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Marketing」標籤的文章

[冰與火之歌] 英國海灘出現巨大的龍頭骸骨

圖片
在英國海灘上出現了巨大的龍頭骸骨,成為海灘上一個特殊的景點,而這個龍骸骨正是為冰與火之歌 ( Game of Thrones ) 在英國行銷所精心打造,而這樣的廣告物件能跟環境融合在一起,並且親近一般民眾,又能為觀賞者帶來最直接奇幻體驗,真的是非常具有創意。 狗狗別咬!那已經過期、不能吃了! 更多的照片可以看 flickr 相簿 。 如果這個放在台灣福隆海灘應該在旁邊就會先圍起「案發現場禁止進入」的塑膠拉繩、然後擺上告示牌「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攝影拍照觸摸」等等,不然應該就是會有109比基尼辣妹在猛男攙扶下騎到龍頭上面去噘嘴比Y自拍之類的吧?

透過車窗將廣告送進你耳

圖片
有沒有過在車上靠著窗戶玻璃睡著的經驗?在捷運或公車上常常看到疲困的乘客直接靠在車窗玻璃上睡著,天冷時這些睡著的乘客呼出的暖氣還會在玻璃上結霧。車廂廣告商為這群疲勞的乘客推出「耳骨傳聲技術( bone conduction )廣告」,能夠透過一個小裝置連結玻璃傳遞高波頻振動、進而震動這些靠在玻璃上的乘客、傳遞進耳骨、將廣告聲音直接送入這些乘客耳中,聽起來有沒有很煩人?他馬的我都累到要靠在玻璃上睡著了,這些廣告商還不放過我,真是太過分了!請看影片介紹: 所以下次你在搭車時,不小心靠在窗戶上、準備要睡著時,突然腦中響起一陣聲音「控吧控控、控酒衣、控控控」的時候,別驚訝的跳起來,也別以為自己瘋了,是窗戶玻璃正在對你說話、正在傳送廣告當中。想逃進夢鄉嗎?門都沒有!WTF! via Gizmodo

直接幫你註冊:新型態網路暗黑行銷法?

這應該是第四次或第五次遇到美國地區的網站行銷搞這套了?記得一次是 Groupon 、這次則是 Yelp  。 半夜做事情就是跟歐美比較沒時差問題,結果突然桌面角落的通知顯示信箱傳來一封註冊確認信,說我一分鐘前剛註冊了 Yelp.com 的帳號,請我確認信箱地址,並且感謝我的註冊 (O_O) 見鬼了。 我的作法是直接先去 Yelp.com 申請更改密碼,然後把密碼改掉,接著才確認信箱,完成註冊,然後進去看看怎麼回事(反正註冊 Yelp 是遲早的事),結果發現帳號已經填好一些個人資訊,像是姓名(掰的)與註冊必要資訊(也是掰的),也就是說「感覺上」是已經有人把帳號幫你開好等著你用了。 Email typo 在網路上應該是經常發生的,而收到寄錯信件的收信人也有幾種情境反應在設想之列:可能覺得就是輸入錯誤而算了,善良一點的可能還會回信給對方說「抱歉你寄錯人」,或是很好奇內容是什麼而點點看附件檔案或連結(釣魚信的最愛)。 很多釣魚網站的釣魚郵件或許多、許多(一定許多)廣告郵件也是利用這種心理反應去寄送釣魚信件或廣告信件,信件標題可能是「Sara 請收一下公司本季的財務報表」、「Alicia 最近剛跟一位男生交往,想問你意見」、「聽說這是馬先生最愛用的壯陽藥物」這類『看似寄錯』的私人信件標題,來誘使使用者點開信件。觀察十幾年了,這類廣告郵件類型幾乎可以寫一篇專文來介紹了。但收到這種確認信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Gogole 推出跨電腦與行動設備的網頁遊戲 Super Sync Sports

圖片
Google 的官方網誌宣布推出網頁遊戲 Super Sync Sport ,這個遊戲除了可以跨足一般電腦與各式平板與行動設備之外,最大的特徵是這個網頁遊戲可以多人共玩、共同顯示同樣的畫面結果(所以才取名叫做 Super Sync)、彼此之間共玩同一網頁遊戲幾乎零落差。 Google 同時也提供了可愛的影片來推銷這個網頁遊戲:

Android 正式取得市場主要地位,4.0 發佈在即

圖片
根據 SAI 報導, Android 整體市占率已經直接突破 50% ,其他系統則是全面下滑,看起來是越告越夯的感覺; 同時 Android 4.0 也是發佈在即,最新的 Galaxy Nexsus 也已經有廣告出來了, Shoot:

選購 Android 的消費者 = 選購 iPhone 者 x 2

圖片
所以 Android Phone 可以改叫哀鳳長腳雙倍速了? XD 根據阿靈頓都閃人的 TechCrunch 報導,八月份 nielsen 調查顯示,新選購智慧手機的消費者當中,選購 Android 手機的消費者數量是選購哀鳳數量的 2 倍之多: 不過報導卻也說這歸功於 Android 手機大軍的選擇多樣化才造成這種市場現象,而哀鳳本身的市場佔有率與選購率是持平穩定的,從黑莓機跟其它智慧型手機下降的選購率幾乎都倒進 Android 了,畢竟哀鳳也只有一隻、或兩隻在市場上拼搏而已。 這樣說法在某種角度上是沒錯啦,可是水果店的資本已經富可敵國捏!其他廠商全部加一加也沒到富可敵國或蓋世界奇觀的地步,要替水果店說情好像也說不過去吧?像 HTC 是動用台灣全島資金去培植的廠商都還打不過水果手機、還會被水果使用者虧,甚至連台北 蘋果 市政府都還讓全島居民無法購買 Android Market 內的付費軟體,Android 能有這種成績是公平正義的實現啊。(過往的社運讓我發現這個社會誰先喊公平正義誰就贏。) Android 也從原本的客製化功能開始演變到現在的萬流歸宗,高低階機種的系統主功能也都逐漸趨於一致,開始由其他廠商提供系統之上的功能為主,像 Sony Ericsson 就不斷再提升 Android 手機的功能與價值,現在,消費者只要檢是自己的荷包大小,依據產品的功能、螢幕大小的需求,甚至是對宅男而言最簡單的,比一比付出後可獲得的效能,就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手機,這就是「開放」讓人感到最興奮的事情了!

覺得Google用125億美元買Motorola很貴嗎?

看一下 今年五月的 comScore 的調查 : Top Mobile OEMs 3 Month Avg. Ending May 2011 vs. 3 Month Avg. Ending Feb. 2011 Total U.S. Mobile Subscribers Ages 13+ Source: comScore MobiLens Share (%) of Mobile Subscribers Feb-11 May-11 Point Change Total Mobile Subscribers 100.0% 100.0% N/A Samsung 24.8% 24.8% 0.0 LG 20.9% 21.1% 0.2 Motorola 16.1% 15.1% -1.0 Apple 7.5% 8.7% 1.2 RIM 8.6% 8.1% -0.5 光是考慮 Motorola 在美國新購手機的消費者群中的比例就令 Google 覺得太划算了!它不必遠赴重洋去買韓國的三星、LG,也不用去找 RIM 的麻煩(嗯?htc在...),畢竟 Google 是美國在地的公司,亞洲東南小島台灣上面有很多人拿 iPhone 又怎樣?拿 iPhone 的人都看不太清楚事實就是了? 前三名的品牌當中 Android 手機跟 HTC 湊一湊加起來就已經超過市佔率 50% 了,OEM 中有 1 成 5 是  Motorola ,趁著 Motorola 的新購比率下滑之際 Google 出手併購是非常漂亮的一步棋(三星不變、但是LG還比前一次調查上升0.2唷!),Google 不但一口氣就成為市佔率穩定的行動設備生產商的母公司,同時又能撐起下一季新購機者選擇 Motor 的意願,更何況 Motorola 近幾隻手機與平板 Xoom 都設計的非常精實漂亮,蘋果卻不知投入幾億美金才讓新購機者選擇 iPhone 、死撐活撐到還是 19% 市佔率的平盤。 125 億美金對 Google 而言是目前併購各公司當中的最高金額,但是對於帶來的好處(市佔率、灘頭堡、專利保護、4G 科技等)是相對最便宜的;三星跟 LG 只要顧好揚勢, Google 在美國本土只要能拉起 Motor ,歐洲就靠 Motor 跟 htc 維持均分天下的局面,對 Andoird 或 G...

Android 大軍已經拿下幾乎近 50% 的全球市佔率

圖片
而第二名的行動作業系統依然保持在 19% 的數字,完全沒長進惹... 根據 Business Insider 引用 canalys 的新聞稿 指出,Android 作業系統已經在全球市場內取得近半 50% 的市佔率,有幾項指標是讓人覺得非常有趣的: Android 市佔率主要大幅提昇是從去年第四季呈現爆炸性成長; 其中南韓市場表現亮眼,佔有率高達 85% , Samsung 跟 LG 功不可沒之外,也證明南韓人真的愛用國貨; 而台灣,竟然也有 71% ,讓我開始覺得每天在捷運遇到這麼多唉奉應該都是 些招搖過市的傢伙 假象; 蘋果上半年全球成長趨緩至水平,應該是利多出盡,眾人期盼 iPhone 5 儘快現身;現在謠傳從原本九月延後到十月,估計又是 收訊不良 產能不足導致; RIM 從去年的33%下滑到今年的22%;Nokia 其實在部分市場,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BRIC磚塊國)當中,依然穩健,但是亦出現下滑警訊; Windows Phone 目前還看不到其他行動作業系統的車尾燈,就算丟芒果出來也沒用,可能要等芭樂面市才行。 日本大大小小電信公司也開始積極推出  Android 搶市,最主要的正是 Android 平台開放原始碼,讓日本的手機生產供應商可以客製化成符合當地民情的手機系統,而大廠像是 Sony 則期待跟 Motorola 一樣,靠 Android 回天一搏,請看廣告: 同場加映: 不是用了蘋果,統計學甚麼的就不重要了~ 至於被市場稱作 CopyCat 的 iPhone 5 到底能不能再度衝高,就要看 9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13月 14 月 之後上市的情況了~不過我覺得台灣有個狀師應該是 Android 衝高市佔率前的一顆糞石吧?

Gmail 喊出了 Switch

圖片
沒想到在蘋果之後, Gmail 也喊出了 Switch : Save your friends from outdated email 語調非常的詼諧有趣,並且有了新的邀請函工具:

Android App Store 的規模將可能在7月追上 Apple 的 iPhone

圖片
繼手機市佔率在去年底正式超越 iPhone 之後,市場上就很多心不甘情不願的聲音說「軟體還是 iPhone 好啊~」; 接著第一季就有遊戲廠商證明 Android 上的獲利高過 iPhone 30%~50% ( 03/20 : Android Vs iPhone Revenue Generation For Pocket Legends Game ),也有更多的免費遊戲證明從 Android 來的廣告獲利比 iPhone 好; 就有人還會說「阿就是那個 Ecosystem 讓人(使用者+開發者)留在 iPhone 啊」,而 現在最新的報告出爐了 ,依照現在軟體市場的統計, Android 的 App Store 市場規模將可在七月追上 iPhone 的市場規模後超越囉: 因為跨平台使用讓我更清楚雙邊的發展,近期內幾個大廠軟體的頻繁更新,表示廠商已經轉向成「更為專注在 Android 平台上」,而幾個社交網站重要的官方軟體( Facebook, Twitter 等)最近的更新,更顯得 iPhone 平台像是初階的練兵場: iPhone 上有用再拿來 Android ,而 Android 是更有利的,市場已經開始導向。 有不少 iPhone 使用者沈迷在「無盡的下載」,早已經忘記下載的目的是什麼,這種情況比「無盡的任務」還慘,事實上 iOS 使用者同一時間能使用的軟體就只有當下開啟的、眼前的"那一個",就算是下載了一百萬個也只能執行當下那一個而已,軟體之間在沒有透過個人電腦的協助下,甚至無法有效的進行資料的交換,仔細看看都可以發現每個使用者的 iOS 系統當中都有很多被遺忘在角落、功能單一、很少開啟、無法交叉應用的「火柴型軟體」:一時閃亮的光輝就結束的軟體。 沒有真正的背景執行、同步多工、跨軟體的資料串接管道,絕對是軟體應用的致命傷(每個軟體都是一個獨立沙箱),這反而讓 Android 更顯得像是「真正可以進行作業」的開放平台,而蘋果的「封閉」已經漸漸顯示出這不只是致命傷而已,它已經致命了,或是說,就發展曲線來看,這就是一個蘋果的極限了。 source : CHART OF THE DAY: Android's App Store Will Be The Same Size As Apple's This July

2011 年初統計:誰是智慧手機的贏家?

圖片
The Nielsen Company 統計了 11 月到 1 月初的使用者數字, Android 市占率提升到 29%, iPhone 維持 27% 不變, RIM 則已經下滑到 27% ,Windows Mobile 則在推出 Windows Phone 7 後跟前輩們一同搶下 10%,而品牌上在 Android 市場中最大贏家是 HTC ,竟然可以佔有整體 12% 的市佔率, Motorola 真的也靠著 Android 起死回生拿下 10% , HTC 的 Windows mobile 區塊內也佔有整體的 7% ,總共囊括了 19%,在智慧手機市場已經是可以跟蘋果與RIM分庭抗禮的公司了。 The Nielsen Company 也做了精美的圖片供參考,只是這種有價統計,圖片還真夠小的,請自行放大觀看了:

2011 SUPER BOWL XLV COMMERCIALS

圖片
美國 Super Bowl 本周開打,不過平常也沒在看,就不敢說自己看多少美式足球賽了(尤其是惡魔蝙蝠隊光速蒙面俠21退役之後...),但是每年的超級盃廣告是必看的,今年也是廣告精銳盡出,先來一隻吧: Volkswagen Commercial: The Force 今年好像 YouTube 沒有相關活動,只能上其他網站看了: 2011 SUPER BOWL XLV COMMERCIALS 台灣電視台最近好像一堆粗製濫造的爛廣告充斥...

2010 Q3 美國手機市占率調查出爐: Android 此季大噴發

圖片
Android 既然是 第三季美國手機市場的銷售冠軍 ,市占率當然是向上再度攀高,就在前幾分鐘 comScore 公佈了美國第三季行動手機市占率與使用調查報告 ,Android 手機的市占率又向上提高,這次的成長高達 6.6% ,比之前的 5.0% 還要多,實際上是吃到了 RIM 的成長業績(跟前不久寫的內容一樣),而蘋果的防禦算是很辛苦吧? 原本有繼續紀錄補充一些改放這了: 其實 從前篇的圖表 可以發現,雖然夾不死一直說蘋果要推出「一般民眾更負擔得起的手機」,並且將舊版的 iPhone 綁約價格大幅降價,但是蘋果推出比較便宜的版本之後並沒有成功擴大它的基礎市場與市佔率(今天的數據證明了這件事情)。

[Mashable] iPhone 真的很受歡迎嗎?

最近台灣開始一窩蜂迷那個,就是那個嘛!然後實際上其他地方到底發生什麼事情都不理了,養雞場的主任說聲「韓國人的那東西不好」,大家就很高興的推~實際情況是什麼? 根據 ZDNet 的調查 軟體開發者看好 Android 的開發潛力 ,市場覺得未來四年 Android 會獲得大幅度的成長,美國地區手機的銷售 總數量上 Android 手機超越了 iPhone , 第二季 Android 的銷售成長更高達9倍 ,而 Mashable 則發表一篇最新圖表分析: How Popular Is the IPhone, Really? 大圖下載於此 ,是非常有趣的分析,不過資料主要是依據 2009 年的數據: 1. 美國有 83% 的人擁有手機,而只有 25%使用 Smartphone; 2. 在 smartphone 市場中目前系統佔有率排名分別是 BlackBerry 35%、iPhone OS 總量 28%、WM 15%、Android 13%(附註:其實最新統計數字是 Android 已經超越 WM); 3. 但是在銷售比例上 2009 年底 Android 大軍就已經贏過 iPhone 成為市場中銷售的第二名; 4. iPhone 的忠誠度很高,只有 6%的會想用用 Android 、有 89%會續抱;Android 的使用者則有 21%想改用 iPhone 、有71%會續抱(附註:我覺得 10 月份之後會改觀); 5. 軟體下載市場蘋果的 Apps Store 經營得善,目前是獨強,有 99.4% 的下載佔有率(這依然是去年底的統計); 6. 那全球呢?有 68% 的人口使用手機,但是只有 17%的人口使用smartphone,低於美國市場統計; 7. 而事實上蘋果在全球的品牌總佔有率目前只有 2%(過往兩年來 SE、Motorola、Samsung 所銷售的 Android 手機並不被當作品牌進行統計); 看結果就知道蘋果手機的受歡迎程度,到目前為止,真的是作秀作出來的,台灣媒體與手機銷售市場對於 iPhone 的熱烈怪現象也只能歸功給行銷了。 並不是說 iPhone 本身不好,而是「根本沒那麼好」,那種傾斜式的報導,跟中央社報導花博或朱立倫的好簡直沒兩樣,但是仔細觀察之下卻有很多受不了中央社報導的人能受得了許多 iPhone 偏頗的報導...

Silverlight 的台灣行銷手法讓你很開心嗎?

圖片
微軟台灣的 Silverlight 行銷網頁與活動一上線,似乎很成功的在網路上開啟了一頁討論與傳推,讓你看了很開心嗎? Silverlight 是一個強大且謀略深遠的開發平台,目標直指現在使用者族群廣大的 Flash 市場而來,甚至思考了線上、線下與無縫(Seamless)銜接的科技生活想像而來,不論效能、開發速度、開發流程的一致性都獲得極高的好評,而開發工具也越來越週延,在歐每日已經獲得極加的風評,並且已經有許多開發者相繼投入這個開發市場當中,而開花結果的時間預計就在近兩年可以看得到。 這個行銷活動一上線,我就從某管道知道了;如果在比較過微軟各國單位對於 Silverlight 的行銷手法之後,台灣人看這個網頁還能覺得很高興、很開心、認為「微軟台灣這樣行銷就對了」、「搬出這個萌娘真的很 GJ」、日本鄉民也一同為微軟台灣說聲好、不得不給微軟台灣大力按個讚,在強大的開發技術平台面前實在令人感到「台灣人也是很欠缺自知之明」而令人感到一股 蛋蛋 淡淡的悲傷吧?

金屬快速球遊戲 - Google Chrome FastBall

圖片
這是 Google 要行銷 Google Chrome 所想出的小遊戲 " Google Chrome FastBall " ,遊戲內容是一個飄洋過海的小球要經過重重關卡到達目的地,而這些關卡需要玩家進行協助: 第一關是 Google Maps ,看使用者怎麼找出最短路徑與最節省時間的方式;第二關是趕緊 tweet 一句與 FastBall 有關的聯想詞,就是這個快速球讓你想到什麼球(當然不是真的 tweet);第三關則是玩 Google 翻譯,一句他國語言讓玩家選擇是哪一國、然後翻譯回英文,選錯的話系統會讓選項逐次減少,讓玩家選中;第四關則是把 last.fm 拿來玩,要玩家搜尋出特定字母開頭的歌手;最後一關就是搜尋,請玩家搜尋三個詞,這三個詞的搜尋量關係是逐次下降的; 事實上這個遊戲是透過六支 YouTube 影片的組合,在一支影片結束後才啟動下一支影片,兩隻影片中間安插了網路服務與玩家產生互動、完成一些指示任務,相當的有趣;「小遊戲」這件事情還真的是無所不在啊。 成績揭曉: 我比較好奇最後大家都搜尋哪三個關鍵字詞是呈現下降趨勢的,我搜尋的是 Apple Google Microsoft... XD

2010 Super Bowl : 超級盃廣告

對於全美年度盛事的超級盃 Super Bowl 而言,我只在乎廣告;不是哪一隊 vs 哪一隊的球隊比賽的廣告,而是比賽轉播當中各廠商所積極卡位的電視廣告;至於超級盃裡面的球隊我一個都不認識,儘管我每回看完光速蒙面俠都會感到很熱血(忍不住在心中大聲吶喊而在喉頭哽咽一聲),卻暫時沒有那種熱忱去研究球隊與球星,而在亞洲地區對於超級盃的資訊與賽事轉播又少,頂多就是在每年的這個時候,看幾場比賽爽一下;而在這種賽季,我看很多廣告。 我超愛看廣告;對於我這種「影像拍照式記憶法」的人來說,看廣告很容易就記住,並且可以將廣告中的創意與手法應用到很多層面的很多細節去; 打從 2007 年開始 ,有賴於 Google YouTube 的發達以及各廣告客戶對於網路廣告的重視,超級盃的網路廣告就成為我鎖定的一個焦點,今年 2010 年就繼續給它看下去: Megan Fox 沒跟福克思與摩托羅拉入浴廣告! 非常有趣的人力銀行廣告: GoDaddy.com ,提供 Google Apps 作 Domain 管理的那家公司: 而我最不能接受的是,幹!連不做惡的 Google 都跳下去作廣告了!那種無生物、無機卻反應網路行為的廣告內容還真的是很打中我啊: Mashable 整理出了一整串 Super Bowl 上的廣告 Super Bowl Ads 2010 [VIDEOS] ,並且還有分類喔~如果覺得不夠看, YouTube 乾脆建立了一個「影片廣告入口頁面」 YouTube AdBlits 給愛看廣告的人使用(相信有不少廣告企劃人員很在乎這個),裡面關於 Super Bowl 廣告影片的投票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當中, Go 吧!至於台灣賽事轉播的廣告...都是五x製藥、保x達逼或是x羊威x比的廣告,我只能說「賽啦」,我還是上 YouTube 看比較好。

Apple's iPad : My Star Trek Pad

圖片
Apple 在美國時間 1/27 推出了 iPad ,而這兩天幾乎所有的新聞、網誌都被這台設備洗版,雖然有點煩,但是這卻是我還蠻想擁有的東西之一,沒有其他複雜的原因,就只是因為 Star Trek。 XD 打從前年底開始重看 Star Trek Voyager 的時候,我就對影集中人手一板的生活方式感到有些嚮往,這也是日後促成我購買 iPod Touch 的最大主因,不過這也只是讓我比較接近圖片當中那種使用情境而已,尺寸不同是個問題;如今 iPad 推出後,使用 iPad 的情況我想幾乎就是上圖情境的翻版,這怎麼會不讓我想要擁有呢? 如果單純談論 iPad ,這個東西一開始就「故意忘記掛上攝影鏡頭」,看到那個無 3G 網路的版本,完、完、全、全、就是一台放大版的 iPod Touch ;今天有些新聞說這像一台放大版的 iPhone 則是完全錯誤的論述方向,因為以目前的情況而言,就算加上 3G 網路、能插 Micro SIM 卡, iPad 根本沒沾到 mobile phone 或 telephone 最本質的「對話」功能,所以它根本不能稱作是「 Phone 」的一族,而 iPod Touch 跟 iPhone 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攝影鏡頭」與「行動電話」這兩件事情上,偏偏 iPad 就是剛好沒有,所以 iPad 充其量 就是一張數位硬梆梆的衛生棉 僅是台放大版的 iPod Touch 。 就算 iPad 能夠支援藍牙鍵盤與 Dock 鍵盤,但是 iPod Touch 也有支援藍牙無線, iPad 所支援的 Dock 鍵盤跟 iPod Touch 一樣都是使用的 iPod 標準連結埠,這只是 Apple 願不願意更新 iPod Touch 的作業系統以及開放這類設備給 iPod Touch 使用的問題而已,並不會因此改變 iPad 身為放大版 iPod Touch 的本質。 iPad 這個東西好嗎?儘管我還沒用過,但是我已經可以給它 85 分了。 第一個理由是,很短也很個人的,就是它已經滿足 Star Trek Pad 的基本原型;厚薄度差不多,尺寸差不多,提供的功能差不多,甚至使用起來,我相信跟影片中的操作方式也差不多,多棒啊!有了這個東西,我可以想像我自己活在一個全知的環境當中,隨時都能透過網路擷取資訊與知識、同時再次處理資訊與知識內容,...

[Hot Searching] Google 公佈 2009 熱門搜尋潮

Zeitgeist 可以翻譯成潮流, Google Zeitgeist 應該可以翻譯成「搜尋潮」了,因為 Google 就是搜尋的代名詞、可替代的動詞,"Google it!" 幾乎等同於 "Search it!" ,今年大概也是潮年,到處都看得到有人說「潮」,真是高潮不斷啊!喔~ 首先是全球搜尋度上升最快的前十名(後面括號內是個人註解): 1. michael jackson (R.I.P) 2. facebook (這一定是台灣人幹得好事) 3. tuenti (西班牙最大的社群網站) 4. twitter (呵呵,歐巴馬沒有用喔~) 5. sanalika (不知道這啥,有誰知道嗎?) 6. new moon (吼...) 7. lady gaga (淑女卡到陰~嘎嘎屋拉拉~) 8. windows 7 (64位元版好用啊!) 9. dantri.com.vn ( 竟然有金馬獎新聞! ) 10. torpedo gratis (不知道這啥,有誰知道嗎?) 掉最快前十名: 1. beijing 2008 (這啥?) 2. euro 2008 (這又啥?) 3. heath ledger (不知道啥...) 4. barack obama (喔,他沒有用 Twitter 啦!) 5. amy winehouse (啊?) 6. kraloyun (不知道這啥,有誰知道嗎?) 7. dailymotion (不知道這啥,有誰知道嗎?) 8. bebo (不知道這啥,有誰知道嗎?) 9. wii (退燒了~ xbox 360 今年很有威脅感) 10. emule (驢子越跑越慢的意思嗎?) 插花一下:我覺得台灣今年的熱門字一定是「騜」,就算不是也會被警察改成是。

在 YouTube (Google) 上的廣告看 Yahoo! 奇摩

圖片
最近 Yahoo! 奇摩 的廣告真的是撲天蓋地而來,連在深夜的電影台都可以看見影片型廣告竟然用「三明治」方式不斷地重複播放,看到都有點煩了,上 YouTube 才發現, Yahoo! 奇摩已經不惜身段跑到對手的領域去做廣告了。 Facebook 在台灣以短短的六個月的時間,因為小遊戲多、黏度太高,快速攻佔 ARO 第三名, 八月份甚至一舉拉下無名小站,攻佔第二名 ;事實上,每一位網友每天所能分配給各網站的時間有限,如果 Yahoo! 奇摩所說 98% 到達率是可信的,那這些重複的網友勢必會減少 Yahoo!奇摩的使用時間來換 Facebook 的使用時間,而這樣的一來一往,相對的從 ARO 分數上來看, Yahoo! 奇摩與其他網站的差距似乎就沒有這麼高了。 更換企業色或是重新塑造 Yahoo! 形象,我相信是 Yahoo! 奇摩這波廣告的「主要藉口」,因為 Yahoo!奇摩一直都維持這麼有效的高到達率、高停留時間的話, Yahoo!奇摩只要在自己的平台上宣傳即可,至多就是再以無名小站進行配合,在「自己國」內做廣告就好,根本不用到其他國去做廣告;或許, Yahoo! 奇摩已經從自己的追蹤或是關係良好的創市際那兒有了其他數據上的判斷,讓 Yahoo!奇摩不得不撒下重金來做這檔廣告,同時 這檔廣告的追蹤成效也將決定 Yahoo!奇摩在未來的一年當中,到底要拿出什麼樣的行銷手段來說服廣告主繼續買單 ,全力去留住這些即將轉向離開的企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