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Mood」標籤的文章

台灣年輕人想創業、中國年輕人想致富?

看 索爾孟不遠千里而來,到底講了些什麼? 有感。 其實這篇文章本身好,因為主流媒體都略過了這位人物到台訪問的主要目的與內容,藉由網路文章補媒體之不足,其意與文甚佳,而看其內文提到一段,覺得與索爾孟見解不同: 那台灣跟中國的比較呢?索爾孟說,台灣年輕人想的是「創業」,但中國年輕人想的是「致富」,這是最大的不同,不得不佩服,真是一針見血。 索爾孟說明創業跟致富的不同,創業的確也可能致富,但是更是為了完成自己的志業、理想,台灣人為了這個而奮鬥;中國人則不同,為了致富,什麼都可以做,而在中國,致富最快的路線是官商勾結,因此中國年輕人想的都是如何套關係,如何進入統治體系,這種文化使中國成為貪腐的溫床。 為了理想而奮鬥者,有所不為,為了致富而奮鬥者,無所不為。許多抱持中國觀念的人常會說台灣年輕人沒有競爭力,其「沒競爭力」指的是並非台灣人外文能力或國際視野輸給中國人的這種競爭力,而是說台灣人不像中國人那樣「什麼都肯做」,這種觀念是很危險的,一個企業、社會之中,若人人無所不為,互相爭來鬥去,其結果是全部倒台,我不認同這是一種競爭力。 索爾孟或許是站在樂觀的經濟動能立場來看待兩岸的現象,但我覺得現況遠遠不是如此啊。 台灣年輕人會想創業,實際上是台灣偉大中華民國大馬政府實施多項財團利多政策與高失業狀態所造成的後果。 首先是整個就業情況,依據 行政院主計處調查三月份 的失業率數字分析來看: 15至 24歲年齡者失業率 12.68%;25至 44歲年齡者失業率 4.29%; 年輕人的失業率已經是相當驚人,而這項失業率調查是排除就學人口、針對就業人口而言,如果再計入因瀕臨失業只好繼續就學(也就是還在大學、研究所內延畢的人口),數字可能還要再翻上一番。 其次是馬政府實施多項財團利多政策中,破壞整個薪資結構的 22K 實習就業補助方案,更害得年輕人即便有些許的企業就業機會,也無法賴以為生而只能離開就業市場。 這形同是政府政策創造出低薪、低就業、高失業的環境後逼迫年輕人自行去另謀出路,創業變成是年輕人苦無工作卻要滿足基本生活要求的情況下,一個不得不的選擇,卻不是為了完成理想或個人實現自由選擇的方向。 而依據主計處調查中另一項數字更值得關注是: 3月失業期間達1年以上之長期失業人數為7萬6千人,較上月增加 1千人。 就各年齡層失業率的佔比來評估,有更多...

[Rumor?] Apple Going to CES Next Year

圖片
這張圖真的是太好笑了!不得不引用一下! Gizmodo 刊出一篇報導 ,「據說」蘋果明年將會更積極、大型的參加 CES ,雖說是 Rumor ,不過我認為這並非完全不可能啊! 仔細看一下今年 MacWorld Expo 的慘樣:只要主角夾不死說他不去了,一堆記者就開始往 CES 去了,整個蘋果的簡報變成了一個超大型的軟體教學現場,依蘋果的軟體設計邏輯: 使用者都是白癡! 讓使用者不用學習! iLife '09 講了一個鐘頭, iWork '09 又講了快一個鐘頭,這兩套軟體大概也就只能這麼多了;演講台前不得不到現場的記者各個哈欠連連,底下一堆科技記者拼命在 Liveblog 中靠腰整場演講看不到甚麼新東西,因為在 MacWorld 的小世界裡面,除了 Apple 自行設計的軟體與外觀包裝過的硬體之外,沒了! Apple 不參加這還能有甚麼看頭?其他廠商能有甚麼鳥東西出來? 而 Apple 推出的電腦,現在是一台不折不扣的 PC,安裝 Windows 的叫做 PC,安裝 Linux 的叫做 PC ,現在安裝 Mac OS X 的也是叫作 PC 了,只不過多了一個 Mac 的「名字」, Mac 之於 Apple 猶如 Vaio 之於 Sony 一樣,成了一個系列的名稱,卻無法改變 Mac 跟 Vaio 都一樣是 PC 的命運,在這種情況下, Apple 不再是電腦公司之後,不參加 CES 也太說不過去了。 不過,在這個 Rumor 出現當下,如果有那麼一丁點可信度的話,正是我一直覺得 Apple 還缺少的那一塊,這一塊同時也能勾勒出夾不死在這幾年來對於 Apple 所耗費的心思與整體規劃的輪廓,至少將我認為缺少的部份給補上了。 在蘋果轉為 PC 之後、 Mac 這個名詞變成像是 Sony 的 Vaio 之後,夾不死應該是想參加 CES 的,因為他心裡知道,如果他不在這個時機點擺脫他以往培育出來的那群瘋狂的蘋果教信徒、他不努力想辦法讓 Apple 這個名詞融入世界電腦的行列裡,當某天他不得不離開 Apple 的時候, Apple 有可能在現有的情況下,因為他的離開而快速殞落,像是之前只不過有謠言誤傳夾不死的病況就讓 Apple 股票大跌,或許他早在幾年前就已經知道這種會發生這種情況 。 他熱愛 Apple ,相信他也知道 Apple 之前所培養出的消費...

聖誕噩耗:飯島愛香消玉殞

圖片
飯島愛 ,你不知道是誰?別騙了,她的名氣大過太多人了,除了受歡迎的AV女優這個身份之外: 她在2000年10月出了半自傳性的小說《柏拉圖式性愛》,在日本暢銷百萬本,是當時的暢銷書。她參演過電影和電視劇,也出過書。她亦是《週刊朝日》專欄《飯島愛的錦糸町風印花稅生活》的執筆。 她同時也代表了台灣眾多男性的青春回憶,但是,她今天香消玉殞了, 引自新聞:雖然今天是聖誕夜,但日本演藝圈竟然傳出飯島愛死亡的消息!去年3月淡出演藝圈的日本女星飯島愛,24日被日本警方發現死於自家住所,得年36歲,根據日本媒體報導,目前正朝向自殺的可能性調查。 宅男朋友的朋友說:「飯島愛香消玉殞台灣至少應該要降半旗,才對得起廣大男性同胞。」基本上,我贊成,因為在我心裡面,她比貓熊或馬扁都重要太多了。

讓我再聽一次 Luciano Pavarotti 的 Nessun Dorma

讓我再聽一次 Nessun Dorma(譯:公主徹夜未眠): 讓我再聽一次 Cruso: 讓我再聽一次 O Sole Mio: 讓我再聽一次... 世界知名的義大利男高音 帕華洛帝( Luciano Pavarotti ) 因為胰臟癌今天病逝於羅馬,享年七十一歲。 誰也不許睡!誰也不許睡! 公主啊!妳也一樣, 在你冰潔的閨房,妳將注視著, 因為愛情和希望而顫抖的星星。 但是我的祕密深藏在我心中, 沒有人知道我的名字... 喔!不,我只能在妳的芳唇上說出它。 當明天破曉的時候, 我的熱吻將打破沈默, 使妳成為我的人... 無人得知他的名字, 我們將難逃一死。 消失吧,黑夜, 日落,星辰。 天明時,我終將征服一切。

A Spider in the Sky : where is your web?

圖片
我在某一天雷雨的午後,在窗前看到一隻蜘蛛懸吊在鐵窗格櫺間。牠原本可能是屬於窗前小公園的居民,被雷雨前的強風吹至鐵窗前;牠也有可能是樓上的住戶,一時興起往下搬了一層,但是牠不在乎。牠正在專注的吐絲,開始結網,似乎牠原本就是屬於這裡,開始準備據地為王。或者「原本該屬於哪裡」的這種原生的根本問題,牠根本不在乎。 細絲牽扯著牠的八足,背光下卻不易看見細絲的存在,彷彿牠正飄在空中,被微風吹的一彈一彈的;我覺得牠似乎為了風而感到無助,牠卻可能因為有著細絲而感到踏實。 ◆ 在台中當無業遊民兩個多月的時間,朋友開始在問了,這大概也是之前工作找得太順暢的原因,他們一致認為我是那種停不下腳步的人,因為我的工作總是一個接著一個,毫無間斷過,沒有到公司上班,也有零散的案子接著;到公司上班,下班也還得為一些有趣的兼差忙著,可是這段時間我是完全的暫停了,而且停得相當的徹底。 半夜裡站在老家窗前抽著煙,突然感覺到一年前以前的記憶似乎毫不存在似的,或者該說是當下沒有什麼值得想起的任何事情,「真的嗎?」我自問自答著。兩個多月的時間也是飆的飛快,一轉眼就從春末直至秋初,感覺就像是高中時期放暑假一樣。只要一下子,夏天就從指間溜掉了 。 ◇ 下課後,書包一背,我立即衝向停車場牽起我的自行車開始狂飆,穿著西裝制服、白襯衫再配上制式領帶,騎沒兩個街口、停個紅燈,就會開始令人感到渾身發熱、額頭冒汗。週五的傍晚總是能從柏油路面感受到陣陣冒起熱氣。 到咖啡館附近時,我把車直接騎上有露天咖啡座的人行道去,漸漸地放緩踩踏的頻率,小心地閃避兩旁的露天咖啡座與來來往往的人群,平緩自己原本急促的呼吸,儘量回復到自己原本呼吸的韻律,最後在咖啡館前停下,身穿白襯衫、黑色長裙與半身黑圍裙的老闆娘正直挺挺的站在門口,對我說:「歡迎光臨。」等我將車停好,走到門口,一同進到咖啡館裡面。 門口跟家用冰箱一樣大的透明玻璃水族箱裡面佈滿翠綠、深紅的水草,還有許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淡水魚,老闆娘很小聲的跟我說:「今天咪醬又欺負小葵了,你看,牠躲在石頭下面都不敢出來。」我選擇坐在水族箱旁的座位,這也是我最常坐的位置,但也是距離吧台最遠的位置。 掛在牆壁與天花板角落的兩個大音箱正奉送著中廣音樂網的廣播,這也是老闆向來的堅持:「就是讓咖啡館有個背景音嘛!音樂從哪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音樂。」 我拿出今天上課時的筆記、筆包以及老師要求在週末製作的課題,老闆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