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Blogger」標籤的文章

#Blogger 推出新的版面佈景主題

圖片
新的四種樣板x五種配色=二十種預設供選擇 這次的配色跟比例更有文青風 Blogger 自上次改版後 (可能是 2012 了吧?) 隔了這麼多年,在今年終於又開始動了起來,年初先是後台做了一些變革,包括後臺網頁架構的改變、更完整的樣版編輯畫面、新的 widget 設定畫面等等,這個禮拜則推出了新的樣板與配色供使用者選用。 新的樣板將預設幾個常用的 widget 在版面上,使用者只要需要啟動或隱藏就可以進行操作 (而非以往的移除) ,並且重新規劃擺放 Google 廣告的新位置,新的樣板依舊是利用原有 Blogger Template 既有的功再做發揮,喜愛編輯樣板的使用者也可以從樣板的原始碼內參考一些設定方法。 Blogger 會在近期又開始有所更新動作,我猜是 Google 大概發現社群力已經瀕臨飽和了,新的社交平台、媒體平台像是 Snapchat 或是 Medium 開始從臉書內拉出社群人口,無意義的分享行為一旦開始剝奪社群內容流的版面,就更需要外界平台灌輸內容才可以,也因此才會有那麼多真假難辨的農場文章或是川普所說的假新聞在臉書上流竄, Google 有這麼好的內容平台不繼續維護與使用,而把人力抽去做 Google Plus 的確有些不智,但現在重新重視 Blogger 的地位,其實也還不晚啦。

2013 年度總結

圖片
2013 年大概是台灣當下這一世代步入爛年的零時起始年吧?今年出了一個史上民調最低開啟黨內鬥爭指著自己說要揪出台灣害群之馬的總統,配上倒退 16 年的平均薪資、每月漲不停的物價、持續能領好幾個月年終拖垮財政的國營事業肥貓、暗渡陳倉急著賣臺的服貿協議,以及不斷爆出的食安危機、江河日下的國民道德、不斷偷排廢水污染環境的企業、與透過政策侵吞小老百姓家產的財團,這真的是(對壞人而言)最好的年代卻也是(對好人而言)最壞的年代,而接下來如果不換人,情況永遠沒有最糟只會更糟,連黃色小鴨都在年底的最後一日做出了末日預言,而你依然沒有警醒,這個世界就快邁向結束了啊。

Reader 將死,試著從 Blogger Follow 吧!

圖片
只要登入 Blogger 就可以從中 Follow 其他有 RSS 的網站,目前還可以從 Google Reader 內匯入,至於 6/1 以後會不會跟著 Google Reader 一起消失還不一定,暫時可用囉。

Blogger 與 Google+ 更加整合:網站關注的方式浮現

圖片
Blogger 的新功能 Blogger 繼將帳號整合回 Google+ Account 、推出 +1 按鈕與 Google+ Follower 等小組件之後,今天又推出了新的整合,在文章底下直接整合了 Google+ 的回應,使用者只要 +1 文章或是有回應就會收在此篇文章底下,並且跟原本的 Blogger Comment 整合在一起,舊有的留言也會依據帳號性質轉成 Google+ 的形式,這對有 Google 帳號的人來說真的是很方便。 稍微列示一下現在 Blogger 針對 Google+ 改進的功能,真的是不少: 增加對網站 +1 小組件 增加顯示 follower 小組件 增加直接分享到 G+ 的功能 增加對網頁 +1 小組件 整合 Blogger 與 Google+ 帳號,以後者為主 整合 Google+ 相簿、取代 Picasa 來發佈文章 發佈文章後可選擇分享至 G+ 分享至 G+ 時可以改指定用 Page 管理者身分張貼至粉絲頁 Blogger 的身分可由個人轉為 Google+ Page 管理者身分對外 可以很直接的在文章內加入有使用 Google+ 的某人,例如  +神楽坂雯麗   整合 Google+ 對文章的評論(new) 之前似乎有人預測了一票 Google 下個準備收起來的服務, Blogger 正是其一,這評論者可能完全沒有在用 Blogger 而不知道 Google 在推出 G+  之後,它在 Blogger 上用了 10 成的力道在開發新功能,原因就是: 當社交網站風行、帶走許多廣告部落客之後,個人書寫的時代才會正式展開,搜尋引擎內收錄的自言自語、雜七雜八與廣告文章變少(因為這些都轉向社群網站去了), Blog 在搜尋引擎對於資訊精密與準確度的威力才會更加凸顯, Blogger 就變成著力於搜尋服務與個人服務上更不可或缺的武器。

2012 年度總結

圖片
今年是偷懶的一年,沒寫什麼東西,馬英九連任後,總覺得寫任何東西對台灣而言也沒什麼改變,讓人覺得茫茫、昏昏、淡淡、蠢蠢,索性想說連新聞都別看了,要過個無腦無思頗像白癡般的一年。

2011 年 Blogger 全新介紹影片

圖片
Google 推出了一隻影片說明從併購 Blogger 以來幾次重大的更新,並且提供了許多統計數據說明 Blogger 目前的成就: 同時 Google 也在 SXSW 上公佈 Blogger 也將會有新的 Dashboard 跟新的 Editor (會是有點像 Google Docs 跟 Google Sites 的 Editor):

[Draft] Blogger 開始提供行動版畫面

圖片
如果是用 Blogger Template Design 範本的 Blog ,現在起可以設定開啟「行動版範本」(Mobile Template)了,設定就在「設定 / 電子郵件及手機號碼」當中,配色直接取用官方範本的設定,像上圖就是在行動版設備中看到的畫面,範本同時支援 Google 行動版廣告,只要在 Blogger 設定當中設定開啟 AdSense 廣告,這個行動版就會自動插入行動版的廣告,位置則在文章的最下方顯示。同時 Blogger 的 Mobile Template 還提供了 QRCode ,手機拍攝就可以開啟行動網頁。 Android 行動設備在今年第三季之後真的是大躍進, Blogger 能夠開始支援行動設備畫面也是因為 Android 的成長力道太威了吧?

Blogger 終於加入 Google Apps 了!

圖片
只能說他媽的到底是等多久了啊!!! Evan Williams  跑去蓋 Twitter 都已經三年了, Google 也早就整合了 Blogger 帳號跟 Google 帳號四年了,直到現在,Blogger 終於成為 Google Apps 的服務之一了! 多年以前在寫 Google Apps 教你獨立架站 時,就覺得 Blogger 只能做到轉址,卻沒有整合到 Google Apps 當中實在是很可惜,管理人員要用別的方式、別的帳號(屬於個人層級的  Google 帳號)去管理企業層級的 Blog,真的是一種麻煩,而很多的統計資料、流量的累計與網域的對應也需要在同樣的管理方式下進行才會顯得有效率。 這個多年以來的呼聲終於被實現了!現在 Google Apps 的使用者已經可以用 Google Apps 帳號登入 Blogger 系統建立與管理 Blog , Go 吧!Google Apps Users! 還沒有 Google Apps 有購買網址的話也趕緊去申請一個免費版來用用,配合 Android 成為行動個人工作室的網路中心真的是超級方便的。

[draft] Blogger 將會提供流量追蹤功能 Blogger Stats

圖片
繼 Blogger 推出 Template Designer 之後,Draft 當中續推出新的流量追蹤功能,稱作 Blogger Stats ,有使用過 Google Analytics 的人對這個流量追蹤系統的元件一定感覺到非常熟悉。 Blogger Stats 裡面有針對文章( Post )的流量分析來看文章排名,可以看到流量來源( Traffic Sources ),以及參訪者( Audiences )的國家區域,可以看做是簡易版的 Google Analytics 來使用,如果要繼續使用 Google Analytics 的追蹤也不衝突,不過 Blogger 所用來追蹤流量的伺服器與 Google Analytics 的伺服器不同,在整體數據上有可能會有所差別,尤其是在區域不同的情況下數字差異也可能會不一樣。 不過這對許多很在乎流量的 Blogger 而言,內建流量追蹤功能一定遠比自行手動安裝 Google Analytics 來得好多了,或許再過不久 Blogger 有可能會整合 Google Buzz 跟 Google Mail ,變成網路上 Googler 最重要的個人中心吧?不過這看起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Draft] Blogger Template Designer 範本設計工具現身

圖片
啊啊啊... Blogger 終於重新研究整個範本系統,重新設計了 Blogger Template Designer 範本設計工具,使用者終於可以「無痛」設計自己想要的範本了: 幾個重點: 全新的範本挑選系統:專業設計師的作品,就是不一樣! 版面配置:什麼二欄、三欄、複合欄位通通都可以自訂了,連下方頁尾欄位都可以改成二欄三欄等等,隨心所欲,還可以更改最令人詬病的寬度,最寬到 1000px ,並且可以自行修改邊欄的寬度; 更換背景:上千張精美圖片動個手就可以立即更換,並且有妥善的分類易於找圖; 進階修改:直接修改字型、字級大小、連結顏色等等,並且可以加入自訂的 CSS 喔! 只要進入 Blogger Draft ( Blogger 測試區)就可以想用這個新工具了,但是不支援 IE6 囉!!(恭喜恭喜) 而之前製作的範本竟然也可以無痛轉移,所以 metalife 就毫無自尊的直接換過去了...效果還真不錯~(遮臉) Blogger 現在支援首頁摘要的設定,如今又有功能強大的範本設計工具,這裡所製作的範本應該就可以功成身退了吧?嘶...

Blogger & Google Page Creator : 嗨~我們要幫你搬檔案囉!

圖片
吼~這種告知真的是 So Sweet 的啦~ Google Pages Creator 這個計畫自從暫停之後,就一直通知使用者檔案將會搬到 Google Sites 去,我也一直煩惱檔案應該擺在哪,因為我把檔案放在 Google Apps 當中的 Sites 一直不是很順利,經常發生網頁脫裝的情況,同時又怕有檔案沒搬到,一直眼睛蓋蓋想說有問題在解決,不過 Google Page Creator 的負責人大概也知道我們拿這個網站做什麼(就是放網站的 Templates or CSS),有些 Blogger 用的網頁小工具也被開發人員放在 Pages 當中,所以 Blogger.com 就協助各 Blogger 們進行 Templates 與網頁小工具的檢查,看看有沒有檔案是連往 Pages,避免掉檔案而脫裝的問題,除了登入後在 dashboard 有警示訊息之外,他們還 新增了一頁說明頁 (有中文),這種檢查服務還真是不錯啊~

Blogger 十週年慶推出官方版「繼續閱讀 Read More 」功能

圖片
Blogger 歡慶十周年,特別推出非常多使用者期待、特別進化過的「繼續閱讀 Read More 」功能官方版!!這個方法純正精釀,保證原汁原味猶如 Blogger 彩蛋一般,如果不是最近有在注意 Blogger 十週年慶的人可能還不知道有這個功能的出現,同時這個方法可以在一般 Compose 編輯中直接使用,也不用再用 span class 這些語法了。 原本的古法(也就是以往使用的官方方法)的中文翻譯叫做「 可擴充的文章摘要 」,這種說法應該沒有人搜尋得到,新的官方功能叫做「 'After the jump' summaries 」,就是現在很流行的「更精采的請跳轉下頁」或「跳轉全頁」那個的『「跳過之後」式摘要』...暫時就叫它「跳轉式摘要功能」...吧?

Blogger 內建 Label 更新:Label Cloud

圖片
經過使用者長久的呼喚, Blogger 更新了平台提供的 Label 功能,開始支援 Label Cloud 的設定,並且在 08/25 公開這項更新。使用者可以在原本 Label 的設定選項中發現這項功能並且啟用它: 結果則會呈現類似於右邊 SideBar 中的樣子,對於 Label 落落長的人來說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更新,同時, Blogger 滿 10 歲 了。(我也不知不覺多十歲??god!) PS1:文藝部落格好像不應該寫「資訊體」的文章才對... PS2:最近太沉迷 DQ9 了,本週已經三次轉生... 暑假要放完了!!本月文章數很不長進。

Blogger Template Gadget 3.0.1 特化版(2009-08-05 更新)

圖片
弄了幾天, Blogger Template Gadget 3 似乎已經有了一個樣子,應該可以丟出來了。 之前的 Gadget 2.0 其實有點惡搞,因為當時 Blogger 多了不少新功能,所以很匆忙的情況下弄了一個有 Hack 又符合原本 Blogger 附加功能的版本,但是內部很多原始碼與設定的部份並沒有真的很認真去處理,就是眼睛上看到覺得可以了,就輕輕蔡蔡丟出來了,後來自己在套別站的時候,覺得一些沒沒角角問題還不少,但是通常就眼睛一閉、兩手握拳,也就讓它過去了... 之前想到 關於模板兩三事 之後,就覺得應該要在弄個版本出來,而 Blogger 功能大多都已經很成熟了,也不用在搞一些有的沒的 Hack ,所以這幾天就很認真的把 Gadget 這個模板整理了一下,終於有了個樣子。 仔細看看上圖,是在 IE 8 裡面的情況,看起來好像很普通,也好像跟 Gadget 2 差不多,好像跟 Gadget 1 也一樣?(連續三個好像...(汗)),但是,似乎又有點不同吧? 如果改用 Firefox / Google Chrome / Safari 開啟套用這個範本的 Blog ,會得到下面這樣的效果: ㄟ~有導角耶... 既然 Webkit 跟 Mozilla 核心都提供了這些方便的 CSS 設定,不用白不用,況且連背景圖片之類的都省了,還不錯,順便把 Gadget 2 中沒有處理好得間距問題給弄了一下,並且套用了 Yahoo Lab 的 CSS Reset ,整體看起來似乎一致性比較好了吧?? 跟以往一樣,各區塊、文字、顏色等等設定都是可以在版面配置當中自行設定的: 其中說明文字跟參數對應的部份花了不少時間...希望使用者能夠更容易理解一些; 既然說是特化版,當然是要有隱藏功能才算是特化版...首先呢...看一下平淡無奇的網頁開頭部份: 接著呢,來去新增一個連結小工具,就新增自己想要增加的網址: 一般這種連結元件都是放在 Sidebar 內居多: 把這個連結元件拖到 Page Title 的上方去: 儲存後回頭重新整理網頁,看看網頁的頁首部份: 嗯,有標籤選單了...好像沒有很特殊吼?而這個 TAB 標籤頁的背景色、滑鼠選擇變色、文字顏色、連結顏色都可以在版面配置當中字型與顏色內自行設定,這樣有沒有算特殊...

版面範本檔案搬遷至新地點

怕 Google Pages 一關門,檔案全都付諸流水,目前已經將所有的檔案進行備份,並且將原本版面範本檔案移到新的地點存放,目前已經可以下載之前放出的版面範本,像是 Murmur 、 Gadget 、 BlackCat 、 BlackCoffee 等等,連說明文字也一併搬過去了,下載檔案請轉往此處下載: Blogger Templates :  http://place.metamuse.net/blogger-templates 這個地方是用 Google Sites 功能建立起來的,檔案陸陸續續會放上去,目前已經開始構想修改 Gadget 一些細微的設定,以後說不定會統一把 css 放在 Google Sites 當中進行更新,不過要把 css 拆內存與外部連結有點小麻煩說...

關於模板的兩三事(喂喂~有人在嗎?)

系統說,這篇是第 999 篇,說一下關於 Blogger Templates 的兩三事。 說真的,真的是真的,我沒想過我好玩亂做的模板有這麼多人使用,一直到 wenli 把這種亂搞的東西拿去當公視部落格的範本,我才開始稍微認真一點、去看別人怎麼用我做的這些東西,然後竟然在一些講解 Blogger 技巧的中文網站上,發現我的模板是需要被特別拿出來附註的一件事情,這就讓我真的覺得相當妙了,畢竟這不是 Blogger 官方公式範本(像是 某位網友依據 jQuery 開發最新版的繼續閱讀 ,解法後續)。 你們不覺得這些模板很簡陋又相當普通的難看嗎?不過有幾位拿回去修修改改之後,還真的變得頗漂亮的。 而說真的,真的是真的,會做得簡陋又難看,一小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我沒耐心、趁工作空檔能做的時間並不多,而絕大部分的原因則是「故意的」,我就是希望這些模板有某種程度的陽春與難看,使用者拿回去才會大力的改,少問問題、多搜尋、用力改、改爛再重來,而最後整個設定完成之後,那種「成就感」絕對不是套用一個美美的設計、繼承他人思想、像是穿顏色與設計相同的制服所能獲得的;然後,你會更善待你自己的文字與作品。 這種「善待」,是當你在電腦前準備輸入一篇新的文章、準備開始打字的時候,你會很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心,然後會不知不覺的去問問自己:我現在寫這個,會不會讓這篇文章不再是我?畢竟我在這個地方所賦予的心力這麼多,無非就是希望能夠表達出自我,所有的目的不就是想要讓這個 Blog 成為我靈魂的一部分?我寫這些文字,會不會讓我對不起自己? 或許就是多了那麼一點點來自於每位使用者的自我因素與潔淨靈魂在裡面,再加上這邊釋出的模板都相當具有「手工感」與「粗糙感」,很少看到有置入性行銷部落客在使用這些模板,反而是一些團體開始尋求網路上發聲的解決方案時(說到解決方案, solution ,通常就是我拿手的部份)發現到他們有些正在使用我做的模板;我曾跟一些人談到類似的事情,不多,有關於公益,有關於廣告,有關於行銷,有關於文化,有關於網路。 上個月底到這個月初, Google Pages 寄公告信來說他們準備打烊了,要我儘早將檔案搬走,有些內容可以轉換的則會轉換到 Google Sites ; 我把這邊模板的內部修改整個取消掉,回復到 Blogger 原始設定去使用了半個月,在想要怎麼去處理一些累積起來...

這篇文章沒被摘到推推王啊?

「哎呀,這篇文章沒被摘到推推王啊?(口桀口桀口桀)」 這...你應該摘不動吧?別說你,我想自收自推也摘不動...(口桀口桀口桀) 故事是這樣的,很久很久以前, 泰坦還沒創世、獸人還未誕生.... 當大家還在玩黑米的時候,出了個 funp ,這個服務很好,抓準了 digg 與 ptt 愛推文的趨勢,把書籤拿來給大家推,大家推的很高興,所以使用人數也節節攀升,不過,這不是重點; 當使用者在 funp 裡面點擊書籤連結的時候,網站、網頁是內嵌在 funp 的網站裡的,這已經是違反著作權且在美國有判決前例「禁止內嵌他人網站內容以營利」,我有很認真的顧慮過這點,不過台灣的網路使用者很怪,對於新聞報紙轉載知名部落客文章或 PTT 文章時會大肆撻伐,甚至還會找另外個記者再進行報導一次,但是對於自己網頁被內嵌在別人的網站當中是很快樂又默許的,即便 「新聞報紙轉載」與「被收入書籤網站內嵌網頁」都會帶來一定的流量 、 這兩種情況只是技術呈現的手法不同、背後的操作概念卻是相同的 ,但是網友一定會說新聞與報紙不可以、卻默許書籤網站這類服務可以,這種網友心態是很妙的,所以,也就隨它去了,這不是重點; 之後, funp 為了推薦或是拉攏台灣的部落格搞出了一個「哈部落」,一時間一堆人上去自收、自推、自擂、自爽,儘管已經開始看到不少廣告文、黑影文、粉絲文、亂七八糟文等等,但是因為有推力在影響,好文章、好書籤會自動浮出來,所以,這也不是重點;至少到此為止都不是,而且,我覺得 funp 做得真的很不錯,不但有在聽這些使用者的聲音,也很機靈的在調整自己的服務;(到此好像說完 funp 的線上史? XD ) 然後重點來了, funp 哈部落裡面搞了「排序」,其中有一個莫名其妙的「推推王評鑑排序」,背後運算的機制是什麼,不知道,旁邊有粉絲量排序,所以這個排序既不是收藏量,也不是粉絲量,完全看不出個標準與所以然來, funp 也沒有公開說明這個評鑑是依據什麼算式來進行的公正排序,或是其實背後有某個偉人或公正且超然組織在進行這項工作但是因為透露出來就要滅口之類的,這個問題就很大了; 文章沒人收、個人沒粉絲、網站沒人看,我都覺得無所謂,完全無所謂;好不容易送走了一個什麼觀察排名,現在竟然又來了一個評鑑排名,看了一下排序的內容,嚇死我了... 被說成是「部落格」已經夠令人感到火大了,竟然落到...

Twitter or Plurk? 這還用問嗎...

圖片
「Twitter or Plurk」的思路其實跟「選 Blogger or 無名」的思路很接近,而這個很巧的,也在不久之前剛寫過相關的主題, 一個成功的社交網站該有的重點 與 開始使用 Twitter ;看到 Jas9 的 Twitter vs Plurk 文章之後覺得只有單一的數據圖表而說微網誌大戰似乎可能有點不足,底下又有人給了一個連結說什麼去年 Plurk 的流量就已經超過 Twitter 云云,這有可能造成閱讀上的「完全誤解」,這會讓一些「只讀而不搜尋資料」的閱讀者誤以為 Plurk 真的就跟 Twitter 已經平起平坐或是可以相提並論了;想說資料查都查了,乾脆寫一下好了,相關數據資料是以 2009/06/30 的搜尋資料為主: 或許不少人受到上一期商業週刊的專題影響,開始注意到這似乎是一個可以再次極度發揮的主題(無奈的是我們比這些商業週刊要跑得更前面一點),而這個話題背後的運作是不是受到某些行銷勢力與廣告公司的影響還不知道,但是以時間點來說,有些廣告公司似乎正打算培養炒手往這個方向去走,但是至少比國外進入 Microblog 進行網路行銷的時間慢了一年以上; 我比較在乎的是使用者端的選擇,像是 Jas9 的文章所產生的選擇,因為至少使用者要在一開始就會想選擇到一個覺得「對」的地方,或是看到網路上的文章而建議使用者到一個對的地方,這個對的地方是站在更有說服力的立場上,而這個立場卻不見得是很多人已經說過的立場,所以,先來看一下 Google Trend 的資料: Twitter vs Plurk 的不重複使用者, 母體僅限定在台灣 : 恩,看起來 Plurk 一飛沖天,一片形勢大好之勢,真是如此嗎?這個值得思考一下;而使用 Twitter 的是哪些人呢?這個可以再思考一下;兩個問題留到後面再說; Twitter vs Plurk 的不重複使用者, 母體僅限定在中國 : 先不論前幾個月前 Plurk 開始被中國長期封鎖, Twitter 不論 Plurk 封鎖與否都在中國有很大幅的提升,這種使用人數的上升是很獨立的,而並非與 Plurk 之間有高低互見的,尤其是受到伊朗選情中 Twitter 的複合應用激勵下,也讓中國網民開始推推看;香港就別說,似乎根本看不到 Plurk ... Twitter vs Plurk 的不重複使用者, 母...

Muser is Barking in Twitter Now

曾經看到豬小草分享的一篇文章說:「 Blog 是孤独者的玩具, Twitter 是怕孤独者的工具 」真的是非常的貼切;基本上,我非常討厭 Twitter ,封閉又難以搜尋,連追蹤反向連結看誰貼連結都看不到,頂多只能看到 Twitter/Home ,在 Twitter 中各種對話也沒有一個脈絡可以看完,也沒有辦法統合在一篇裡面(如果已經形成對話時),當某人 Follow 一票人時一堆淹沒的訊息完全無法呈現一個所以然來,這種東西顯然會讓調理有序的人感覺到很煩,這也製造很多不知所謂的 link 與點擊數。 不過最近 Google 陸陸續續停掉一些服務,其中包括我喜歡的 Google Shared Items ,沒有辦法再找到相關的 Bookmarklet 來轉載、短評與整理連結,也沒辦法再分享到 Blog 裡,不然就是只能在 RSS 訂閱群當中很有限的做這件事情,這就讓人很想抓狂了,開個 Blog 狂 PO 文很容易被 Google 視為 Spamer ,只好又回頭考慮短文工具。 很久以前就試用過 Facebook 、 Plurk 與 Twitter ,覺得 Facebook 有點肥, Plurk 好像比較好用,可是 App 卻不多;把塵封已久的 Twitter 帳號拿來用覺得好像比較有「自閉感」,所以暫時用 Twitter 代替 Google Shared Items ,如果之後改用 Plurk 的話應該也會同步轉發到 Twitter 或 Facebook (暫時應該不會吧?因為我覺得 KARMA = 0 很帥啊...)。 如果在 Twitter 中 Follow 我,我應該是不會 Follow 回去,我只看我有興趣的東西,偶而才會看看是否有 @ 的訊息, Twitter 則會同步更新 Facebook 的狀態,如果在 Facebook 當中 Comments 我則會收到通知信,可能會比在 Twitter 用 @ 來得較好? 至於 Twitter 的內容就放在網頁右下角,開始 Barking 中。

2009 新裝上市 [ CSS Reload ] White Coffee

新的 CSS 終於上線,目前還有部份內容在微調當中,細節也還要慢慢修正,有些自己看了還不是很順眼的地方,原本的 NE 系列是走大氣大字,這次則想以「精準」與「細巧」為主。東西慢慢添加吧...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