超靜音超省錢超低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