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Mac」標籤的文章

蘋果公開第一顆 Apple Silicon CPU - M1 並推出三台搭載 M1 的新機種

圖片
Apple 於美國時間 11/10 正式公開第一顆自製桌上型\個人電腦使用的誒運算處理器 - Apple Silicon M1 ( 新聞稿 ),M1 爲 Apple 自行設計委託台積電代工製程 5 奈米的 SoC 晶片,完整的整合了 CPU、GPU、神經引擎元件、安全驗證晶片元件、I/O 控制晶片元件、 Thunderbolt 控制器元件,並直接傳統主記憶體。 原先散落主機板各角落的元件晶片 整合成單一晶片設計的 M1 M1 的主要整合內容包含: CPU - 8 核心 GPU - 8 核心 神經網絡晶片 - 16 核心 DDR4 記憶體 - 8GB(4GB*2)或 16GB(8GB*2) CPU CORE 八核心設計,其中四顆爲高效能運算核心、另外四顆爲高效率運算核心,與 2020 Macbook Pro 作比較,最高運算效能多出達 2 倍,在到達同樣效能負載下則只有 25% 耗能( 4 倍能源效率): 如果是與 2020 Macbook Air Intel Core i7 1.2GHz 相比較、使用 Final Cut Pro 轉換 55 秒 4K 原生影片,速度提升則高達 3.5 倍。 GPU CORE 同樣八核心設計,與 2020 13 吋 Macbook Pro Core i5 1.4GHz 相比較,最高晶片效能高達 2 倍,在同樣效能負載下則只有 33% 的能耗(3 倍能源效率): 這裡的比較對手自然是以 Intel 提供給 Apple 的 CPU 內顯晶片 Iris Plus Graphics 645 爲主,但兩倍效能分數應該也超過目前 AMD 所使用的內建顯示晶片,因此 Apple 稱 M1 是內顯效能最高的處理器晶片。 在 Apple 官網提供的數據當中, Mac mini 在 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 當中的效能表現達到前代的 4 倍,預估有可能落在 ...

[黑蘋果] 隱藏惱人又無用的 Thunderbolt firmwre 1.2 更新

圖片
不管是哪一套 OSX 最近應該都被更新給煩到,主要是這個閃電球更新是更新 firmware 而不是軟體層,對於黑蘋果而言完全沒有用,但是只要安裝失敗,這個更新就會一直在,目前只能將其隱藏,在更新軟體中的敘述上按右鍵,選擇「隱藏更新」即可,或是打開 Terminal 輸入下列命令: softwareupdate --ignore ThunderboltFirmwareUpdate1.2 OK,結束。

2016 黑蘋果:安裝 OSX 10.11.5 El Capitan 到 Intel PC 等著接 macOS Sierra 吧。

圖片
2016 沒有新東西,來安裝新的 OSX 10.11.5 準備迎接 macOS Sierra 吧。 走升級之路 老實說,我已經懶得寫這段了,就用 combo update 直接升級上去吧,如果有問題,請拿出你原本做好的開機隨身碟開機進去測試或修改一下,記得如果有裝 nVidia 的驅動程式要重新安裝。沒了。 走安裝之路 已經不需要再講解傳統開機程序的安裝法了,因為 2015 年以後的主機板都已經支援 UEFI 開機, Windows 10 也建議安裝在 UEFI + GUID 分割的狀態裡,新版 OSX 安裝在傳統開機的環境裡也沒好處,老主機板勸你換了吧。 。安裝前預備作業 1. 老樣子,先去找台 Mac ,下載  UNIBEAST (製作開機碟)跟  MULTIBEAST (OS X 用的驅動程式與設定程式),並且下載最新版的 Clover UEFI Bootloader  與新夥伴 EL Capitan Post-install Tools ; 2. 打開 Mac App Store 開始下載 OS X 10.11 ; 3. 下載時弄個開機碟:USB 隨身碟插上後打開磁碟工具程式將隨身碟重新分割成一個磁區、選項內 TABLE 格式記得選 GUID 、格式化成 Mac OS Extended (Journaled) ; 4. 下載完後執行 UNIBEAST (記得也要放在應用程式資料夾內):繼續、繼續、繼續、同意、安裝位置選擇 USB 隨身碟後繼續; 5. 這時候請選擇用 UEFI BOOT MODE 開始進行製作安裝碟。  OS X 版本選擇 EL XXXXX 那個後繼續、剩下的 UNIBEAST 就會自己搞定,直到開機碟完成,然後將剛剛下載的檔案都丟進隨身碟內備用。 。開始安裝: 初次安裝最好修改你的 BIOS 設定: 1. 進入BIOS 2. 關掉 VT-D(如果有的話); 3. 關掉 CFG-Lock (如果有的話); 4. 關掉 Secure boot mode (如果有的話); 5. OS type 選 Other OS; 6. 儲存、離開、用 USB 碟開機。 理論上應該會成功開機,無法順利開起來的話,請開機時按空白鍵輸入 -x 用安...

[黑蘋果] OSX 啟用 HDMI 輸出音效

圖片
由於 OSX 對於硬體的相容性很差,之前為了要從 nVidia 顯卡的 HDMI 輸出音效搞得很累,步驟也很複雜,先是要抓 DRIVER 下來跑一段 SCRIPT 打上 PATCH、然後再從 EXTENSION 中抽出來後放進 EFI 驅動區用 EFI 縫入的方式餵給 OSX,結果這次 OSX 升級到 10.11 後 DRIVER 沒用了,新的 PATCH 也沒出來,這次有人提供更簡單的方法: 下載這個 HDMIAudio-1.0.dmg 點兩下掛載起來 把裡面的 driver HDMIAudio.kext 複製到 EFI\CLOVER\kexts\10.11 即可 如果不知道怎麼掛載 EFI,可以搜尋 Clover Configurator 協助掛載 如果不知道怎麼掛載 EFI,應該不熟悉 CLOVER,別搞了,用 WIN10 好多了 重新開機,基本上應該就可以使用了

2015 安裝 OSX 10.11 El Capitan 到 Intel PC

圖片
這個新字型一直害我把 click 看成 dick,有需要扳彎成這樣嗎? There's more to love with every dick. hmm. Apple 在 10/1 放出 Mac OS X 10.11,黑黑的蘋果可以開始更新了,但是!這次中國工程人員真的讓全世界見識到中國的超無底線低道德,竟然在官方的 Xcode 開發程式中放入了後門( XcodeGhost ),導致中國開發的軟件有後門陰影,所以請千萬記得: 下載程式請千萬要到原始出處的網站下載,不要偷懶到第三方網站去載過了一手的版本,免得開發出去的程式或文件被安裝了後門都不知道,害人害己!

[OSX] 10.10.3 update

圖片
這次的更新比較大包,用 App Store 更新感覺有點慢,黑蘋果的更新向來就是直接下載連擊更新比較快: 10.10.3 update 10.10.3 combo update 更新前請備份、更新後開機有問題試著用 -x 進安全模式、 -f 清 cache。 更新後如果是用 U+M 安裝法,音效卡驅動程式會覆蓋回原生驅動,請重新執行 Multibeast 安裝驅動程式, Clover EFI 驅動應該完全沒有問題; SSD Trim 會被關掉,暫時用這個方法解: 輸入: sudo perl -pi -e 's|\x00\x41\x50\x50\x4c\x45\x20\x53\x53\x44\x00|\x00\x00\x00\x00\x00\x00\x00\x00\x00\x00\x00|' /System/Library/Extensions/IOAHCIFamily.kext/Contents/PlugIns/IOAHCIBlockStorage.kext/Contents/MacOS/IOAHCIBlockStorage sudo touch /System/Library/Extensions 此次更新的主要更新項目: OS X Build 14D131 Kernel updated to 14.3.0 Darwin kernel New core OS X application: Photos Includes initial support for Intel 5th generation 'Broadwell' CPUs Includes initial support for Intel HD 5300, 6000, 6100 graphics Updated Intel, NVIDIA, and AMD graphics drivers 是說真的在處理相片的人之前根本不會想用 iPhoto 編輯,有在大量拍照的人早就把照片送 Google+ 或 Flickr 了,也不會用 iPhoto 管理,OSX 「新增」附屬應用程式也爽成這樣(其實更像是免費贈送的 iPhoto 換個樣子改為內建),感覺就是 Windows 新增一個小畫家軟體然後用戶大肆慶祝一樣,頗悲啊。

OSX 重設\恢復 Launchpad 的方法

圖片
OSX 抄襲了 Win8 Demo 的全螢幕開始畫面去弄出一個全螢幕的 Launchpad ,假裝是要跟 iOS 營造同樣的使用情境,但是在幾次更新或升級之後你就發現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出現,例如軟體更新不上去、卡在 Launchpad 裡、出現怪異的問號、或是軟體已經移除了 Launchpad 裡依然還有東西,只能把這個東西重新設置一下、清除它的記憶,才能回復正常,真的是幫不上忙又拖屎拉尿的功能。 重設的方式又新舊有別,之前已經做過腳本可以按一下就重設,但 10.10 之後要用別的命令才能有作用,真的一點都不人性化啊!清除 Launchpad 記憶的方法是打開終端機, 10.9 以前輸入: sudo rm -rf ~/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Dock 10.10 以後輸入: defaults write com.apple.dock ResetLaunchPad -bool true; killall Dock 完成後重新開 Launchpad 應該就會回復正常了,記得到 Applications 資料夾內把 Mac Store 安裝失敗、更新失敗、卡住不動的軟體刪一刪。糖果外衣通常都是包藏禍心。

關閉 OS X Memory compressor 記憶體壓縮功能

OS X 使用記憶體壓縮功能看似先進,其實很雞肋,因為是拿 cpu time 在換記憶體空間,最大的缺點就是背景程式被壓縮後,重新拉回前景執行時依然會在壓縮狀態,且未關閉之前永遠不會釋放回未壓縮狀態。 如果是操作 photoshop 這類大型軟體(文件也龐大),等拉回前景就發現變鈍了,拖拉變慢了,選單卡卡的。問題是使用者不會只用一個軟體,非常令人困擾。 關掉的缺點就是使用值容易溢出、轉成 swap file 在執行,可是現在大多是 ssd ,效能也夠了,所以還是關了吧! 打開 terminal 輸入下列指令: sudo nvram boot-args="vm_compressor=1" 重開機,就完成了。 檢查就看活動監視器記憶體量壓縮那一欄應該都是 0 了。 update: 2015-03-22 有網友回報: @muser 不知道你用的是不是 mac, 會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最近兩次 security update, 在關閉 memory compressor 的狀況下, 都會hang在一半, 把 boot-args 清掉後就很順利, 屢試不爽 — cktenn (@cktenn) March 20, 2015 自行決定採用囉。 如果要回覆原始狀態,輸入: sudo nvram -d boot-args done.

製作 OSX 10.10 Yosemite 的 USB 安裝隨身碟

圖片
製作正式版用安裝隨身碟: 插入隨身碟建立單一磁區、至少要 6GB 以上(8GB 最佳),磁區名稱暫定 Install (方便之後使用),格式如圖所示: 點擊畫面中下方「 option 」按鈕確定一下磁碟分割表為 GUID ,如果是用 MBR 分割表製作,將不會自動切分出 EFI 磁區,如果之後要做其他用途就只能重新製作了。 製作安裝程式到隨身碟: 打開 Mac App Store 下載 OSX 10.10 Yosemite,在不更動任何設定情況下預設會下載到 Application 資料夾內; 下載完成後安裝程式會自動執行,但是先不用安裝,直接按 Ctrl+Q 關閉安裝程式; 打開終端機 Terminal 程式執行: sudo /Applications/Install\ OS\ X\ Yosemite.app/Contents/Resources/createinstallmedia --volume /Volumes/Install --applicationpath /Applications/Install\ OS\ X\ Yosemite.app --nointeraction 如果隨身碟名稱為 OOO 請把前述命令中的 /Volumes/Install 改為 /Volumes/OOO 依此類推,打名稱前幾字後按 Tab 通常都會自動完成正確的名稱。 複製程式時會有一段時間沒有任何新的訊息,請耐心等候大約五~八分鐘,視隨身碟讀寫速度,最後出現 Done 即完成。

2014 安裝 OSX 10.10 Yosemite 到 PC

圖片
製作安裝磁碟 找到一台 Mac ,打開 Store ,下載 OSX Yosemite 。 下載 Clover 最新版 找到一支隨身碟或外接硬碟、用 GUID 切割出 8GB 以上磁區、格式化成 Mac 用格式,並命名為 "Install" (方便之後的指令) 打開終端機輸入底下指令: sudo /Applications/Install\ OS\ X\ Yosemite.app/Contents/Resources/createinstallmedia --volume /Volumes/Install --applicationpath /Applications/Install\ OS\ X\ Yosemite.app --nointeraction 安裝 Clover ,安裝位置改為隨身碟的安裝區 複製 FakeSMC 跟你需要的驅動程式(kexts)到 /EFI/Clover/kexts/10.10 (自己手動建此資料夾) 安裝系統 開機選擇 USB 開機看到 Clover 後選擇 "Install OS X Yosemite"  開始安裝 OSX 到硬碟; 系統自動重開機後、選擇 USB 開機看到 Clover 後選擇 "Install OS X Yosemite" 再繼續安裝(重複前一步) 安裝後 開機選擇 USB 開機、選擇安裝好的 OSX 、進入後安裝 Clover 到你的硬碟,安裝完之後從硬碟開機測試是否完成。 可以透過 Clover 設定程式 去調整 Clover 相關開機項目。 其他參考 安裝方法其實跟 10.9 一樣,可參考: [2013 終極黑蘋果] 用 Clover EFI 安裝 OSX 10.9 到 PC 享受完整體驗 ,之前安裝過 10.9 的應該要無痛套用。 無法進入安裝,試著調整 BIOS 的 INTEL 虛擬技術、 USB 相關、 XP 病毒封鎖等設定多方嘗試。 無痛菜單請自己搜尋,基本上技嘉主機板最好裝,規格不要太特異(如電競)都應該裝得起來,其他音效晶片、網路晶片或顯卡設定都有解,顯卡選擇 nVidia 就對了。 已經用 Clover 安裝好 10.9 的人,同樣做好 10.10 的安裝碟,從安裝碟去安裝時...

[Mac] 一般滑鼠在 Safari 中使用 Smart Zoom

圖片
最近要看很多文件與網頁,很多網頁卻都還在用 11px 大小的字級設定,在 HD 螢幕上看起來有點吃力,這就想起 Safari 上點兩下就放大區域的 Smart Zoom 功能,可是一般都是只有在 macbook 的 TouchPad 才有辦法觸發此功能,不然就是要買貴貴的魔術鼠、魔術墊才行,但這只是觸發事件做反應而已,一般滑鼠就不行嗎?搜尋一下果然有解答, BetterTouchTool 就是把觸控事件對應到滑鼠按鍵的好工具,下載後執行、並新增一組觸發功能,一般滑鼠在 Safari 中也可以執行點兩下放大內容的功能了,對黑蘋果來說更是好用。

[黑蘋果] 安裝 OS X 10.10 DP1 到 PC:把優山美地景色帶回家

圖片
因為是 OSX 10.10 目前是開發版,很多狀態都還不穩定,OSX86 討論區也不怎麼想討論的樣子,過程除了要做安裝碟之外,安裝步驟中還要做一些命令列的事情,很有興趣嘗鮮的再往下看,記得:自己的問題自己解。 硬體依然是用無痛菜單,另外切一個磁區安裝 OSXY 比較保險,不用動到原本的系統。安裝概要可以看國外網友製作的影片,裡面有安裝碟的製作方法與安裝過程,使用的方法當然是 Clover EFI: 製作安裝隨身碟的方法也可以用命令列,比較簡單:先拿一隻超過 8GB 的隨身碟分割成一個 GUID 磁區,命名 Untitled ,把 OSX 10.10 的安裝 APP 放在個人 Download 資料夾內,打開 TERMINAL 依序輸入下列指令確定都成功: sudo hdiutil attach ~/Downloads/Install\ OS\ X\ 10.10\ Developer\ Preview.app/Contents/SharedSupport/InstallESD.dmg sudo asr restore -source /Volumes/OS\ X\ Install\ ESD/BaseSystem.dmg -target /Volumes/ Untitled -erase -format HFS+ sudo rm /Volumes/OS\ X\ Base\ System/System/Installation/Packages sudo cp -a /Volumes/OS\ X\ Install\ ESD/Packages /Volumes/OS\ X\ Base\ System/System/Installation/Packages sudo cp -a /Volumes/OS\ X\ Install\ ESD/BaseSystem.dmg /Volumes/OS\ X\ Install\ ESD/BaseSystem.chunklist /Volumes/OS\ X\ Base\ System 這樣子安裝碟就做完了,這個製作方式白蘋果也適用。 接著就是照影片內的方式將 FakeSMC.kext 放進隨身碟中 kexts/ 資料夾下,照著影片方法開機,開機參數用: -s kext-dev-mode=1 如果...

OSX 10.10 Yosemite and Looking Glass Project

圖片
OSX 10.10 Yosemite Looking Glass Project osx 10.10 那些毛玻璃特效真的是充滿濃厚的懷舊感。這是致敬吧?

[終極黑蘋果] 使用 Clover EFI 驅動 8 系列音效晶片/網路卡/開啟 SSD Trim/注入完整的 SMBIOS 資訊

圖片
Clover EFI 可以很快的弄出一套完整體驗的黑蘋果,之前的方式是用 Clover EFI 製作安裝,音效與網路功能使用 Multibeast 安裝驅動程式才能完成,如果能直接把音效與網路的驅動程式直接放入 Clover EFI 就更簡單。 這個說明依然是針對無痛菜單為主,主機板是 B85M-HD3 ,音效晶片 ALC887 ,網路卡 RealTek 網路卡。 這個安裝僅供乾淨安裝、原生的 OSX 10.9 黑蘋果系統! 如果你已經安裝了 multibeast 就不用繼續下去了,因為 OSX 內原生的 driver 設定已經被 patch 過,底下的設定也無效了。 驅動音效卡 前往 toleda/audio_CloverALC 下載檔案:右手邊有 download,下載後解壓縮。 複製 realtekALC.kext 到  EFI/Clover/kexts/10.9/ 打開 EFI / Clover / config.plist 與壓縮檔內 config-audio_cloverALC.plist 在 config-audio_cloverALC.plist 中   KernelAndKextPatches / KextToPatch 找尋自己晶片組區段貼入 config.plist 同一區段,要全加也可以。 加入: KernelAndKextPatches/KextsToPatch/AppleHDA/ 中 comement 是  Resources/xml>zml 的段落 加入: KernelAndKextPatches/KextsToPatch/AppleHDA/ 中 comment 是 ALC887 的段落 用 Clover Configurator 看是這樣:  用 Xcode 編輯器看是這樣: 修改 config.plist 中 Devices / Audio / Inject 的數字, 1 是 6 孔音效輸出、2 是 3 孔音效輸出。B85M-HD3 1、2 都可,用 Xcode 編輯器看是這樣: 前往下載 /toleda/audio_ALCXXX-master (請選擇自己的型號),解壓執行: /audio_ALCxxx-master/c...

Clover Bootloader 版 OSX 10.9 全新安裝簡易步驟

圖片
這個簡化過的安裝引導只適用於: 準備重新安裝作業系統的硬體 or 你清楚準備要作什麼 無痛菜單: Haswell HD4000 以上的 CPU Gigabyte 系列主機板 使用內建顯示功能或 nVidia 非廠商自行亂改之顯卡 準備工作: 一台蘋果電腦黑白皆可 一隻 8GB+ 隨身碟(USB-HDD) 已經下載好的 Install OSX 10.9 Mavericks.app 已經下載好的 Clover 安裝檔 已經下載好的 Multibeast ,也可以順便下載 Unibeast 製作安裝碟(較簡單) 耐心、細心、專心

[2013 終極黑蘋果] 用 Clover EFI 安裝 OSX 10.9 到 PC 享受完整體驗

圖片
極致體驗就是:我們真的來弄一套系統面幾乎全一樣的黑蘋果 在 前一篇黑蘋果安裝 中,使用 Unibeast + Multibeast 的安裝法非常簡單,掌握幾個重點,立刻就可以得到可以運作的 OSX 10.9 Mavericks ,能夠安裝很多程式,執行程式也相當的完整,但是有些基本的系統功能卻沒有辦法正常運作,而讓系統體驗有了缺憾;像是 BootCamp 或是蘋果獨家設計的 Recovery HD 功能,都沒有辦法使用。 主要是因為變色龍 Chaemeleon 是一套假的 EFI Bootloader,它安裝到電腦上後可以讓 OSX 系統誤認這台電腦是以 EFI 啟動模式在工作的電腦進而將 OSX 進行啟動,它本身是一個可以傳遞硬體參數的基本啟動程式,但是這種中介程式缺少很多正規的參數、缺少偵測硬體的變數功能來提供給作業系統;偏偏 OSX 又是個非常依賴 Apple EFI 系統的死小孩作業系統,許多功能都是依據 EFI 當作基礎才能進行運作,硬體的驅動也要靠注入設定的方式才能完整運作。事實上如果用不到這些系統功能的話,U+M 安裝法是在 PC 上最簡單的 OSX 安裝法,我本身也覺得 BootCamp 之類的沒什麼用就是了。 可是 Chameleon 將會開始遇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無法啟動必須使用 EFI 、安裝在 GPT 格式磁碟上的 Windows 與 Linux 。 這狀況發生在 Windows 或 Linux 必須安裝在 GPT 磁區內的時候,就會需要改用 EFI 開機程式進行啟動,但什麼情況又會「必須」要安裝在 GPT 磁區內呢?一是當硬碟超過 2.2TB 的時候就必須使用 GPT 分割表來定義磁區位置,二是在硬碟中混用這三種系統的時候,因為無修正的 OSX 只能安裝在 GPT 磁區內,所以 Windows 跟 Linux 必須遷就 OSX 使用 GPT 磁區,但是 Chameleon 只能找到以 MBR 安裝的 Windows 與 Linux。 這時候就需要有新的 bootloader 來完成這個工作,而這時候俄羅斯人為了玩老美的 OSX 搞出了一套開放原始碼的 EFI Bootloader ,名叫 "Clover 幸運草" ,橫空出世站上這個要角位置。因為功能強大,甚至有人提議 Linux 應該換掉 Grub ...

[2013 終極黑蘋果] Pre-Install 1. 製作 Clover EFI 啟動管理員隨身碟 + 製作 OSX 10.9 安裝隨身碟

圖片
要製作以 Clover 開機的 OSX 10.9 ( Mavericks )安裝隨身碟,首先還是需要有一台蘋果電腦、能 從 App Store 中下載 OSX 10.9 安裝程式 ,方法介紹過很多次,去路邊蘋果展示店試用電腦、看跑得快不快啊~去咖啡館請一位文青喝咖啡、跟他借用蘋果筆電啊~順便連安裝隨身碟一起弄好最實際了。 [ 製作步驟 ] 格式化隨身碟: 下載完 10.9 安裝程式後,開始製作安裝隨身碟(建議購買 16GB 隨身碟較佳),開啟磁碟工具程式,將隨身碟分割成 Mac OSX 擴充式日誌格式,並且確定隨身碟是 GPT 分割 ,如果是 16GB 就平均分割成兩個,但是格式都要是 Mac OSX 的專用格式; 製作安裝程式區(如果你只是要製作開機碟測試一下,可以先跳過這個步驟) 打開 Terminal 輸入或貼上下列指令,很長、無換行、如果你會手動輸入更好、錯了就是跑不動,不會炸掉,指令中「隨身碟的磁區名」請自己替換成隨身碟上的第一個磁區名,在桌面上應該可以看得到: sudo /Applications/Install\ OS\ X\ Mavericks.app/Contents/Resources/createinstallmedia --volume /Volumes/"隨身碟的磁區名" --applicationpath /Applications/Install\ OS\ X\ Mavericks.app --nointeraction 安裝結束後打開 Terminal ,輸入 diskutil list 你就會看到每個磁碟上都有一個 ESP 是在 Finder 中看不到的: 而蘋果的作業系統除了在主硬碟的 EFI 放一個開機檔之外,在其他磁區跟隨身碟中的 EFI 根本沒在用,這就是接下來要安裝 Clover 的地方,請看清楚它的編號。 執行 Clover 安裝程式,安裝程式支援多語系,我介面是英文所以看到英文的: a. 記得更改安裝位置為隨身碟的磁區,如果你沒更改而安裝在正規的 MAC 上,會害死借你電腦的文青同學的: b. 改好安裝目的地之後記得按左下角「自訂」: c. 選擇要的安裝項目: - Install Clover in the ESP <= 中文好像是「安裝...

[2013 終極黑蘋果] Pre-Install 2. 主機板設定與使用 Clover 啟動安裝 OSX 10.9

圖片
[ 主機板 UEFI 設定參考 ] SATA 設定 AHCI:

[2013 終極黑蘋果] Post-Install 黑蘋果系統安裝 Clover EFI 啟動管理員

圖片
這邊是安裝過程中 Post-Install 的部份,如果手上已經有黑蘋果系統,要安裝 Clover EFI Bootloader 也是差不多的步驟。

[EFI] 安裝 EFI 版 Windows 與使用 Clover EFI 啟動管理員

圖片
要看這篇文章之前請先認識一下 Clover 。 要在單純只有 Windows 環境下測試使用 Clover EFI Bootloader 似乎不像在 OSX 底下來得簡單,主要是因為平常根本用不到 EFI, Windows 只有在很特殊的情況下才會自己建立起 EFI 磁區(稱作 ESP: EFI System Partition),一般 Widnows 乾淨安裝並不會有這個區塊,所以如果要將 Clover 使用在 Windows 只能重新安裝、並且將 Windows 改安裝在 GPT 分割表的磁碟機內才有可能。 如果 Windows 是安裝在 MBR 磁碟,建議是可以用隨身碟來玩玩,但是就算是要用隨身碟玩玩,也要先確定你的電腦已經是 Windows Vista 以上的版本並且是 64 位元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