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Office」標籤的文章

Microsoft Office 2010 the Movie

我覺得 Office 2007 做得相當的成功,雖然有不少人用不慣 Office 2007 新型態的 Ribbon Panel ,我卻是一用就上癮,感覺這遠比之前拖過來拉過去的古老工具列設計要好得太多了,而 Office 2007 也是讓我變得少用 Ubuntu 的一個主因:當用到 OpenOffice 時,就是會忍不住重新開機進 Vista 或 7 。 微軟預計接著要在今年底、明年初推出 Office 2010 了,不知道會有什麼驚人的改變,但是微軟卻在一開始就下重金行銷 Office 2010 , 架設了猶如電影一般的網站 之外,連電影影片都拍攝出來了,先前較短的預告片: ㄎㄎㄎ,看到 Ctrl Alt Delete 真的很搞笑,而一段看似正式的電影內容影片也放出來了: 啊... 2003 最重要的人物、2007 的隱藏版角色竟然 被送去 死了! XDDD 不知道這樣的行銷能抓到多少企業主的心、能夠促使企業儘快升級到 2010 ?如果還有公司還在用 Office 2000 ,那...還真的不如去用 OpenOffice 就好了...

什麼是 Google Wave ? [Google I/O 2009 preview]

圖片
什麼是 Google Wave ? 不要用猜的,看影片、看影片: Google Wave Developer Preview at Google I/O 2009 然後到 Google Wave 的網站 去進行預覽體驗登記!如果覺得影片太長、看不下去,就跳過吧... 說得簡單易懂一些,這是進化版的 Outlook ,但是一般人根本沒機會玩「真正完整版」的 Outlook (沒有那個企業環境),可能已經在另外一頭喊叫「這才不是咧!」... sign... 說得專業一點的,這是準備打微軟的 Communications Server + Office Communicator + Outlook 的線上服務中心,但是一般人可能壓根不知道這是在講什麼... 這個 Google Wave 的原型非常像 Office Communications Server ,微軟在辦公室的策略分別有 Client 端與 Server 端來互相配合,單機版 Office 在加入「含伺服器端完整版」 Office 大套件中的 Work Group (工作群組)之後,安裝 Communicator 後會整合進 Outlook 當中,將會變成整個套件的中心主角,企業內的使用者就可以從中直接進行即時通訊、共同編輯文件、線上會議與共同討論等等,甚至可以在 Windows Mobile 的手機當中操作文件分享、進行語音通訊,也就是說在 Google Wave 當中演示的功能大部分在「含伺服器完整版」的 Office 上做得到,只不過企業要自己架相關的 Server ,而一般企業根本還沒到這個層級就停止投資了,因為光是為了每年的軟體授權費,企業就會開始哇哇叫,一般上班族好像也沒機會用到這麼全面的功能,不過這卻是現今微軟最主要的獲利中心區塊。 Google Wave 則希望前面說的事情可以在 Web 端發生,讓一般工作小組也用得到這類的功能,而不是只存在大企業體內, Server 跟服務介面就由 Google 來搞定,加上老闆 Larry 說的:要更注意即時搜尋的需求;這些在 web server 中「正在」發生的物件與事件應該是可以被立即搜尋的。在做完 Gmail 、 GTalks 、 Docs 、 Calendar 、 Group 、 Google Apps 、 Push I...

Sync between Google Calendar , MS Outlook and iPod Touch / iPhone 3G

圖片
好啦!最後來解決行事曆。對一個 Google Fans 來說最重要的就是 Google Calendar 行事曆了,這個服務幾乎等於 Micro-Blog 的存在,可是都已經支援 Google 的 Maps 、 Earth 、 Search 、 Email 、 Contacts 的 iPod Touch / iPhone 3G 竟然不支援 Calendar 同步 ,簡直是莫名其妙到令人想翻桌,查了 iPod 或 iPhone 的說明也只有提到在 PC 上只能跟 Microsoft Office 當中的 Outlook 進行同步,那就只有搬出 Google Calendar Sync 了。 顧名思義, Google Calendar Sync 沒有其他作用,就是負責把 Google Calendar 跟 MS Outlook 進行同步,僅此而已,而這個小軟體還是 Google 榮譽出品,可以單向覆蓋、雙向同步、設定多久時間跑一次同步,就算是 2007 版也一樣可以,至於 Outlook 有沒有開根本不打緊,因為 iTune 跟這個 Syncer 都是直接去讀 Outlook 的資料檔,而 Outlook 實在有太多的謎樣來源可以取得,這根本不是問題。解決。 Google Calendar Sync: Overview 這樣子在電腦前就上 Google 處理一些有的沒的,離線後就用 iPod Touch 了。呼~而這個方法也適用很多其它廠牌的手機或行動設備,畢竟很多手機的電腦端軟體、藍牙同步、Exchange 同步、Palm Desktop 的同步都是以 MS Outlook 為主,只要能把 Outlook 搞到就好。這時候就真的不得不謝謝微軟如此壟斷獨裁無情無義愛錢如命了,因為如果不是這樣,像一般的小軟體還真的找不到什麼解決方案咧, 很多時候「獨大」是一種「人罪」,但是「獨大」的本身並非一種錯誤啊 。

Install OpenOffice 3 Beta in Ubuntu

圖片
既然 OpenOffice 都已經推出 3.0 Beta 了,在 Ubuntu 當中不拿來玩玩實在說不過去。 1.首先到 OpenOffice 3.0 Beta 的下載網頁 去下載安裝檔案,因為 Ubuntu 是 Debian 支系, 下載 Deb 版本 。下載速度不知道為啥非常的慢...可能幫我挑錯了mirror站... 2.下載的檔案是 .tar.gz 的壓縮格式,不是 deb 的格式,deb 藏在壓縮檔裡,先解壓縮下載的檔案(假設 Firefox 下載的檔案是放在桌面上): tar xzf ~/Desktop/OOo_3.0.0beta_20080429_LinuxIntel_install_en-US_deb.tar.gz -C ~/Desktop/ 好啦!有誰可以告訴我初學者怎麼知道解壓縮要下什麼參數?直接雙點壓縮檔,將資料夾拖出來放在桌面上比較快... 3.所有的 deb 安裝檔案放在解壓縮後的 DEBS 資料夾內,總共有 46 個!一個一個點開安裝會瘋掉吧?還是得求助指令列,打開終端機,輸入下列指令: sudo dpkg -i ~/Desktop/BEA300_m2_native_packed-2_en-US.9301/DEBS/*.deb 一次把所有的 deb 安裝完畢,下載檔案跟解壓縮的資料夾可以直接砍掉了; 4.安裝完後,ㄟ...在 Applications / Office 中竟然還是 2.4 版,原因是 OpenOffice 3.0 並不會自己增加系統的啟動捷徑,那只好自己手動(我是用英文介面,中文自己猜一猜了): (a)啟動上方 menu 的 system/preferences/main menu (b)在自己喜歡的類別當中新增一個物件(item) (c)執行程式的命令輸入: /opt/openoffice.org3/program/soffice 這將會直接啟動 OpenOffice 3.0 程式中心 (d)要建立各程式就把上面指令 soffice 替換成 scalc 、 sdraw 、 simpress 、 swriter 、 smath 等等,用得穩的話,乾脆直接把原本 2.4 啟動圖示指向的路徑改成 3.0 的比較快。 5.啟動看看~完成~原本 Ubuntu 8.04 LTS 中的 OpenOffice 2.4 並不會受到影響,...

OpenOffice.org 3.0 Beta Released

圖片
OpenOffice.org 3.0 Beta 版已經釋出 ,目前已經可以從網站上下載。 目前釋出的版本支援各主流作業系統,包括: Linux (rpm) (157 MB) 、 Linux (rpm) with JRE (176 MB) 、 Linux (deb) (157 MB) 、 SolarisSparc with JRE (197 MB) 、 Solarisx86 with JRE (180 MB) ,還有兩大主流系統版本 Windows with JRE (145 MB) 、 MacOSXIntel Aqua 168 MB 。 OpenOffice.org 3.0 最主要的特色有 很多 !(太不負責任!XD)比較受人關注的是增加 更完整的 Mac OS X 支援 ,不再需要依賴 X11,而可以直接在 Mac OS X 中啟動,提高了介面上的和諧感與穩定性,以及有限度的 VBA 支援,這也讓不少 Mac 使用者改用 OpenOffice.org(另一個原因是為了脫離 MS 的束縛或更效忠水果家電?) 其次是支援去年至上半年間,新聞鬧得沸沸揚揚的 ODF 開放文件格式 (可以 查查史拉稀豆的過往新聞 ,了解與 OOXML 的征戰);再來更重要的是支援 MS Office 2007 for Windows 或 MS Office 2008 for Mac 的文件格式(像是 docx、 .xlsx、 .pptx等,副檔名有個叉叉的...),不過當然是不保證開啟的正確性。介面上也重新編繪了按鈕圖示,不再是以往 Windows 98 的風格,這應該也是順應許多 Mac 族的要求吧? 這個版本試用了一會兒,不論功能、編繪、使用者介面的升級,前一版本光是使用 Impress 就有一種「我怎麼還停留在 Office 97/98 」的錯覺,這一版本似乎終於有「啊!追上了 Office 2000!」的感覺(沒看錯,不是 Office 2003 更不是 Office 2007);不過這樣的策略似乎也說明了 OpenOffice.org 的潛在目標,如果中小企業不想花費金錢、時間升級到新版的 MS Office 2007 、企業內部依然在使用 Office 2000 之前版本的話,可以考慮改用 OpenOffice.org 3.0。 不過另一個使用的感覺是,如果總是把自己當成...

Ubuntu 8.04 LTS RC Release (Hardy Heron)

圖片
Ubuntu 8.04 LTS 終於進入最後的測試階段,RC 候選版本正式出爐! Ubuntu 7.10 Gusty Gibbon 可說是史無前例的在正體中文的網路世界當中引起一般使用者相當廣泛的討論,當 System76 與美國 Dell 開始銷售預載 Ubuntu 的機種之後,更讓 Ubuntu 成為桌面主流環境的候選者之一,也讓研發代號 Hardy Heron (堅毅的蒼鷺)的 8.04 版在披露階段就已經引起多方注意,尤其是 8.04 版本在 Ubuntu 的規劃當中屬於 LTS 的版本(Long-Term Support:長時間支援版本),所引起的企業關注度更高。 Steve Langasek 在 04/18 正式發出公告信件,Ubuntu 8.04 在正式推出前一個禮拜先行釋出了 RC 版本,這個版本已經相當接近正式版,目的是希望有更多、更廣泛的使用者能夠進行測試,讓正式版本能夠更完美的推出,如果對於測試過程有所疑慮,他建議使用者可以使用 Wubi 的安裝方式(安裝在 Windows 裡!) 進行試用;當然,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屬於等不及的,就下載 iso ,直接安裝它吧! 如果你已經有安裝了 7.10 的版本,你也可以使用升級更新的方式直接升級到 8.04 RC 版: 1.按下 Alt+F2 執行終端機,命令行輸入: update-manager --devel-release 按下「檢查」(check)按鈕檢查升級更新。 2.出現下列視窗則表示已檢查到有升級版本: 3.點下「升級」(upgrade)升級吧! 如果上面的方法無法正常升級(或沒有檢查到新的更新),可以使用下列指令: sudo do-release-upgrade -d 接著讓系統只要依照程序進行更新,你就可以直接升級到 8.04 LTS RC 版本,當正式版推出之後,只要透過一般的 Ubuntu 更新程序,就可以升級至正式版。 下載 Ubuntu 8.04 LTS RC ISO: Europe: http://ftp.belnet.be/mirror/ubuntu.com/releases/8.04 (Belgium) http://ubuntu.linux-bg.org/releases/8.04 (Bulgaria) http://hr.releases.ubu...

Sun buys MySQL, $1 Billion

圖片
伺服器應用總是難以脫離資料庫應用,Sun 在 1/16 花 10 億美金購進了 MySQL: MySQL has been bought by Sun. Right now there is only a brief announcement but it discusses what the acquisition will mean for the core developers, community etc. from Slashdot MySQL 幾乎是 Open Source 族群架設伺服器進行資料庫應用時的第一選擇,而 Sun 則在近五年內不斷將焦點放在 Open Source 上頭,如今花了 10 億美金購進 MySQL (這當然包括 MySQL A B ,不然就白買了),大家都還在看這會對開放原始碼社群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以 MySQL 佔有率與成長來看: MySQL 已經佔有 25% 的資料庫市場,並且正在飛快的成長當中,在另外兩項以往的調查當中,MySQL 分別為第二與第三名: 但是各項調查都覺得 MySQL 成長到力道驚人,令其他資料庫廠商倍感壓力,至於 Sun 的收購也並不意外,其實只要看看 Sun 的 下載頁面 與 支援服務頁面 ,就可以知道 Sun 在 Databases 這一塊其實是相對薄弱的。 有趣的是 Oracle 也幾乎在同一時間宣佈收購 BEA System Inc. ,將以每股19.375美元現金收購 BEA 全部在外流通股( BEA System Inc. @ TW ),目的似乎是希望能夠更快速的建構與 Oracle 資料庫配合的 web 服務和服務導向架構(SOA),力鞏自身在資料庫應用市場的地位。 以上,都太過高端了。在面對消費者端或者辦公室應用上,倒是比較希望能夠看到在 Sun 收購 MySQL 之後,能有更好的管理與應用軟體工具出現(當然希望是自由開源且免費,操作則像 EXCEL 一樣容易),說不定直接將輕薄短小跨平台的 MySQL 包入 Sun 的辦公室應用軟體當中,其他各種應用軟體也能夠快速配合資料庫應用來提高工作效率;而掌握資料庫關鍵技術,完成「伺服器 + 資料庫 + 應用軟體 + 作業系統 + 硬體架構」的垂直整合,似乎已經可以看出 Sun 對於未來 Net Apps 的目標與企圖。

用 Google Chart API 畫統計圖表(兼算命?)

圖片
Google 推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 API : Google Chart API ,可以讓使用者在網路上很即時的利用瀏覽器輸入一些語法命令與數據取得質感不錯的統計圖,它的形式像是這樣: http://chart.apis.google.com/chart? cht=p3 &chd=t:75,25 &chs=450x200 &chl=Evil|Good &chtt=Mind+of+Muser 在網址列輸入上面這一串文字後就得到上方那張圖片,也能夠直接使用 html 的 IMG 標籤將圖片嵌入內容當中,使用並不困難,但是因為類型眾多,還頗為複雜,但是僅就幾個簡單的進行瞭解,應用上大致就沒什麼問題: 網址輸入形式: http://chart.apis.google.com/chart? [數據設定1] & [數據設定2] ... 各數據之間使用「 & 」做連接; 基本數據形式中,所有能夠控制的語法功能都以 ch 作為開頭(chart),以上面的圖例所使用的語法做例子: cht = Chart Type :統計圖型式 p 就是派餅圖, p3 就是派餅 3d 圖,lc/lxy 就是線圖, bhs/bhg/bvs/bvg 則是長條圖,v 是涵蓋圖, s 則是落點圖; chd = Chart Data :統計圖數據 這個數據又分成三種類型,其中 chd=t 的形式是直接輸入浮點數據,但是一旦資料過多的時候,網址將會變得非常非常的長,所以 Google 還用了另外兩種數據編碼方式 chd=s 與 chd=e ,簡直就像是達文西密碼一樣,一般人應該要有個編碼表才能很快找到自己要用的數字,簡單的應用還是直接輸入一般人習慣使用的數字文字 chd=t 的模式較好(不過這在之後會有個有趣的應用); chs = Chart Size :統計圖大小 最大寬度或高度大小為 1000 pixel,在此範圍內會自動調整圖案; chl = Chart Labels :統計派餅上數據所代表的標籤/名稱/意義 每個數據所代表的名稱之間用「 | 」來做連接,幾個數據就幾個標籤,像上面那張圖是兩個數據就用兩個標籤「 Evil|Googd 」; chtt = Chart Title :統計圖的名稱 統計圖標題的命名方式以「 + 」取代空格,用「 | 」強制換行避免...

CNET Review 評比 9 大 Office Apps

圖片
CNET 評比九大 Office Apps,包括 MS Office 2007 、老牌的 Corel Wordperfect 、 Google Pack 免費包含的 Sun StarOffice 8 、 OpenOffice.org 2 、Mac Only 的 iWork 、最近免費釋出的 IBM Lotus Symphony 、 ThinkFree Office 3、 Zoho Office 、以及最近剛 推出 Presentation 的 Google Documents ,其中 MS Office 2007 依然以 7.8 分高居第一,iWork、ThinkFree Office、Google Documents 以 7.3 分共居第二,每一套軟體都有詳細的評比內容可以前往觀看。 其中最令我看好的當然還是一直在使用中的 Google Documents 囉,至於 Lotus Symphony 的介面真的比原本的 OpenOffice.org 要設計美觀且容易上手,且有 Linux 版本可供下載,StarOffice 也是不錯的選擇。一般人試用過哪幾套呢?

Google Presentation (Google 簡報)正式上線

圖片
Google 文件新功能(也是暗藏許久、神龍見首不見尾的) Google Presentation 正式上線(中文直譯「 Google 簡報」,所以,有中文版啦! :P),同一時間 Google Apps 的使用者也獲得更新(只花 10 美金買網址,真值得!),企業與學校團體也都可以開始使用這個新功能;當然,像是採用 Google Apps Partner Edition 的 Pixnet 使用者只要系統設定開放,也可以立即享用。這項產品也讓 Google 的 Office 應用層面更加完整,終於達成辦公室中主要應用的「三位一體」(文書處理、試算表以及簡報)。 Google Presentation 與其他的 Google 文件一樣,可以多人共同與同時編輯同一檔案,並且可以直接在線上進行多方會談,討論檔案的相關編輯,並且也能夠直接於線上發佈檔案,與其他人共享文件內容,播放簡報預設採用瀏覽器最大化模式進行播放,也可以自行進入全螢幕模式。 還在考慮 cnet 最近報導微軟的學生 Office 方案 ?多用用免費的 Google Documents 吧!(離線編輯怎麼辦? OpenOffice.org 就綽綽有餘囉! 新版 2.3.0 也於前日正式推出 ,快去 下載吧 !) update: 在重灌狂人blog當中已經有 初步的使用教學 。

Cisco 展示 Telepresence Apps 新技術

圖片
Cisco CEO John Chambers 在拉斯維加斯的 the Interop Conference 展示了Cisco最新的通訊科技,以電腦結合了新的電話通訊技術與訊號可以直接進行影音視訊(而非通過網路訊號),並且可以藉由電話位置的定位(傳統電話、手機基地台或無限網路訊號)出通訊者的地理位置(應該是 Google Earth 的技術)。 在範例中,可以從一台電腦當中直接發出 sms 簡訊到另外一台電腦當中(中間的媒介是「電話」與「手機」,而非網路線),軟體具有類似 skype 的介面,在電腦當中傳送 sms 簡訊就像是在用 msn 或 gtalk 等 im 軟體一般(靠!這樣聊天超貴吧?)。 以文字通訊而言,企業可以藉由這樣的功能提供有價服務,更直接的回覆客戶提問並且提供客戶支援;而以電話通訊來定位地理位置在面對救災、急救、報警等情況時可以協助人員更快掌握精確的位置,當然公司也可以用這項技術掌握業務員的位置,看是不是在星巴克偷懶,或是老婆來看老公是不是在酒店中打混。 當 John Chambers 要示範這個跨平台軟體介面的時候,希望從一台IBM電腦上發送 sms 到一台 Apple Macbook pro 上,帶出了I am PC & I am Mac的老梗,不過當下的確是相當好笑的,對方還說「You are Boss」,而視訊畫面也形成相當有趣的對比,畫面中的人展示 Mac OS X 平台軟體,使用的是 Apple 的機器,可是底下的 Sponsor 正是 Microsoft。 旁邊特地擺了一台體積不小的電話來進行撥號示範。 可以點選連結直接前往觀看這個 Telepresence 的 Demo 影片。

Google Apps Premier Edition : No.1 of The 100 Best Products of 2007 by PC WORLD

圖片
Google Apps 進階付費版 獲得 PC World 評鑑為 2007 年最佳產品前百大的第一名! Google Apps(免費版) 甫一推出就獲得不少的關注,因為這似乎是擺脫彆腳虛擬主機代管商一條最好的路,免費、穩定、網路整合性強,讓坊間虛擬主機代管商遭受到龐大的壓力,但是因為免費版功能其實並未面面俱到(想是 sql的支援),僅能滿足中小企業的基本需求(但是中小企業需求實在也不高),讓一些虛擬主機代管商喘了一口氣(但是這一年來默默消失的卻不少!)。進階付費版只要 $50 per user per year 就可以獲得更完整的功能,整合 Gogole 線上文件 Google Docs 、企業郵件信箱 Gmail 、共同與私人行事曆 Google Calendar 等等,讓公司員工隨時都能在網路上進行工作或是獲得企業資訊。 面對一般的小型公司只要使用免費版的 Google Apps 搭配個人申請的 Google Docs 幾乎就可以滿足企業內部作業網路化的基本需求,並且能夠有個統一的對外窗口(mail service 與 web sites);進階付費版則提供更大的容量、客服服務、與高度整合的各項工具(基於每個員工的帳號而言),並且還有服務上線時間保證,在未來也將會加入線上簡報功能(PowerPoint-Like Presentation)。 面對全球暖化,無紙化的工作環境即將真正成型(勸你公司放棄使用紙類公文吧!),Google Apps 在美國已經成為許多中小企業的最愛,在中文化後也有許多中文公司開始進行嘗試;Google Apps 的另一個好處是『成為微軟 Office 軟體所架構出辦公環境之外的新選擇』,不論員工是用什麼作業系統(Windows , Mac OSX, Linux or even OS/2 !)都可以共同在線上作業、製作文件、試算與分享檔案,甚至是進行會議!也讓尚未擁有網站的企業能夠立即擁有對外的窗口(利用 Google Pages Creator 製作網頁獲得外對內的管道),當然能夠成為今年網路產品的明星,獲得 The 100 Best Products of 2007 的第1名確實是當之無愧! There is a domain for you in the future. There is a virtual office sp...

Yap! I LOVE... no... i tried to use linux... Orz

圖片
半年多以前,還在當勞苦上班族的前一整年,每天上班時間都要超過12鐘頭,平常也沒什麼週休二日可言,讓我實在沒有什麼時間去玩東西,所以當空閒下來之後,玩 OS 的慾望就又開始與日遽增,但是似乎又相當的強烈, 睡了一個月 、 打 WoW 兩個月之後 ,我才真正的開始覺得手癢了起來, Windows Vista 早就在離職之前就玩透透,從 Longhorn pre-Alpha 一直使用到 Windows Vista pre-beta (現在正在試用 RC2 + Office 2007 Beta),覺得還不怎麼過癮,尤其是 Windows 新系統上手與適應的速度也相當快,不過可憐的小 NB 還是經不太起這種高耗能折磨;之前也用過 Multi-Boot 玩一下 PC 版的 Mac OSX ,但是跑沒一個月就又移除掉了(原因就懶得說了,免得水果基本教義派又殺到這來)。 這種空閒時候我就想到「重新玩玩 Linux 吧?」尤其是之前看到 Novell Linux Desktop 10 的桌面表現,還真的是令人大為驚豔,也曾下載過 Ubuntu 稍稍 run 過,就趕緊找個地方上網做了一下 survey ,恩恩恩,原來 我曾經寫過這樣啊 !所以我先下載了 Ubuntu 來玩玩。 就使用過的 Linux 套件來說 Ubuntu 真的是包裝得相當平易近人,中華民國所能查到的網路資源與訊息也不少,更有人 為了 Ubuntu 推廣 而不遺餘力(對岸生活於國民黨所說「水深火熱」的 簡體中文同胞們也有 Ubuntu 的社群 ,整體來說比中華民國這邊好),系統安裝方式也相當簡單,加上多國語言的支援,能夠很快的就上手,尤其是我已經習慣使用英文版的作業系統,所以沒啥太大的問題(啊?是嗎?);可是這個作業系統似乎包裝的太過嚴密了,對於初階使用者來說,簡單易用,原因是這個系統包裝在層層保護之下,傻傻的用就對了!沒多久,喜歡更改作業系統設定的我就開始陷入了無窮的 sudo 地獄當中,系統更新 sudo、裝個輸入法 sudo、改個設定值 sudo、為了安裝 XGL 不知道進行了多少次的 sudo,好不容易終於把東西都搞得差不多了,人也 Orz 了一大半(當然是有辦法先設定不用 sudo)。 在 Ubuntu 的社群討論區中,就有人在討論 sudo 的必要性,如果每次更動到系統的指令都需要 sudo 配上 r...

Microsoft Office Live 正式在美國 Live !

圖片
啊? Office Live ?這是什麼?能吃嗎? 微軟準備把 Office 放在網路上給人使用嗎?不不不,別搞錯了,對 Microsoft 而言,Office 一直是個產品包裝、行銷、銷售、概念、交互運用的名稱,也就是一個品牌,而非實際指向單一軟體而已, Microsoft Office Live 則是針對中小型企業所推出的最新線上服務,從去年底就開始進行 Beta 測試,在 2006 年 11 月 16 日正式推出,這將足以重創許多網路資訊公司,但是卻也會為台灣許多中小型企業帶來很大好處,可是這麼大的消息,卻怎麼過了幾天台灣還沒消沒息? 首先看看 Microsoft Office Live 正式版提供中小企業三套不同的線上服務方案,先看其中一套服務即可: ■ Office Live Basic 提供: 1. 企業 Domain 申請與登錄 2. 50 個郵件帳號 3. 每個郵件帳號 2GB 郵件空間 4. 500MB 網頁空間,線上編輯,具有企業 Blog 元素 5. 10GB 流量 6. 專業的網站流量、來客數、關鍵字等分析報告 7. Office Live adManager beta 8. Office Accounting Express 2007 9.線上客服 重點是: 基本版(Basic)服務「免費」! 競爭版(Essentials) 除了前述各項服務升級之外,還附有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 線上 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戶關係管理程式 (似乎至多到聯繫而已)、網路作業空間(文件儲存空間),每個月所需費用只要 19.95 美金 ( 今日匯兌 約 NT$ 656 元)。 豪華版(Premium) 則是競爭版的再加碼,除了更完整的 CRM 客戶關係管理程式之外,還有顧聘職員管理、專案管理與 critical business data 管理等程式,網路作業空間提升到 1GB ,帳號人數 20 人,每個月所需費用只要 39.95 美金 ( 今日匯兌 約 NT$ 1313 元 ) 這一巴掌打死多少現在台灣內正在做企業 虛擬主機服務 的資訊公司? 以台灣 50 人以下就算是中小型企業的地方來說,一家公司要上網必須要付費申請獨立網域名稱(一般老闆所認為的網址)、每年花錢買網站空間、找人架設線上作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