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Keynote」標籤的文章

The State of The Internet - 網路發展情況概述

這隻影片算是動態簡報,簡報內引用了許多數據與透過示意圖進行表述,對網路發展狀況有興趣的人來說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資料啊: JESS3 / The State of The Internet from JESS3 on Vimeo .

Apple's iPad : My Star Trek Pad

圖片
Apple 在美國時間 1/27 推出了 iPad ,而這兩天幾乎所有的新聞、網誌都被這台設備洗版,雖然有點煩,但是這卻是我還蠻想擁有的東西之一,沒有其他複雜的原因,就只是因為 Star Trek。 XD 打從前年底開始重看 Star Trek Voyager 的時候,我就對影集中人手一板的生活方式感到有些嚮往,這也是日後促成我購買 iPod Touch 的最大主因,不過這也只是讓我比較接近圖片當中那種使用情境而已,尺寸不同是個問題;如今 iPad 推出後,使用 iPad 的情況我想幾乎就是上圖情境的翻版,這怎麼會不讓我想要擁有呢? 如果單純談論 iPad ,這個東西一開始就「故意忘記掛上攝影鏡頭」,看到那個無 3G 網路的版本,完、完、全、全、就是一台放大版的 iPod Touch ;今天有些新聞說這像一台放大版的 iPhone 則是完全錯誤的論述方向,因為以目前的情況而言,就算加上 3G 網路、能插 Micro SIM 卡, iPad 根本沒沾到 mobile phone 或 telephone 最本質的「對話」功能,所以它根本不能稱作是「 Phone 」的一族,而 iPod Touch 跟 iPhone 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攝影鏡頭」與「行動電話」這兩件事情上,偏偏 iPad 就是剛好沒有,所以 iPad 充其量 就是一張數位硬梆梆的衛生棉 僅是台放大版的 iPod Touch 。 就算 iPad 能夠支援藍牙鍵盤與 Dock 鍵盤,但是 iPod Touch 也有支援藍牙無線, iPad 所支援的 Dock 鍵盤跟 iPod Touch 一樣都是使用的 iPod 標準連結埠,這只是 Apple 願不願意更新 iPod Touch 的作業系統以及開放這類設備給 iPod Touch 使用的問題而已,並不會因此改變 iPad 身為放大版 iPod Touch 的本質。 iPad 這個東西好嗎?儘管我還沒用過,但是我已經可以給它 85 分了。 第一個理由是,很短也很個人的,就是它已經滿足 Star Trek Pad 的基本原型;厚薄度差不多,尺寸差不多,提供的功能差不多,甚至使用起來,我相信跟影片中的操作方式也差不多,多棒啊!有了這個東西,我可以想像我自己活在一個全知的環境當中,隨時都能透過網路擷取資訊與知識、同時再次處理資訊與知識內容,...

什麼是 Google Wave ? [Google I/O 2009 preview]

圖片
什麼是 Google Wave ? 不要用猜的,看影片、看影片: Google Wave Developer Preview at Google I/O 2009 然後到 Google Wave 的網站 去進行預覽體驗登記!如果覺得影片太長、看不下去,就跳過吧... 說得簡單易懂一些,這是進化版的 Outlook ,但是一般人根本沒機會玩「真正完整版」的 Outlook (沒有那個企業環境),可能已經在另外一頭喊叫「這才不是咧!」... sign... 說得專業一點的,這是準備打微軟的 Communications Server + Office Communicator + Outlook 的線上服務中心,但是一般人可能壓根不知道這是在講什麼... 這個 Google Wave 的原型非常像 Office Communications Server ,微軟在辦公室的策略分別有 Client 端與 Server 端來互相配合,單機版 Office 在加入「含伺服器端完整版」 Office 大套件中的 Work Group (工作群組)之後,安裝 Communicator 後會整合進 Outlook 當中,將會變成整個套件的中心主角,企業內的使用者就可以從中直接進行即時通訊、共同編輯文件、線上會議與共同討論等等,甚至可以在 Windows Mobile 的手機當中操作文件分享、進行語音通訊,也就是說在 Google Wave 當中演示的功能大部分在「含伺服器完整版」的 Office 上做得到,只不過企業要自己架相關的 Server ,而一般企業根本還沒到這個層級就停止投資了,因為光是為了每年的軟體授權費,企業就會開始哇哇叫,一般上班族好像也沒機會用到這麼全面的功能,不過這卻是現今微軟最主要的獲利中心區塊。 Google Wave 則希望前面說的事情可以在 Web 端發生,讓一般工作小組也用得到這類的功能,而不是只存在大企業體內, Server 跟服務介面就由 Google 來搞定,加上老闆 Larry 說的:要更注意即時搜尋的需求;這些在 web server 中「正在」發生的物件與事件應該是可以被立即搜尋的。在做完 Gmail 、 GTalks 、 Docs 、 Calendar 、 Group 、 Google Apps 、 Push I...

CES 2009 : Full Videos of Microsoft Keynote Download

微軟把 01/07 在 CES 中的簡報影片 放出來了,可以線上觀看,也可以下載 WMV 檔案或是 MP3 檔案(在畫面右上角有個 Download),有 Steve Ballmer (Microsoft CEO)、 Robbie Bach(president of the Entertainment and Devices Division),簡報內容包括 Windows 、 Windows Live 、 Xbox 等發展與合作關係,值得一看。在華盛頓日報上也有 Live 的文字記錄 Liveblogging Steve Ballmer's CES Keynote ,邊聽邊看文字,還挺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