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Localize」標籤的文章

Video Ads of iGoogle and Google Maps for Taiwan

最近在 YouTube 上頭一直看到兩則屬於台灣在地特殊風格的 Google 動畫廣告,分別是廣告 iGoogle 與 Google Maps : 「 五分鐘做出你獨一無二的iGoogle首頁 」篇: 「 哪裡可以找到好吃的牛肉麵? 」篇: 線條有點扭曲的手繪風格的確在精緻美觀的 Banner 廣告當中獨樹一幟,模樣相當可愛不說,在簡約的繪製風格當中,卻很清楚的點出了產品的幾個特色,不過大概是因為長度的限制,在 YouTube 當中 GOOGLEinTW 放置了較完整的版本,令人相當好奇的是這個廣告是 Google 自行製作的還是委託外面的廣告公司進行製作,iGoogle 廣告同時也引起了國外網站的注意( Interesting iGoogle Ad )。

YouTube TW 台灣版正式上線

圖片
翻譯應該要稱做「你‧管」的 YouTube 在今天終於推出 TW 台灣版!連在首頁的右上角都擺上了可愛的、小小張的 ,觀眾能不大聲歡呼、高興一下? 右邊還用紅彩標題寫著「YouTube 台灣版轟動上線」: 只能說 陳士駿 Sir 骨子裡脈動的,真的是台灣人的血!因為這不是「台灣地區版」,也不是「台灣省版」,並非單純說明「正體/繁體中文版」,而是襬上 、大聲喊出「 YouTube 台灣版 」,網址: http://tw.youtube.com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支配合標題的影片: 台灣讚啦 ! 原本用 http://tw.yahoo.com 的人應該可以更換首頁設定了...無名個人影音服務也可以關掉了...而在昨天, YouTube 香港版 其實已經早一步悄悄上線,但是也幾乎在同一時間,於北京傳來最新消息,確定 大陸北京已經無法連上 YouTube ,似乎被中共政府暗地裡、悄悄的、偷偷的、不光明正大的給 和諧掉 幹掉、擋在中共政府建立的萬里長城防火牆之外,又一個好網站遠離中共領導而去。 在之前的公民新聞網「 YouTube 下載柏克萊生活 」柏克萊加州大學於四日宣布正式啟用YouTube頻道,超過三百個小時的課堂教學、校園重大事件與校園生活等影片,全世界的人都可免費下載,YouTube 台灣版的出現,雖然許多影片本身是外文內容,但是親和的介面真的可以讓有心的學生嘗試著與國際教育接軌,以後台灣電影預告也不會落得只有某些網站可去,真是太好了。

扭舌新聞 Newserr.com : 真-個人新聞台

圖片
有人談公民新聞談了 3、4 年,再怎麼樣也沒跳出 RSS 、BLOG 的框架中去談出一個結論來,而在 .COM 泡沫化的時代,人們想要集中焦點談論的明日報個人新聞台,早已逐漸被不知名的符號與莫名相簿與暱稱所淹沒,變得沒落與衰敗,網路使用者在個人網站部落格、丁丁平台與聯播系統中掙扎。 有的人知道寫新聞是怎麼一回事,但是商業媒體的新聞總是一些人在掌控,要說站著媒體資源也好、盡是些爛記者站著毛坑不拉屎也好,這些商業媒體並不想知道或認識這些知道怎麼寫新聞的一群人;有些人不知道寫新聞是怎麼一回事,但是他卻希望能夠看到一些好新聞,至少是一些不一樣的新聞,能夠脫離商業的購買行為,或是一些政黨政治背後的操空,不過除了自己不斷的 Google 之外,似乎也沒的方法。一個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的新平台悄悄的出現,「 扭舌新聞 Newserr.com 」似乎真能讓每個人都能真正的寫新聞,也讓每個人都能看看不一樣的新聞。 扭舌新聞 Newserr.com 後台不知道是誰 ,前台看不出來,每個人都可以註冊,人人都可以寫,但是它不要你的肚臍文,更不是你的流水帳,它要的似乎就真的只是新聞;裡面沒有個人入口,或個人網頁,將「個人」與「個性」的因素減少到最低,只想讓新聞浮上台面。它不像書籤網站,只能收跟推,也不像是個人部落格,使用者也沒辦法擁有比較特別的個人網址,那些只想大搞個人行銷的爛部落客,不知道有沒有人想參加?(笑) 新聞內容每個人都可以寫,但是不代表都可以亂寫,裡面有些準則,有些依據 ,對於文章品質與內容寫作態度, 扭舌新聞 Newserr.com 還是有很高的期許 ,但是是否具有審核,暫時看不出來;平台似乎很早已前就已經偷偷上線,但是部落格當中的文章又似乎是在 09/30 才重新發佈上網(或許之前都是封閉式的測試環境?);至今看到註冊的人不多,似乎就只有站長一個人而已;介面看起來頗熟悉,首頁有著書籤或 Digg.net 的收推風格,內文的版面佈局卻有點像是 Yahoo!奇摩新聞,顏色則介於 PChome online 與 Funp.com 之間,也有可能是出自同一群人之手。 如果你是大學新聞系的學生,這裡似乎是個很好的練習平台,至少你不用再跟著狗屁倒灶的前輩胡亂學習,卻能夠不斷磨練自己新聞寫作的技巧;如果你是愛談公民媒體的部落客,現在就有個平台,就請你真的動手寫新聞,寫一篇讓人看起來像是「真的」...

無名小站 Wretch .cc 因 Yahoo! 動手自宮而被世界搜尋引擎排除

圖片
還有人笨到在 無名小站 上面架「企業部落格」或「行銷部落格」嗎?別笨了! 在「 Yahoo! + 無名小站 濫用市場地位、排除其他搜尋引擎 ? 」中可以看到 Yahoo! 奇摩為無名小站的使用者做了一件奇蠢無比的動作,就是把 Yahoo!奇摩以外的搜尋引擎加以排除(包括 Google),而這種「 預練神功、必先揮刀自宮 」的奇招實在是跌破眾人眼鏡。 Google 在全球搜尋引擎當中已經佔有 65% 以上的佔有率,這並不是 Yahoo! 所說的到訪率或到達率喔!Google 的到訪率或到達率近乎100% (誰沒用過 Google?但是有不少人不用 Yahoo! 啊...),網路使用者要搜尋一些 3C 產品的使用心得、找尋知名 Blogger 網站、搜尋相關產品報告與新聞,幾乎都會直接上 Google 查詢,這同時也是無名小站當中絕大多數「知名部落客」賴以部落格生存之道,因為這些部落客只要在部落格當中,仔細用心的寫一篇心得文章,以無名小站 wretch.cc 的 pagerank 高達 6 的情況來看,幾乎在 Google 搜尋當中每搜必中,而現在 Yahoo!奇摩 為 無名小站 排除了 Google 與其他的搜尋引擎, 這些知名部落客反而是被世界搜尋引擎 Google 給排除了 ,也能說 無名小站 因為 Yahoo! 奇摩 而自願被世界搜尋引擎 Google 給排除了。當然,這在背後應該是有競爭原因的。 Yahoo!奇摩最近在電視上狂打 關鍵字廣告 ,可是網路使用者都應該看得出來 Yahoo! 的廣告向來是以「不精準、隨地丟」聞名世界, 遭到 CNN 將 Yahoo! 徹下、換上 Google ,CNN 希望藉由 Google 來搏得更好的網路使用者經驗。 在繁體中文市場當中,Yahoo!奇摩 身為一個藉由地區統計而 自稱 台灣使用者到訪率高達 98% 的廣告系統,竟然還要借助電視廣告來廣告自己 ,已經不難看出 Yahoo!奇摩廣告已經身處於網路廣告的劣勢者地位;而無名小站當中,知名部落客掛上 Google AdSense 後精準比對的內容廣告,正是不折不扣的精準效果實證,就算要播 Banner 廣告也有 BlogAD 正在一旁準備當中( 彎彎真是個好範例 ),Yahoo!奇摩 在其他合作的聯播網面前,面子當然掛不住(上上這些 Yahoo! 聯播網,你會發現很多都經過...

PChome Online 到底在想什麼?

圖片
早上有段時間一直無法進入 PChome online 的首頁,Reload 老半天終於在中午看到首頁,但是結果卻是令人一陣傻眼: 跟底下 Yahoo!奇摩的首頁比較看看: 連最基本的企業色彩都不見了,徒留一個 icon ,這是在釋出「我正在等你來併購」的善意訊息嗎?XD PCHome Online 想學 Yahoo!奇摩那一套八成也是為了更好配置的廣告版面,但是看到這些入口網站滿佈一堆不相干的圖片或 Flash 廣告,連基本的關聯都沒有,覺得 用 iGoogle 當首頁 還真是用對了。

地球の歩き方DS 台湾 - Welcome to Taiwan Traveling!

圖片
NDS 這台小 Gadget ,除了是台遊戲機、小精品,在經過不斷的進化之後,也逐漸變成使用者的 PDA、隨身影音以及簡易上網工具,還可以拿來背單字、拿來訓練腦力(任天堂版哈電族?),現在似乎也進一步成了「行動知識管理系統」(Mobil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Square Enix 跟上日本越來越「哈台」的旅遊風氣,今年秋末預計推出最新的 NDS 作品,正是一系列的「 地球の歩き方DS 」,預計在2007年10月4日正式發售所有系列,Square Enix 也跟上日本越來越「哈台」的旅遊風氣,在系列當中出現了這款「地球の歩き方DS 台湾」: 內容將收錄台灣2007年~2008年最新旅遊資訊,包括已經更名的台灣民主紀念館、故宮博物院、日本不知道為什麼愛到死的鼎泰豐等等必經行程點,各著名景點還有照片可與實際景色做對照,不會把總統府當成就是你家;其中也附上台北主要街道、台中中心、高雄市區、各主要縣市的主打旅遊路線等等;對於吃喝玩樂則提供了像是「一人吃飯怎麼解決」、台灣自助餐、泡沫紅茶的茶飲文化等主題,甚至還有 透過 MRT 的站點 作旅遊主題,資訊相當豐富。 同樣的系列作品還包括 紐約 、 夏威夷 、 義大利 、 法國 、 泰國 等等,有這樣的資料內容,似乎已經不能再將 NDS 與已往的 GameBoy 遊戲主機內容並論之,人們也可以透過這個更具有「知性」的小工具來滿足各種知識需求。 而眼尖的人應該還可以看到左下角那個小國旗,這點真的是讓人覺得相當的高興! 這也看得出來,各國政府口頭上不承認生活在台灣這個範圍內的人民所組成的組織是一個國家,但是透過旅遊(尤其是這些經常到台灣來蒐集旅遊資料的編輯們)他們認識到台灣依然是個完整的國家組織與架構,這種矛盾就出現在美國不承認中華民國或是台灣為主權獨立國家,但是卻也像聯合國抗議不該視台灣為中國的一部分, 這種做法其實我視作是一個很明確的訊息傳達,也是解開世界各地看待此矛盾的方法 ,同時也指出國民兩黨到底腦殘在什麼地方: 國際普遍認為台灣是個 地名 ,中華民國則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且早已不存在的國家,生活在台灣的人民與政治家/政治人物應該要想個「新名稱」(政治實體的名稱)來正式稱呼我們這群生活在台灣土地上的政治實體,既能避開「台灣(地名)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這個議題,又能撇開「中華民國(國名...

Google Earth 4.2 for the Sky, for Linux

圖片
很少有軟體能夠在進入穩定發展期之後,又一而再、再而三的成為話題,Google Earth 應該已經可以稱是全球最多網友愛用的軟體,不但能讓使用者體會到在地球上空飛翔的快感,又能瀏覽或走訪國際許多主要城市的 3d 街景;現在 Google Earth 除了能夠讓使用者低頭看地球之外,甚至還能夠抬頭觀看浩瀚無垠的星空了!配合 NASA 的研究計劃,Google Earth 將現在我們所知最遠、最廣的星空,也收入 Google Earth 當中。或許開發團隊依然有著小時候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的心情: 在 Google Maps 提供台灣街道詳細地圖之後,Google Earth 這次的升級除了擁有了完整的繁體中文介面,並且也提供了搜尋台灣區中文地址功能,在使用上更貼近中文的使用者;除此之外,Google Earth 還同時提供了 Windows 、 Mac OS X 以及 Linux 的版本 。 Windows 與 Mac OS X 安裝都相當的簡單,Linux (Ubuntu)的安裝方法也不難: 1.上 Google Earth 網頁 進入下載頁面,記得先將語文切換成想要安裝的版本; 2.同意授權條款之後,會自動轉往下載檔案,檔名 GoogleEarthLinux.bin (bin提示這是一個可執行檔案); 3.下載完畢後在檔案上方按右鍵,選擇檔案「屬性」,在「權限」的頁面當中將「允許檔案做為程式執行」的選項勾選後套用 ; 4.雙點檔案即可開始安裝: 確認一下安裝的路徑後即可按下「開始安裝」; 5.安裝完畢後在桌面會自動建立啟動圖示,因為這是需要網路連線的服務,Google 的安裝程式會自動在「應用程式」/「網際網路」新增 Google Earth 的啟動圖示,執行吧! 使用者也可以直接按下 Alt+F2 開啟「執行程式」對話視窗輸入「 googleearth」來啟動; 6.Google 真的是越來越照顧 Linux 的使用者了: for the sky , for Linux.

Formoz 野台開唱主張健康搖滾,十三年來未涉毒品,請媒體平衡報導

圖片
野台開唱 聲明稿 野台開唱主張健康搖滾,十三年來未涉毒品,請媒體平衡報導 野台開唱一向律己甚嚴,並以最開放的態度與警方合作,十三年來,活動內從未被查獲使用禁藥等情事。今年我們非常欣慰繼續保持這樣的優良記錄。 然而,週日有人在林森北路被警方查獲吸用大麻,竟向警方表示他們是來野台開唱的樂團與工作人員,我們必須在此特別澄清: 這些人並非野台開唱的演出樂團或工作人員,部分媒體未察看節目表也未向主辦單位求證就誤植報導,我們在此表示嚴正抗議。 野台開唱會繼續保持律己甚嚴的態度,全力維護十多年來所建立的健康正面形象,並配合相關的採訪查證,以求報導的真實客觀。 野台開唱 主辦團隊 台灣音樂展演協會 TRA Music 敬上 www.Formoz.com

Yahoo! SmartAss or SmartAds ?

圖片
不論是發音像,文字形也像。Yahoo! SmartAds 這個新品牌似乎非常的「冷」。 Yahoo! 的 Panama Project 巴拿馬計畫 幾乎是一套複製 Google AdWords + Google AdSense 的廣告平台系統,運作方式像、佈局方式像,連講究品質分數這一點也幾乎快整套複製過去;實際上線 OB 測試三個多月,反倒讓 Google 搜尋引擎在北美主要搜尋引擎的佔有率從原本的五成多上升到 四月份的 65.26% (多一個「主要搜尋引擎」列表的原因大概因為其他小搜尋引擎都已經落到 5% 上下,統計誤差上都快要可以忽略不計了),這也表示 Google 在搜尋引擎的廣告佔有率高達 65.26%(這還只是 Google 自己的網站而已,外部使用 Google 搜尋技術的還不算),Yahoo! 所說的搜尋行銷竟只剩下 20.73%(持續穩定下滑 XD),也讓已經 當了六年的執行長 Semel 乖乖下台 ,使得投資人對於楊致遠接棒感到不安的氣氛(當初讓 Google 搜尋引擎技術這條大魚逃出 Yahoo! 手掌心的兇手是誰?) Yahoo! 原本的 Overture 系統已經老舊不堪、觀念保守、平台封閉,搞到 Yahoo! 現在必須開始在其他網站買廣告來推銷自己的廣告平台,在一些專述 SEO / Search Engine 的大站都可以看到,台灣的 Yahoo!奇摩也落到要回頭跟廠商合作,在電視廣告中叫網路使用者去搜尋 N 倍或薪水等怪異無用的關鍵字,不然這種關鍵字挑選錯誤或是刻意且做作而想創造話題的網路廣告還真的是沒人搜、沒人看。(或許真的有人看電視廣告跑去搜網路廣告來看廣告?) 放眼看去,全球只剩下台灣的廣告主一枝獨秀,是(美國首大 Google 、大陸百度、日本樂天),明知「到訪率」是個只有台灣在用的假詞、 廣告比對也不精準 ,卻還是像火山孝子一樣往 Yahoo! 奇摩丟鈔票。當沒有議題的時候就只好自己創造議題:「正名!」沒想到老美 Yahoo! 也學到台灣這套,這個 新平台與新品牌 到底是 SmartAds 還是回頭打 Panama 巴拿馬計畫一槍的 SmartAss ,我想很多人都該心知肚明了。

New Style : Google Documents 悄悄換新裝

圖片
Google Documents ( Google 文件,之前稱作 Google Docs & Spreadsheets )今天悄悄的換上新裝。 在今天登入 Google Documents 就可以看到煥然一新的管理介面,操作觀念改變成類似檔案總管的管理方式,在右側可以快速列出自己建立的項目(與共同編輯做區分)、標星號的項目、可以自行建立資料夾來管理各式文件(竟然不是用 LABEL 或 TAG ?),也可以依照文件格式來進行快速的瀏覽,並且有個項目直接列出已共同編輯者來列出正在分享編輯中的文件。至於編輯畫面當中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改變,這次的換裝似乎完全針對文件管理模式來下功夫。 這樣的管理方式與以往的階層是管理方式非常不相同,以往階層式管理方式的確讓人感不便,但是此次更新的管理方式在操作觀念與 UI 設計上,的確開始傾向一般桌面軟體管理文件的方式,目的應該是希望能夠延續使用者在單機軟體上的使用者經驗,使其能夠開始將工作環境延伸到網路環境當中,視覺上也更為清晰明瞭,不過編輯視窗依然會另外開啟新的視窗或標籤頁,而沒有辦法像 Google Notebook 一樣由使用者選擇同一視窗開啟、內嵌編輯視窗或是另開視窗編輯,如果能夠將管理介面與編輯視窗介面做 Layer 上的整合,應該會更易於使用吧?

AdSense 悄悄推出 Google Apps / Checkout 推薦

圖片
這兩天 Google AdSense 悄悄推出兩項產品的推薦連結,分別是 Google Apps 與 Google Checkout。 關於 Google Apps 可以 參考以往文章 ,在我所知的一些使用者當中已經有不少人申請免費版的 Google Apps ,對於學校、教育團體與公益團體的簡易辦公文書解決方案當中,也相當推薦使用 Google Apps ,並且可以達到獨立架站的基本目標;而其線上文書處理功能強大,可以多人共同編輯文件、分享文件、直接轉檔 EMAIL 寄送並且可以轉輸出多種格式,雖然功能不比完整版的 MS Office ,但是離線編輯時使用 OpenOffice.org 來輔助更完整的功能,可以大幅降低教育/公益團體的 IT 建置費用,甚至搭配 Linux 等自由開放的作業系統,整體軟體費用可以接近零成本,對於個人架站、中小企業、個人公司與 SOHO 族的商業網頁立即上線也非常有幫助。 在之前 Google AdSense 團隊也曾承諾將要與中國大陸與台灣等銀行進行直接合作來支付 AdSense 的收入款項, Google Checkout 的悄悄進入似乎正在進一步證實 Google 正於金融經濟的佈局,或許再過不久台灣的購物網站\個人拍賣\廣告收入等交易都將可以透過 Google Checkout 進行線上支付與收款。 最近 Google 於繁體中文市場當中有許多相當令人期待的動作,在簡體中文市場也確定與中國新浪網結盟,於中國大陸幾乎可以說是徹底甩開了 Yahoo! ,正式預備跨越百度這道在地的硬牆,台灣呢?

Google 推出 iGoogle Taiwan 台灣版,全球 iGoogle 首發!

圖片
在 Google 統一個人入口首頁名稱改為 iGoogle 之後,陸續推出許多貼心的功能,像是 個人化的佈景主題 ( 狐狸的一天 ),以及最近新的 共享 iGoogle 中的 tab 標籤頁 ,我也發現已經有不少人是從 iGoogle (www.google.com/ig)連來這邊,而現在,這大概也是第一次,Google 推出了 iGoogle 台灣版,這不但是 iGoogle 第一個在地化的版本,也是 Google 在地化的策略動作當中首次以渺小虛幻的 Formosa 小島國家台灣為主角的在地化,應該說這是台灣之光嗎?XD 終於,現在可以不用使用原本英文版的入口來進入到 iGoogle 當中,現在只要在網址列中於 www.google.com.tw/ 的後面加上 ig: www.google.com.tw/ig 就可以進入到繁體中文台灣在地的 iGoogle ,還很貼心的整合了 Picasa 相簿呢!

Google Translate Search 上線

圖片
這兩天Google新聞不斷,先是昨天 Google正式以一億美金價格收購了feedburner ,接著又推出了 Google Translate Search 。 這個翻譯搜尋服務是能夠同時進行兩種語言的搜尋。以圖片的例子來說,我輸入了「相機 部落格」,並且指定翻譯語言從中文至英文(現在中文詞組也只能翻譯成英文),這個搜尋引擎功能就會自動將「相機 部落格」翻譯成「Camera Blog」,同時搜尋兩種語言的網站,並且將兩種不同語言的 SERP (Search Engine Result Page)放在同一頁的左右兩邊當中,可以同時瀏覽兩種語言的搜尋結果與差異性。 以往在 Google 標準搜尋引擎頁面當中搜尋中文詞組,只會在簡體中文與正體中文的結果當中做搜尋,搜尋英文詞組時則會將英文與中文的搜尋結果混合在一起排序,現在利用這個功能在搜尋的時候可以將結果給分開了。不過基於翻譯功能的限制,單字的混合搜尋效果或比較好,特定語言的搜尋則必須看當地化詞組是否已經有經過適當的翻譯,像是「部落格」已經會被回譯成「Blog」,搜尋「陳水扁」,系統也能在英文資料庫中搜尋到 wikipedia 的詞組結果(Chen_Shui-bian) ,結果可說是相當不錯,不過如果是用 Chen_Shui-bian進行再次搜索轉譯成其他語言,結果就有點OOXX了(一次翻譯可以,二次翻譯就開始失準)。 自 Google 展示了新的混搭搜尋技術 (Google Searchology press conference 的影片,值得一看!) ,在到語言轉換搜尋,這種分分合合的搜尋結果綜合看來,已經越來越趨於「個人化」搜尋了:「針對個人需求與習慣在同樣的詞組搜尋當中提供不同的搜尋結果給每個不同的使用者」,再過幾個月說不定就會實現了。

中國谷歌推出 Google 生活搜索

圖片
在美國 Google 推出 Universal Search 綜合搜尋技術之際,中國谷歌也推出了新的搜尋服務 - Google 生活搜索。 Google 生活搜索的樣貌跟傳統的 Google 搜尋入口非常相似,但是卻是將主題鎖定在民生需求的主題當中,有「房屋」、「火車票」、「物品」、「工作」、「餐飲」等類別,而針對每個類別又有不同的功能,例如搜尋房屋可以搜尋出租的房屋還是出售的房屋,火車票則可以搜尋從什麼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火車票,而裡面的資料則是來自各大出租/售屋網或是各大旅行購票、美食介紹等網站。 這種依類型的搜尋服務倒是很像 Google Co-op Custom Search Engine(因為可以自行指定要在哪些網站進行搜尋),如果真是如此的話,Google Taiwan應該也可以盡快將各大租屋網、美食網站(例如 英卓美食網 ,或是乾脆包括 Yahoo! XD)等等網站集結在一起,推出新的搜尋入口(畢竟現在 Google 台灣的入口網頁似乎進展的太慢了一點,連 iGoogle 都還沒收進首頁當中)。 搜尋結果試用: 從各個結果的網址連結可以看出,主要還是集中在幾個網站之內作搜尋,或許可能是 Google.cn 的主要廣告聯播網吧? update: 根據 Google Blogoscoped 的 說法 是谷歌生活搜索服務建立在 Google Base 之上。

Google Personalized Homepage 個人化首頁推出佈景主題

圖片
真 是超可愛的! 最近工作頗忙,沒什麼時間能夠立即消化一些資訊出來,晚上的時間則大多在看書、看 Google Reader 訂閱的 RSS、翻資料,在外面啪啪走的時候就是看 Google Personalized Homepage,昨天上去的時候發現多了一個新的功能, Google 的個人化入口首頁(客制化入口首頁)現在 提供 6 種佈景主題 可供設定了。 如果使用者不喜歡白白一片的個人化入口首頁,現在有 Beach、Bus Stop、City Scape、Sweet Dreams、Tea House、Seasonal Scape 等六種佈景主題可以選擇,並且隨時可以更換,好玩的當然還不只是如此而已,每一個佈景主題的上方圖案似乎都會偷偷的趁使用者不注意的時候,在背後做些小改變,像是上面的圖跟下面這張圖相隔大概三個鐘頭: 竟然從划船變成在湖邊洗衣服了!真是超可愛的!XD 不過繁體中文的部份我不知道該如何進去,通常我都是維持 Google Toolbar 在登入狀態,所以在登入帳號後於 Google 台灣首頁選「 Google.com in English 」,右上角 Personalized Home 連結進去後就可以使用個人化首頁服務, 不然只要把固定網址 http://www.google.com/ig?hl=en 或 http://www.google.com/ig?hl=tw 後來發現到,個人化入口網站的網址就是: http://www.google.com/ig 多兩個字就解決了,並且會維持 Google 首頁所轉向使用的語系;只要將它加入書籤或我的最愛當中,即使重新回到 Google 台灣,也可以隨時回到 Google Personalized Home 去,而我則是直接將其設為瀏覽器預設開啟的網頁了。

Google Maps 谷歌地圖大陸版 Beta 上線

圖片
Google Maps 推出簡體中文版,已經可以看到大陸城市的詳細街道地圖,對於 2008 年奧運來說這是對大陸地區非常重要的一項服務,可是大陸地區的街道有可能在公權力下一日數變,這樣的地圖精確性到底能有多少,實在很難說。網址名稱也不使用 MAPS 而取了非常中文的名稱 DITU (谷歌地圖) ,並且已經可以在 Google.cn 谷歌中看到搜尋連結。 不過連 Google Blogoscoped 都注意到 Google Maps 已經移除相關敏感字眼,服贗於大陸的言論管制之下: Google Maps are self-censored, e.g. searching for "法轮功" (Falun Gong) will not show any locations, but display the notice "据当地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instead ("according to local laws and policies some search results are not shown"). 不過依此發展來看,台灣正體中文版的 Google Maps 應該也快要推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