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Personal」標籤的文章

我是怎麼避過這幾波食品危害的

圖片
在我還是個學生的時候,我有幸接觸到幾位美食專家,像是麵包師父、餐廳主廚、藏酒與品酒師、咖啡高手與中型或大型食品供應商的老闆,我們常常在一起享用美食、分享美食情報,這對一個學生來說是無比的生活經驗,而讓我認識到食物的美好。在我們分享美食的時候,總是可以在這些專家口中聽到他們說哪些東西有過多的人工添加物、失去了自然風味,或是哪間麵包店或餐館的東西不實在;所以我也會學著去觀察一些小店小攤,有機會就去。 當我看到路邊小麵包店的師父製作麵包時,只要加入幾滴芋頭香精就能作出一顆芋頭香氣十足的紫色麵包時,我就知道這種東西絕對不能長時間食用的,因為這一定是用身體的某個部分去做了等價交換來的。為了自己的舌頭著想、為了以後的美食生活,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會有意無意的提醒自己去注意吃的食物當中是否添加了什麼東西。 因為食品衛生管理法的施行以及台灣人愛吃又怕死的個性,在台灣的食品大多都有詳細標注食品的成分與添加物,如果連防腐劑都可以誠實標註的話,其實標註添加物就沒有什麼好避諱的,所以各家廠商也都很詳實的標注上去。而注意食品成分的這十多年來,我看到許多食品中的添加物越來越多,當然這不只是最近的主角統一企業而已。 整個食品業慢慢走向添加物的新高峰,不論是麵包、飲料、零食或是泡麵等等,標示的成分越來越多,尤其是很多食品品牌越來越重視行銷之後,每次行銷波段總是要推出幾項新的產品,但這個世界哪有這麼多新口味呢?這幾乎都是添加物的功勞。我也開始比較關心不太做行銷的食品上,也發現到這些品牌的食品反而比較有品質。 當統一在麵包與零食的外包裝打上「無添加」的時候,我不禁嘲笑一番了,這真是個大騙局,因為這些食品只是強調無添加防腐劑而已(防腐劑的字小小在下方),但是統一卻在這幾年當中,在不同的零食、飲料、麵包、泡麵等食品大量增添了許多添加物,像是乳化劑、色素、香料、抗氧化劑、澱粉黏著劑或膠,並且很清楚的就標示在包裝袋或紙盒上,但是一般消費者卻是視而不見的。 大約是在距今四年多前,我看到這本書「 恐怖的食品添加物 」,我發現要認識食品添加物,看這本書最快、最簡單、也最容易了解,還能了解到許多可能放添加物的食品來源,或是許多人工加工食品的製造方法,而我也越來越少吃這類的食品。後來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我更遠離了一些可能有害的加工食品。 我必須說,很多加了防腐劑的東西真的很好吃,防腐劑對食品...

《進擊的巨人》:最像你的角色是誰呢?

圖片
《 進擊的巨人 》漫畫於 2009 年 10 月號在日本開始連載(詳細資料請看 Wikipedia ,至今也不過 4X 話的進度,動畫化之後終於開始在港台地區獲得許多網友的注意。 在網路上最早在 2010 年已經有人開始進行翻譯,並且一直在漫畫迷之間擁有相當高的評價,初看這部作品時,並不覺得這部漫畫能夠吸引到台灣的觀眾,因為這部漫畫不像是其他日系漫畫那樣精緻美觀,尤其是作者的畫風粗糙又充滿業餘氣,在某些畫面中甚至會看到像是中學生畫的身體線條,有些對比強烈的情景看起來像是惡搞,像是表情和睦專注的巨人與四周恐懼的人類所表現出強烈的對比情境。但是這都不影響這部漫畫的好評(許多甚至成了加分的因素),因為這部漫畫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

僖壽司 - 簡單直接的好料

圖片
僖壽司 台中市北區博館二街51號 04-2319-6669 台中近來多了許多家割烹料理,型態各有不同,不過還是以板前單吃這類型是最為耐吃,而我對於這種板前食的要求就比較龜毛點,喜歡師父一招決勝、直接出菜,如果一道菜內工序過多,像是過了三手(常見的是醃、捏、沾都來,有的還多烤一下),這種我又不愛了,覺得過於強調技法與調味會吃不出好食材本身的全味了。 這次吃這間新開的店-僖壽司,就非常得我滋味,其中一個原因是,這個僖壽司是之前水月齋中處理魚生料理的阿旺師父獨立出來開的店,而我一直很喜歡他處理魚生料理的出菜方式,吃起來就是簡單、直接、過癮,又不會在技法上矯情做作。 店內採沉穩氣氛,有非常大的板前台,在這種店用餐還是板前為主最好。

阿朗壹古道:看不見的古道

圖片
[update] 在此呼籲: 如果你真的不贊成開發阿朗壹、也真的很在乎台灣最後一哩原始海岸線,請不要再計畫去阿朗壹了!請不再去留下人類的足跡、請不要去山丘上留下人為的攀爬痕跡、請不要再講一套做一套!有任何朋友邀你去走阿朗壹,請徹底唾棄他,這才能維護你想要保護阿朗壹的心意!保護自然生態、拒絕開發的最好辦法就是「請人類徹底遠離它」,因為你不可能靠近它又想要保護它!你永遠做不到的!請與阿朗壹保持距離吧! 這是一條看不到的古道,也是「號稱」台灣沿海「最後一段未開發」的海岸線,從 Google Maps 可以看到代表公路的黃色道路線到了這邊中斷掉( 原圖 、 衛星圖 ),而我使用路徑追蹤軟體記錄刻劃在 Google Maps 的路線來看,阿朗壹古道正是銜接了北南沿海公路的這一段路線: 對於國家公路的完整性而言,公路局非常想要打通這條道路、完成縱貫整個東部地區的南北銜接線,但是來自民間卻有著不小的反彈聲浪,理由不外乎是希望能夠保有這段「最後未開發的一段」; 事實上,這個區域早就被開發過了,並且是被重複開發過的:清朝時期這邊有原住民南北往來的路徑,有南北運輸的棧道,直到日本人從海上發射砲彈將這條古道摧毀,禁斷了山地居民輸送物資與逃亡之後,隨著百年歲月毀壞、風化,讓這條古道逐漸回到原始、看似無人的狀況; 但是當蔣介石登台,又沿著海岸線每五公里設立一個哨點,目前依然看得到這些廢棄的人工建築物,而原本運輸哨點建材的道路還剩下模糊難辨的痕跡; 沿途上依然可以看到一些原住民的痕跡,鋪平的道路、人工立起的石牆、傾頹的屋板,以及之後聲援保護阿朗壹所帶來的觀光客而踩出的路徑與留下的現代垃圾...

2010 年度總結

圖片
2010 年的某一天,造訪人數悄悄的突破一百萬人次,實際上是哪一天破百萬的我也不知道,因為平時根本沒在注意流量的,目前造訪人數總累積是 1,008,xxx 位,10 年也不過這樣啊!(嘆) 遲了一下才抓圖,數字多了2011的。 年度訪客數 180026 人次造訪,可識別的獨立個人造訪是 138051 人次,平均閱覽 1.38 頁,停留時間大約是一分鐘,新訪客76.62% 很多都是搜尋來的吧?

[藝術] 主題:Instagr.am 的立即變舊

圖片
解釋:惡搞 Instagr.am 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它來紀錄網路上「立即變舊」的網路文化現象。 「似新卻老的復刻遊戲」行動版

2010 Q4 行動敗家菜單: Android + iPod + N3DS >> iPhone 4G

圖片
第四季如果要買新玩具的話,我應該就是按照這樣的方式來買: 買一隻便宜的 Android 2.2 手機,也就是 IDEOS ,售價約 6000元 ,來當行動 WiFi AP(或是俗稱的 Pocket WiFi),就是底下掛 Google 大名的這隻: 配一隻 iPod touch 第 4 代 32GB 版本 (現在就可以下訂了)價位約 11,000 元,之後等待 N3DS,目前公開定價似乎是日幣 25,000元,台幣約 8,000元,請人帶回日版免抽成,這樣行動、娛樂、資訊、連線幾乎全涵蓋了,依照不同的使用情境還可以拿出不同的東西。 這樣總花費 25,000 元跟目前買一隻 16GB iPhone 4G 的空機價差不多,但是整體樂趣(跨三平台玩遊戲)與彈性( Android Apps + iOS Apps + N3DS Games )實在是高太多了,就連 Apps 能安裝的容量都樂勝好幾倍有餘(除 iPod 32GB 之外,手機還支援 32GB SD), Retina Display 與 Facetime 也沒少,我相信已經購買 iPhone 4 的女性捧油之後一定也會對 N3DS 很肖想啦!有人想照這份菜單敗家的嗎? XD PS.1: 如果手機想要好一點、不強求空機無綁約的話,那 iPod touch 買 8GB 版、買 NDSi XL 不求 3D ,這樣至少可以騰出 5000 元的空間、向上買到萬元出頭的手機,綁約分期的情況下 HTC Desire 應該可以順利入手(帶手機上網的情況至少都要辦一個 3G 網卡門號)。 PS.2: iPhone 4G 不能直接用 3G 網路進行 Facetime (就是一定要透過 WiFi 網路才行,未來可能靠 JailBreak 可以),但是 iPod touch 4G 在這種組合下卻可以透過 Android 手機提供的 WiFi 訊號(串接 3G 網路)進行 Facetime ,這下好笑了吧?

瀏覽器的板塊移動: Google Chrome 在威能使用群當中取得領先

圖片
用「威能」兩字感覺就一整個很威的樣子。(毆)這篇完全是因為 lifehacker 圖片太可愛。 The pic from lifehacker.com is too cute!(續毆) 這樣的結論起源於 lifehacker 的一篇 0920 開始的網路投票 what browser do you use ,而投票結果很意外卻又很明顯的,Google Chrome 取得第一名的位置,而 Lifehacker 對於自身的 TA 定位在電腦的 Power User (威能使用者),所以很自然的做出了結論: How and Why Chrome Is Overtaking Firefox Among Power Users ,緊接著 OSNews 也加入了探討: Is Chrome Overtaking Firefox as Power Users' Browser of Choice? 當然這位作者一定是屬於 Power User 無誤的,而他也以自身經驗認同了這個看法。 而好巧不巧的,在 Internet Explorer 9 Beta 推出 後沒多久(09/20), 我也丟掉了 firefox ,包括正在測試的 firefox 4.0 beta ,原因沒別的,就是狐狸老了,即便很努力想變成 4.0,也已經被看出老態,那股創新能量似乎不見蹤影。反倒是 Internet Explorer 的開發團隊在各界冷嘲熱諷下越挫越勇,因為 IE 團隊的使命並不是為了幹掉其他的瀏覽器(他們從沒正眼看過 firefox 吧? XD),而是為了幹掉禍害人間的 IE6 (笑),以至於從 IE7 、 IE8 一直到 IE9 ,使用者可以看出這一路上 IE 在兼顧某種程度的向下相容模式中不斷的脫胎換骨,即便這次 IE9 在介面上有諸多抄襲 Google Chrome 的地方(首開此例是 firefox 4.0 beta ...),但是好評卻是不少,就算有人還想對 IE9 酸個兩句,好評在第一天就徹底蔓延開來, IE9 在推出的短短兩天內就突破 200 萬次的下載 (事實上是過 24 小時沒多久,IE8 則花了三天才達到 150 萬次的下載)。 事實上,早在 2.0 pre-beta 時 Google Chrome 就已經是我作業系統的預設瀏覽器, 4.0 時 U...

Michael Jackson

圖片
Michael Joseph Jackson  (August 29, 1958 – June 25, 2009)  was an American recording artist, entertainer, and philanthropist. No one will ever fill his shoes .

2010 新年快樂

圖片
Creative Commons / kevindooley 送走關鍵字「騜」被言論過濾、黑箱和諧的 2009 年,在新的一年當中,我想,我們都需要一些光(light),不管是紅光、白光、綠光、藍光,在黑暗之中,只要能透出一點光,就能立即擊退無邊無涯的黑暗, 2010 ,我們要是否能有一些光? 新年快樂。

2009 年度總結

圖片
VISITS Total 829,846 Average Per Day 407 Average Visit Length 1:18 Last Hour 14 人數在今年不知道什麼時候破八十萬了。 所以,照往年經驗,一樣可以看看今年 Google Analytics 的追蹤帶來什麼樣的結果... ㄟ?底下倒著的那一根是怎麼回事? 我記得好像在 2 月的時候換上新的版型... 然後我就忘記把追蹤碼放回去了... 年底最後一次公開民調,也剛好可以說明對於明年的展望: 你覺得台灣還能有什麼新希望? 今年總結完畢!囧))) 底下開始亂文: 2009 Google 推出了 「一堆人說是社交網站殺手結果出乎意料完全不是」的 Google Wave 、瀏覽器全螢幕化但是沒幾個人安裝得動且 不見大幅創新的 Chrome OS ,其他好像就沒有非常特殊的新產品了,結果還看得到一堆「自稱」網路趨勢家屁的口沫橫飛,不得不嘆口砲王真好賺啊~ 政府教導人民要提高腎功能來容忍 三聚氰胺 並且 悶不吭聲悄悄開放 讓人民功能器官去逐漸適應這種化學成份、同時也積極訓練人民在政府憨慢救援時 人民要學會自助的八八風災 、背著國會與人民的監督在黑箱作業當中 開放進口美國牛肉卻不知道交換了什麼 個人或團體利益是為了訓練人民腦殘的能力、人民在兩次江陳會的騷擾之後依然不知道國民黨到底算是賣台還是「只送不賣」讓台灣寶島堪稱是「無價」之島、國民黨喊著「剷共」被中國視為上賓但是劉曉波只是來不及加入國民黨而被判 12 年重刑 無怪乎馬英九會稱讚中國有重視人權 還上了 BBC,光是這一年馬政府為全民做的事情就足以名流青屎,連工會組織都 急著把牛屎丟進國民黨中央黨部稱讚馬英九 的作為,真是令人可喜可賀的一年啊~ 明年一月五日可能要推出 Google Phone 了,好想要一支啊~ 蘋果可能在一月公開七吋或十吋大的「超級 iPod Touch」平板電腦,並且有可能在三月或四月上市,好想要買一台啊~ 政府開放面板廠登陸中國,中科友達可能第一個衝向對岸,鴻海奇美也難留台灣,中科四期有可能立即成為泡沫政策,但是中部人根本不管政府的施政失當,還一直 以為自己所擁有的土地在胡志強的炒作下有著令人滿意的價值 啊~ 高雄美麗島站漂亮歸漂亮,站內的店面承租率低,連帶地面上中正圓環周...

[Try and Distrust] 下載 Google Chrome OS

圖片
昨天剛把簡報看完,就覺得這個 Google ( = Chrome OS ) 跟 Apple ( = Mac OS X ) 一樣,一定會玩「指定硬體」的遊戲,因為對這種拼了命去要求開機時間與執行速度的作業系統而言,過程當中必須省略非常多偵測硬體的動作,在這種邏輯之下,最好的方式就是「完全不偵測硬體」、「上了就要能用」,指定硬體就是一件綁作業系統又能提昇效能的好事情,所以才會在前一篇 Google Chrome OS 正式發表 的文末說「預覽版可能會有硬體限制或是只有模擬器可以執行而已」,而網路上很快就有人放出這個系統的虛擬系統使用的影像檔案,而淪陷此報導的網站也不少,像是 TechCrunch 就為此寫了一篇安裝指南 , Gizmodo 怕是假的就悄悄兩句帶過 。 目前「 Google Chrome OS 妾身未明虛擬機器版」可以在底下這兩個地方抓到: Pirate Bay 抓種子 、 gdgt 註冊後下載 gdgt 說他們的版本是他們家的工程師從 Google 釋出的原始碼編譯出來的,而測試後發現跟 Pirate Bay 種子抓回來的版本一樣。 不過,我暫時、完全、不信任這個號稱未來的系統

窗。風景。水果香氣

「嘿,你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在牆上掛畫嗎?」 「因為沒辦法在某面牆上開窗,只好掛上一幅畫,假裝牆外有片風景?」 「嘿,那你知道為什麼有人在窗戶旁邊也會掛畫啊?」 「因為這樣做可以假裝原本那扇窗所看到的風景像是一幅畫?」 「那你這邊怎麼都不掛畫啊?」 「因為我還不知道要買什麼畫,也不知道要掛在哪裡...」 窗外看得見有亮黃的陽光灑落在柏油路上,但是天空卻又同時飄著細雨,窗台上的仙人掌興奮地張開全身的毛刺迎接晶瑩的雨珠,兩位路人面對突如其來的太陽雨有點不知所措的躲在店門口旁屋簷下;這陣風景,讓原本悶熱的店內突然舒服了起來。

關於模板的兩三事(喂喂~有人在嗎?)

系統說,這篇是第 999 篇,說一下關於 Blogger Templates 的兩三事。 說真的,真的是真的,我沒想過我好玩亂做的模板有這麼多人使用,一直到 wenli 把這種亂搞的東西拿去當公視部落格的範本,我才開始稍微認真一點、去看別人怎麼用我做的這些東西,然後竟然在一些講解 Blogger 技巧的中文網站上,發現我的模板是需要被特別拿出來附註的一件事情,這就讓我真的覺得相當妙了,畢竟這不是 Blogger 官方公式範本(像是 某位網友依據 jQuery 開發最新版的繼續閱讀 ,解法後續)。 你們不覺得這些模板很簡陋又相當普通的難看嗎?不過有幾位拿回去修修改改之後,還真的變得頗漂亮的。 而說真的,真的是真的,會做得簡陋又難看,一小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我沒耐心、趁工作空檔能做的時間並不多,而絕大部分的原因則是「故意的」,我就是希望這些模板有某種程度的陽春與難看,使用者拿回去才會大力的改,少問問題、多搜尋、用力改、改爛再重來,而最後整個設定完成之後,那種「成就感」絕對不是套用一個美美的設計、繼承他人思想、像是穿顏色與設計相同的制服所能獲得的;然後,你會更善待你自己的文字與作品。 這種「善待」,是當你在電腦前準備輸入一篇新的文章、準備開始打字的時候,你會很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心,然後會不知不覺的去問問自己:我現在寫這個,會不會讓這篇文章不再是我?畢竟我在這個地方所賦予的心力這麼多,無非就是希望能夠表達出自我,所有的目的不就是想要讓這個 Blog 成為我靈魂的一部分?我寫這些文字,會不會讓我對不起自己? 或許就是多了那麼一點點來自於每位使用者的自我因素與潔淨靈魂在裡面,再加上這邊釋出的模板都相當具有「手工感」與「粗糙感」,很少看到有置入性行銷部落客在使用這些模板,反而是一些團體開始尋求網路上發聲的解決方案時(說到解決方案, solution ,通常就是我拿手的部份)發現到他們有些正在使用我做的模板;我曾跟一些人談到類似的事情,不多,有關於公益,有關於廣告,有關於行銷,有關於文化,有關於網路。 上個月底到這個月初, Google Pages 寄公告信來說他們準備打烊了,要我儘早將檔案搬走,有些內容可以轉換的則會轉換到 Google Sites ; 我把這邊模板的內部修改整個取消掉,回復到 Blogger 原始設定去使用了半個月,在想要怎麼去處理一些累積起來...

太強大的 Flash Mob ,這一切都是為了紀念 Michael Jackson

在瑞典 Stockholm 的 Sergels torg 於 2009/07/08 下午演出一場令人難以置信的 Flash mob 快閃行動,這一切都為了紀念 Michael Jackson : 另一位觀眾從另一個角度進行拍攝: 看完數遍依舊只能大喊 " Awesome !!! "

Billions - Michael Jackson Memorial

7/7 ,全美國的經濟活動大概都因為一件事情而停頓了下來,餐廳、PUB、酒館、速食店裡面每個人應該都盯著螢幕觀看, CNN 、 MSNBC 等都在現場即時轉播一場堪稱本世紀初最重要的一件歷史紀事 -- Michael Jackson 的追思會。全球估計超過 10 億人透過即時轉播觀看到相關內容,超過 25 億人透過各種媒體即時得知這件事情,美國地區光收看 CNN 網路直播的人數就超過 600 萬(比阿波羅登陸月球時觀看的全美國人數還多),事後統計超過 970 萬人次上 CNN 觀看,至少有 100 萬名 Facebook 的使用者在網路上收看,光在 CNN 網站上就創下每分鐘 6000筆留言,短短幾天在 MichaelJackson.com 上已經有超過 50 萬筆懷念留言,透過各類媒體觀看的總人數預計已經超越北京奧運的收看人數; 洛杉磯因為要進行相關維安工作,預計總花費高達 1.2 億,活動進行時全城幾乎停止運作,街上幾無人車,全都在室內或路邊觀看追思會進行的內容; 7/7 應該也是上帝最光榮的日子,當牧師引領大眾閉眼沈靜默禱為 Michael 讚頌時,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現場與電視前面進行同樣的祈禱,這應該是人類史上空前絕後最多人同時喊阿們的一次。 隨即於 7/7 晚間開始各種與追思會有關的網路影片陸續放上各種線上平台,如果在昨天晚上沒有辦法熬夜觀看的人, 可以透過這個我自製的 Podcast RSS ,將網路上別人已經整理過的追思會影片片段從 YouTube 下載回去,即使你沒有 iPod / iPhone ,你也可以透過 iTunes 觀看與保存相關的影片。 直接在 YouTube 上觀看: Michael Jackson Memorial Service (DVD Quality) 透過rss下載回去看: Podcast RSS : MichaelJacksonMemorial 即使他走了,他都在繼續創造傳奇。音樂多元化與見解逐漸歧異的未來,樂迷將有越來越複雜的喜好,應該再也沒機會出現這樣的世紀之王了。 R.I.P. the king of kings.

這篇文章沒被摘到推推王啊?

「哎呀,這篇文章沒被摘到推推王啊?(口桀口桀口桀)」 這...你應該摘不動吧?別說你,我想自收自推也摘不動...(口桀口桀口桀) 故事是這樣的,很久很久以前, 泰坦還沒創世、獸人還未誕生.... 當大家還在玩黑米的時候,出了個 funp ,這個服務很好,抓準了 digg 與 ptt 愛推文的趨勢,把書籤拿來給大家推,大家推的很高興,所以使用人數也節節攀升,不過,這不是重點; 當使用者在 funp 裡面點擊書籤連結的時候,網站、網頁是內嵌在 funp 的網站裡的,這已經是違反著作權且在美國有判決前例「禁止內嵌他人網站內容以營利」,我有很認真的顧慮過這點,不過台灣的網路使用者很怪,對於新聞報紙轉載知名部落客文章或 PTT 文章時會大肆撻伐,甚至還會找另外個記者再進行報導一次,但是對於自己網頁被內嵌在別人的網站當中是很快樂又默許的,即便 「新聞報紙轉載」與「被收入書籤網站內嵌網頁」都會帶來一定的流量 、 這兩種情況只是技術呈現的手法不同、背後的操作概念卻是相同的 ,但是網友一定會說新聞與報紙不可以、卻默許書籤網站這類服務可以,這種網友心態是很妙的,所以,也就隨它去了,這不是重點; 之後, funp 為了推薦或是拉攏台灣的部落格搞出了一個「哈部落」,一時間一堆人上去自收、自推、自擂、自爽,儘管已經開始看到不少廣告文、黑影文、粉絲文、亂七八糟文等等,但是因為有推力在影響,好文章、好書籤會自動浮出來,所以,這也不是重點;至少到此為止都不是,而且,我覺得 funp 做得真的很不錯,不但有在聽這些使用者的聲音,也很機靈的在調整自己的服務;(到此好像說完 funp 的線上史? XD ) 然後重點來了, funp 哈部落裡面搞了「排序」,其中有一個莫名其妙的「推推王評鑑排序」,背後運算的機制是什麼,不知道,旁邊有粉絲量排序,所以這個排序既不是收藏量,也不是粉絲量,完全看不出個標準與所以然來, funp 也沒有公開說明這個評鑑是依據什麼算式來進行的公正排序,或是其實背後有某個偉人或公正且超然組織在進行這項工作但是因為透露出來就要滅口之類的,這個問題就很大了; 文章沒人收、個人沒粉絲、網站沒人看,我都覺得無所謂,完全無所謂;好不容易送走了一個什麼觀察排名,現在竟然又來了一個評鑑排名,看了一下排序的內容,嚇死我了... 被說成是「部落格」已經夠令人感到火大了,竟然落到...

Michael Jackson Dead at 50

圖片

The New Yorker, Finger Painting, Jorge Colombo

Jorge Colombo 利用 iPhone 上的軟體 Brushes 為城市一角進行速寫,而成為了 The New Yorker 紐約客雜誌 封面,之前一直猶豫不決要不要買 Brushes ,這倒是 Push 我買下去了。

Movie "Coraline" 第十四道門 / 鬼媽媽

"Caroline" 《第十四道門》 是 「美國眾神」(American Gods)名作家 Neil Gaiman 驚悚奇幻名著,於2006年台灣皇冠初版 ,榮獲星雲獎、布萊姆.史托克獎、藍帶獎等大獎;Neil Gaiman 曾說這本書原先是為五歲女兒而做,預計只有五十頁的小型童話故事最後演變為 192 頁的中篇小說,不過因為是要講給五歲女兒聽的故事,內容傾向長篇奇幻童話故事。 之後 聖誕夜驚魂 (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的導演 Henry Selick 接手開拍 "Coraline" ( 中國翻譯「鬼媽媽」),成為最新的黏土動畫( Stop-motion ) 3D 拍攝電影。Coraline 全片帶有恐怖與驚悚的風格(或許是因為來自於 Neil Gaiman 的緣故 XD),就像之前的聖誕夜驚魂一樣,並不是從頭到尾都和諧歡樂的動畫電影,劇情描述一個小女孩 Caroline 在搬家後覺得並不愉快,在走進新家一道秘門之後發現另一個精彩奇幻的平行世界,故事情節可從書本簡介獲知一二: 寇洛琳的新家有一百五十三樣藍色的東西、二十一扇窗戶、十四道門。十四道門裡有十三道沒鎖,寇洛琳好奇地把每一道門都打開來看看。第十四道門是上了鎖的,但門後只有一面磚牆。有一天,寇洛琳偷偷地打開了這道門,卻發現門後竟然出現一條通往隔壁公寓的走道。 另一頭的公寓跟寇洛琳的家一模一樣,甚至也有『另一個爸爸』和『另一個媽媽』,他們長得也跟寇洛琳的爸爸媽媽一模一樣,除了眼睛是又圓又大的黑鈕扣。一 開始,另一個『家』裡的一切都棒透了!食物比較好吃,書本裡的畫會扭來扭去、閃閃發光,玩具盒裡有可以飛來飛去的發條天使,還有牙齒會咯咯作響的迷你恐龍頭骨。但是寇洛琳慢慢感覺到那裡似乎有點不太對勁,她想要回去自己真正的家了,『另一個媽媽』卻說:『我們需要妳,寇洛琳。我們要妳永遠留在這裡!』 全片在面積達 13,000 平方公尺的倉庫內逐一畫面拍攝而成,影片全景切分成數百個場景來進行拍攝;這次因為故事內容的關係,拍攝過程甚至要請一位員工專職位黏土人偶製作各類所需的衣物與配件,工程相當浩大。片中的黏土人偶造型細緻,拍攝手法也更加具有創意,片中生動的黏土動畫絕對讓看過聖誕夜驚魂的人再次感到驚訝。 全片的背景配樂也相當好聽,在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