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Society」標籤的文章

2014 開春第一炮「罷免無慾生」只剩 6 天卻怪媒體都不報

圖片
【本報訊】只剩七天就要 上映的電影海報  截止的罷免活動怪媒體都沒有報導。 聲明: 這篇僅是善盡罷免之事的報導而無宣傳之意,如有誤解、甚至參與罷免活動,請自行負責,與本人一概無關。 報導內文: 【本報訊】台灣憲政史上第一次罷免行動正式進入第二階段,但是具知情人士指出,眾多媒體高層似乎受到執政黨高度關心,致使高層的手機狂響,每日指示新聞報導方向下指導棋,而不敢發布任何相關的新聞報導;距離第二階段連署的郵件截止日(1/27)只剩下 6 天,主持這場罷免活動的憲法 113 實踐聯盟怪媒體都不報導,急需罷免活動選區的選民積極支持,該聯盟也在網路上提供非常詳細的「罷免教學」,由本記者獨家轉摘,保證沒有獲得憲法113實踐聯盟的授權,但是,該聯盟成員應該也不會介意:

反對「多元成家」者的思想問題

今天看到報紙半版的廣告,說真的,我看不出「多元成家」到底有什麼問題,卻從這個廣告與最近的新聞看出『反對「多元成家」』的人真的有心理或思想上的問題。 最顯著的徵兆就是這些資訊充分顯示這些反對者們滿腦子除了「性交」或「相幹」之外,沒有別的了,尤其是反對者在廣告上開宗明義就認為多元成家是與性有強烈關係的。(很抱歉的是,接下來我會用比較俚俗的用語讓問題更易懂,避免與一些有語言問題的人造成隔閡。) 仔細思考眾多管道所傳來「反對者的論述」,就可以發現反對者的思考邏輯幾乎全都建立在如何「相幹」這件事情上: 反對者的論述與傳達的訊息是「不論是誰、只要組成家庭就一定會相幹、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組合在一起就一定會互幹」: 我開始懷疑這些反對者的婚姻關係當中,因為結婚而共同組成家庭的雙方公婆或親家,是不是都一定會找女婿或媳婦來互幹的?那兄弟叔伯妯娌也會幹在一起嗎?不然反對者怎麼會想像家庭內的成員就會互幹或彼此亂幹?或是這些人根本不認為公婆、親家、兄弟姐妹是家庭的一份子? 基於前述,反對者覺得多元成家通過會有人獸交,因為反對者的觀念中「家庭中人人互幹、所以養狗就會人獸互幹」: 所以反對者是因為有婚姻一夫一妻制才壓抑他們人獸互幹的欲望嗎?沒有結婚前這些反對者有把路邊狗貓幹翻天了嗎?或是這些反對者在結婚之前養狗貓就有偷幹狗貓?不然為什麼會認為多元成家之後就會開始幹狗貓呢? 提到生育率最低,前提建立在「只要一夫一妻制、就會積極互幹、增產報國」? 一夫一妻的制度維持到現在,生育率有降無升,這些一夫一妻的反對者應該是太少互幹了?這些反對者一方面認為多元成家代表性解放而反對、另一方面卻又很矛盾的認為性解放不會帶來生育率或嬰兒潮,這腦子的邏輯是有病吧?反對者的家庭應該都要生個五個十個來證明一夫一妻有刺激生育率吧?怎麼會搞到現在生育率還是下降呢?結果這個思想源頭依然是建立在只認同婚姻的「相幹」上嗎? 所以,這些反對者滿腦子都想到「幹」、想要「幹」、娶一個來「幹」、或是嫁一個給「幹」、每天都在想要怎麼「幹」、害怕自己只能單純「幹」而認定別人一定會多元「幹」。這種滿腦子「幹」的反對者真的是令人畏懼啊!而這種反對者的家庭所教育出來的子女才更令人擔憂健不健康或安不安全!而我根本看不出花錢買廣告散播自己滿腦子想「幹」的人到底有什麼幸福可言的。 多元成家的訴求是「婚姻平權」、「伴侶制度」、...

23 張圖看人類社會注定的改變

圖片
智慧手機到底帶來什麼巨大的影響?國外媒體整理了 23 張圖片說明人類社會有了多大的改變。 1. 好友聚會吃早午餐: Via quoteinvestigator.com 2. 第一次見面相親有可能就變成這樣: Via empoweredteensandparents.com

【宣傳圖】有效利用流浪動物建立狂犬病圍堵牆

圖片
原圖樣大尺寸,可列印宣導 , 原出處 其實原理很簡單,所有的動物都有自己的領域性,就連流浪動物也不例外,這些流浪動物只要施打過狂犬病疫苗,就不會被感染,即便在社區內遊蕩也會自動成為抵抗狂犬病的都市小警衛: 注射過疫苗的流浪貓可以有效的控制鼠類出沒,包含已經得狂犬病的錢鼠,而他們食用這些老鼠也不會再傳染狂犬病菌; 注射過疫苗的流浪犬可以有效的抵禦與攻擊從其他地方跑來的鼬獾或已有狂犬病的異地犬,就算被攻擊也不會得病; 認養這些注射過疫苗的流浪犬成為家犬,就可以有效為自家建立起防禦網。所以看到流浪犬貓,請 TNR ! PS : 全世界大概只有台中市長胡志強會提出要大家停止認養流浪犬抵抗狂犬病這種腦殘政策與主張,身心腦殘不可恥,但是政策腦殘最可惡,這背後的原因不外乎是跟利益輸送有關:只要安樂死流浪犬,政府就能輸送給處理廠商龐大的利益,因為 TNR 一隻流浪犬只要醫療所花費 1000 元,但安樂死一隻流浪犬卻要付出 3500 元給處理廠商,而太多人認養流浪犬讓市政府無法輸送利益給這些下游廠商,這讓市長如坐針氈,只能巧立名目禁止認養,不然就是派出警員已取締名義干擾台中各地在周末時舉辦的認養活動,呼籲各位共同抵制腦殘市長的腦殘政策與不當的利益輸送。 像這種畏光(正義之光)、生懼(市府前抗議不斷)、對公益活動亂咬亂叫的行為,極似狂犬病徵,我建議台中市長胡志強應該先打幾劑狂犬病疫苗、確認不會發病才是。

0803 萬人送仲丘最後的演講

圖片
公民 1985 行動聯盟網誌 提供的 逐字稿連結 公民心中唯二的顏色,只有黑與白。政府永遠不要忘記我們人民才是主人,政府只是僕人,僕人不能拆主人的房子、更不能殺掉主人的小孩之後還說這是主人的意志。馬英九連任後一切都不民主,連帶他的親信苗栗縣令也因為是最後一屆而無所顧忌、倒行逆施,這一切都是「私主」、「黨主」,跟民主一點關聯都沒有,所以不能拿馬英九的個人行為汙名化了民主、更不能因馬英九一人的獨裁作為說台灣不適合民主,這是汙衊整個台灣與民主價值。 馬英九也讓我們發現台灣施行民主過程中有一項缺失亟待補足,就是:成功的民主應該要有更明確、更易於執行的「政治人物立刻下台方法」;而當國會已經無法滿足人民期待而與民意衝撞 (核四公投與停建民意衝突) 時,也應有即刻解散改選的機制。我們只有想到他們怎麼上台,卻忘了該怎麼讓他們下台,這也是接下來要重新思考的重點才是。

為統一企業說句公道話

圖片
統一企業自從台灣爆發食品安全問題以來,就不斷地受到許多人揶揄、虧弄,甚至受到進化的鄉民  進擊的酸民  嘲笑、怒罵,令許多人看不下去,這讓我不得不跳出來為統一說句公道話,不過在說之前,要先確認一下有沒有幫它說的必要性。 統一企業( WIKI )在台灣民主重地台南市永康區深耕這麼多年,是秉持著「三好一公道」的精神在經營,就是品質好、信用好、服務好、價錢公道(這是統一企業網站所述)。就讓我審慎摘錄統一企業部分企業簡介,仔細看一下!

請勿將「保存期限」與「化工合成物」相提並論

圖片
引用圖片來源 統一布丁重新上架,但是也有些人很愛扯到之前義美使用過期原料的問題,這兩者的影響程度根本無法相提並論,而有人有意將義美事件當成統一事件的煙霧彈。 先從「保存期限」來說,食品當中不論是原料或成品的最佳賞味期限或食用期限,都是透過「人為」定義出來的,而這個「期限」有很多的背後意義在: 廠商認為在這個時間以內食用是廠商覺得最好吃的狀態;  廠商經過嚴格的實驗過後標示「在一般人的人使用情境與狀態中」最不易變質的日期;  廠商不希望消費者將食物放太久,免得吃出問題後找他們負責;  廠商不希望販售的店家將食品存放太久,藉以增加進貨次數或維持一定的購買週期,以維持獲利;  而一般食品供應者標示賞味期限或保存期限的態度是傾向於 (4)>(3)>>(2)>>>(1) ,也就是說獲利與提高購買週期(4)的考量會高於 2 與 1。也就是說廠商會將獲利放在首要考量,至於期限內食用是不是真的好吃或好喝,一定是被放在最後。但即便是考慮這四種因素所定出的「保存日期」,食品「過期」後依然不表示食品的品質已經有問題。 比如說,生鮮賣場或超級市場的生鮮豬肉片大多上印有保存期限三天~五天,這個主要考量出自於(3),但是豬肉片買回家後放在家用冷凍庫、冷凍於零下的低溫內,至少可以存放 90 天,而賣場的火鍋肉片保存期限於冷凍-18℃未開封可保存 180 天;很多媽媽將香腸、臘腸、醃漬食品買回家後也會放冷凍庫凍著,放個半年通常是常見的;但廠商設定的這類醃漬食品的保存期限通常卻只有 14 天,這種考量大多來自於 (4),甚少是來自於 (1) 。如果保存方式有問題,在保存期限內都有可能滋生病毒或細菌(肉毒桿菌最常見)而不可食用或甚至是敗壞;但是保存方式得宜的話,即便就算這些肉類放超過 180 天產生變質,只要沒有滋生病毒或感染細菌,勉強可以食用(如果是末日求生的狀況下...)。 至於像加工過後的原料(像麵粉)一般的保存的時間已經可以更久,因為這類加工過後的原料正是為了增加保存期限而改變其狀態的,如果透過冷藏或冷凍,這些原料就可以存放更久,透過冷凍甚至可長達至數年以上。所以很多食品的「真正保存期限」是依據保存環境與條件來決定的,並非依據人為制定的「保存期限」來決定的,人為制定的「保存期限」是在某種保存環境...

網路 3K 黨與網路偏見

看了 Tom's Hardware 的評測 ,再看一些先前 IE9 一推出後就先出張嘴的網路評論,我相信網路上一定還有一群人,尤其是特定一小群、自以為是「技術掛」或「網路新潮流派系」的人,對 IE 還是會一直給予負面的評價或言論,從幾年前至今一直都是如此。雖然說部分的評論其來有自(我也討厭 IE6 ),但是這種未用先譙的人也實在不少。 即便老態龍鍾的 IE6 有很多非常不優的地方,但是不可否認的, IE 家族才是真正打開了整個網路大門、促使企業與使用者開始大量使用網路的主角;它也是第一個真的實踐桌面系統與軟硬體與遠端伺服器交互應用的瀏覽器,真的扮演起在概念上是 Internet Interface 的重要部份(底層當然是其他細節技術在支撐,這邊所說的是人機與網路的介接模型); IE7 並非不好,只是有點時不我與,在推出時搭上軟弱無力的 Windows Vista 而沒真的取代掉 IE6 ,但是要在當時批評 IE7 對一些技術標準的不相容,其實有點言之過早,因為當時市場上的技術人員、設計人員也沒真的去配合網路的設計標準(至今依然有過半的市場是如此,總是會偏袒某個瀏覽器而刻意忽略其他的設計選項); IE8 變得有看頭了,也引進了新的技術, Windows 7 效能與應用都相當出色,使用者幾乎都會黏上它,但是這種「網路偏見」已經隱然形成,即便使用 Windows 7 工作得好好的人也要刻意批評個兩句才能凸顯自己有點料的樣子。 我認定這種「網路偏見」的形成,蘋果電腦一直是背後的作手,似乎也沒其他人了。 Jobs 失意的時候內心不知道有多煎熬、多挫折、多自卑以致於有多扭曲,於是在重新職掌蘋果後,從 OSX 開始、到推出 iPod 、到推出 Safari 、到推出 iPhone 、到推出 iPad ,蘋果自從說話開始大聲了,就不斷的在簇擁一種偏狹的「網路偏見」:「微軟是爛的、 Android 是差的、最好連碰都不要碰,只有蘋果是好的;蘋果一旦推出什麼東西,其他人就是 copycat ,蘋果對於其他軟體與技術發明的抄襲,則理所當然是先知 Jobs 想出來的。」

Google 基於人權保護向中國表明交涉立場

今天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吧?一早看到 Google Official Blog 上面的新文章 " A new approach to China " ,一時之間竟然還不知道怎麼反應過來,在這個「對於任何事物都足以失去信心」的年代,看到這樣的內容,心裡面似乎又重拾了些什麼:我們真的要仔細記住這個開端吧?不過現在在社交網路上對這個消息一頭熱的人,有多少個是真的把原文看完的,我倒是相當懷疑,因為這些事情是有小範圍與大範圍不同的關聯。 粗略的紀錄一下文章各段大意,並沒有非常詳細,開頭是對應原文的段號,括號中是個人補充: 1. Google 在 12 月份偵測到一次高技術複雜度與針對性的攻擊行為,但是這跟以往的網路攻擊不一樣; 2. 首先,這次受到攻擊的企業不只是 Google ,還包括其他企業,而 Google 也通知警告這些企業; 3. 其次, Google 掌握到證據,這些攻擊的目標都是在中國進行人權運動的活動份子所擁有的 Gmail 帳號,進攻並沒有得逞,但是目前已經知道有兩個帳戶有安全上的問題(可能透過其他手段); 4. 第三,這次調查他們發現到有部份鼓吹人權運動人士的帳戶被其他人(第三方)用正常的方式進入,而不是透過破解或是攻擊得逞的,有可能這些帳號是騙得的或是竊得的; 5. Google 立即針對這些攻擊進行安全性的改善,也建議使用者注意資安與安裝防毒軟體; 6. Google 立即針對這些事情進行討論,不單只是因為資訊安全問題或是人權; 7. 在 2006 年 1 月 Google 在中國推出了 Google.cn ,目的是為了提供中國人技術服務去獲取資訊,考量到提昇使用者獲取資訊的效益,讓 Google 對中國政府妥協,進而審查一些網路內容,儘管是「不舒服的」,但是 Google 也設定了自己的底限; 8. 在這攻擊與調查之後, Google 發現到,過去的一年當中國更進一步加強言論控管(或許是審查的壓力、或許是開始採用「暴力攻擊」方式,像是網路攻擊),讓 Google 決定重新考慮在中國的業務可行性; Google 已經決定不再封殺 Google.cn 內的搜尋結果,將會跟中國政府開始進行討論, 去設計出一個符合中國法律的搜尋引擎放在中國用 如何在中國的法律範疇內運作一個不須言論審查的搜尋引擎(我的認知...

[Hot Searching] Google 公佈 2009 熱門搜尋潮

Zeitgeist 可以翻譯成潮流, Google Zeitgeist 應該可以翻譯成「搜尋潮」了,因為 Google 就是搜尋的代名詞、可替代的動詞,"Google it!" 幾乎等同於 "Search it!" ,今年大概也是潮年,到處都看得到有人說「潮」,真是高潮不斷啊!喔~ 首先是全球搜尋度上升最快的前十名(後面括號內是個人註解): 1. michael jackson (R.I.P) 2. facebook (這一定是台灣人幹得好事) 3. tuenti (西班牙最大的社群網站) 4. twitter (呵呵,歐巴馬沒有用喔~) 5. sanalika (不知道這啥,有誰知道嗎?) 6. new moon (吼...) 7. lady gaga (淑女卡到陰~嘎嘎屋拉拉~) 8. windows 7 (64位元版好用啊!) 9. dantri.com.vn ( 竟然有金馬獎新聞! ) 10. torpedo gratis (不知道這啥,有誰知道嗎?) 掉最快前十名: 1. beijing 2008 (這啥?) 2. euro 2008 (這又啥?) 3. heath ledger (不知道啥...) 4. barack obama (喔,他沒有用 Twitter 啦!) 5. amy winehouse (啊?) 6. kraloyun (不知道這啥,有誰知道嗎?) 7. dailymotion (不知道這啥,有誰知道嗎?) 8. bebo (不知道這啥,有誰知道嗎?) 9. wii (退燒了~ xbox 360 今年很有威脅感) 10. emule (驢子越跑越慢的意思嗎?) 插花一下:我覺得台灣今年的熱門字一定是「騜」,就算不是也會被警察改成是。

Google Sidewiki / 網頁註解

圖片
或許是 Google 為了填補取消 Google Notebook 的缺憾,同時也為了增進系統採納網路使用者對於網頁的評論/評分效應,並且配合 Firefox / IE Toolbar 新測試版的更新,推出一項從原本搜尋引擎的評論功能當中延伸出來的新功能,叫做 Google Sidewiki ,讓有安裝 Google Toolbar 的使用者能夠針對每一個頁面進行評論與討論,甚至作為註解或是討論之用。 使用者只要安裝新的測試版 Google Toolbar 就有這項新的功能按鈕可以使用,從網頁的側邊將 Sidewiki 的部份拉出來,以 Google 的帳號為主、針對正在瀏覽的網頁進行評論或是留言。( Google 的首頁當然是在內部測試時由副總裁 Marissa Mayer 開第一槍 發第一篇評論囉!)

[三億事件簿] Dell 撞上台灣的百鬼夜行

Dell 賣東西標錯不合常理的價格,鄉民逼著 Dell 要硬吃單,那鄉民要不要出來挺三億六千萬訂單的大買家出來吃貨啊?什麼是公平交易啊? XDDD 先前 LCD 標錯價格 Dell 願意拿出三千元折價券,這次 Dell 系統有錯,願意拿出兩萬元折價券給這些「真的真的很想買 E4300 的消費者」可能還是會被批沒誠意,不過做生意的都知道,一旦談到「誠意」二字大概就是一方想硬吞另外一方的說詞,也就沒甚麼好談了,遇到不要臉的消費者,你就算賣父送娘捨身相許,他也是嫌你沒誠意,而誠意實在是既虛幻又不值什麼東西,至少沒看過消費者本身是很有誠意的,所以廠商就不用顧慮什麼誠意不誠意這類的事情了,誠意換不到錢的(像 Apple 對台灣這麼沒誠意的公司也是在一直猛賺新台幣的)。 這次算是一個既偉大又奇妙的現象;就是農曆七月還沒到,台灣人間就已經一堆餓鬼出籠;餓鬼遇吃極貪,當看到食物時就會極盡貪婪貌,想掩飾都掩飾不了;而一般常鬼看到餓鬼的豪吃猛吞,只要心有不淨,也是同墮餓鬼道,這次 Dell 筆電的自行選購組裝系統一出錯,網路上立即出現了台灣稗官野史上至今最盛大的一次「百鬼夜行」,真的是一呼百應、餓鬼出閘,堪稱「偉大」; 半夜看到一群餓鬼奔相走告,連平常道貌岸然,自許分享聖人者、資訊達人者、主正公義者,這次連面具都顧不得先帶好就跳下去跟著搶了;看到這些人的 microblog 即時更新,有人說忍不住了,有人說受不了了,打從心裡覺得這些人是不是瘋了,貪點小便宜,可能還會被稱做是什麼殺價達人,貪過頭、貪到了底,跟那些來台灣的三流大陸觀光客開口就殺二折有什麼兩樣?平時努力裝出來的聖人模樣就是在騙人嘛!在 Twitter or Plurk 上這些人真的是醜態盡出,而樣貌都很完整的留存在微網誌的 RSS 裡,能夠在半夜兩、三點於網路上非常即時、非常 Live 的看到某些人立即的「變臉」,堪稱是一種「奇妙」。(這也算是微網誌的優點嗎? XDDD) 先前一堆人在批評 12 億的有品教育跟這次的事件恰好成了一次強烈的對比,原本反對 12 億的人(包括我)現在可能會覺得再多加個零也不夠吧?而批評的人如果這次也跳下去扮演餓鬼就...還真的蠻沒品的。消基會也很好笑,說要查這件事是不是 Dell 的行銷事件,如果這真是一個行銷案,我覺得 Dell 真的是有 Guts ,因為這就像是在 Taipe...

Twitter or Plurk? 這還用問嗎...

圖片
「Twitter or Plurk」的思路其實跟「選 Blogger or 無名」的思路很接近,而這個很巧的,也在不久之前剛寫過相關的主題, 一個成功的社交網站該有的重點 與 開始使用 Twitter ;看到 Jas9 的 Twitter vs Plurk 文章之後覺得只有單一的數據圖表而說微網誌大戰似乎可能有點不足,底下又有人給了一個連結說什麼去年 Plurk 的流量就已經超過 Twitter 云云,這有可能造成閱讀上的「完全誤解」,這會讓一些「只讀而不搜尋資料」的閱讀者誤以為 Plurk 真的就跟 Twitter 已經平起平坐或是可以相提並論了;想說資料查都查了,乾脆寫一下好了,相關數據資料是以 2009/06/30 的搜尋資料為主: 或許不少人受到上一期商業週刊的專題影響,開始注意到這似乎是一個可以再次極度發揮的主題(無奈的是我們比這些商業週刊要跑得更前面一點),而這個話題背後的運作是不是受到某些行銷勢力與廣告公司的影響還不知道,但是以時間點來說,有些廣告公司似乎正打算培養炒手往這個方向去走,但是至少比國外進入 Microblog 進行網路行銷的時間慢了一年以上; 我比較在乎的是使用者端的選擇,像是 Jas9 的文章所產生的選擇,因為至少使用者要在一開始就會想選擇到一個覺得「對」的地方,或是看到網路上的文章而建議使用者到一個對的地方,這個對的地方是站在更有說服力的立場上,而這個立場卻不見得是很多人已經說過的立場,所以,先來看一下 Google Trend 的資料: Twitter vs Plurk 的不重複使用者, 母體僅限定在台灣 : 恩,看起來 Plurk 一飛沖天,一片形勢大好之勢,真是如此嗎?這個值得思考一下;而使用 Twitter 的是哪些人呢?這個可以再思考一下;兩個問題留到後面再說; Twitter vs Plurk 的不重複使用者, 母體僅限定在中國 : 先不論前幾個月前 Plurk 開始被中國長期封鎖, Twitter 不論 Plurk 封鎖與否都在中國有很大幅的提升,這種使用人數的上升是很獨立的,而並非與 Plurk 之間有高低互見的,尤其是受到伊朗選情中 Twitter 的複合應用激勵下,也讓中國網民開始推推看;香港就別說,似乎根本看不到 Plurk ... Twitter vs Plurk 的不重複使用者, 母...

成功的社交網站重點在?

社交網站會成功的重點,簡單的說是「提供大量很容易接觸到的陌生人」與「維持使用者之間稍大的距離感」,但是從這句話去看事情的時候,覺得很多人的分析角度有點不太對,完整點、現實一點的說法是「提供使用者可以很輕易的接觸到大量的陌生人、讓使用者自以為真的認識很多人、最後讓使用者認為跟一些陌生且不親密的人對話或互動就是完成 Social 的任務,進而把這個簡單的任務完成」,就成為一個成功的社交網站。 你會發現 Twitter 是如此,原本是以 Micro-Blog 做出發點的 Twitter ,現在被當成是 Social 網站在使用了;使用者很輕易的就可以在上面透過一兩個人的 tweets 開始去接觸到一大票人,但是其實在上面你看不盡也看不清某個自己所 Follow 的人的全貌,也因為這個原因你才可以很輕鬆的就按下 Follow ,然後跳到下一個陌生人去,甚至前一個人你也不見得早已聽過,對方也可能根本沒注意到你 Follow 了他,如果這個人是上千人 Follow Up 的更是如此。就是要讓使用者如此容易卸下心防才能這麼輕易的連結上。 再來是,使用者會 Follow 的特定一票人通常跟使用者本人其實是處在並不是很熟悉的狀態,或是生活並未有深交的狀態,才有機會結合在一起,而這種關係通常也只存在於網路上,很難拉到虛擬網路之下放在真實生活之上,這個去歐美中台等地各抓幾個帳號出來研究一下大概就知道了;也因為這一層「你我其實不是很熟」的陌生關係,使用者才可以開始暢所亂 Tweet 了起來,因為彼此見不到面,真的 Tweet 了什麼也尷尬不起來。反倒是生活當中很熟的兩人在 Twitter 上互相 Tweet 不出個東西來,頂多是彼此插個嘴後又各自朝向自己建立的不熟聽眾去 tweets 了。 有人可能不認為 Twitter 是個 Social 網站的好例子, 畢竟 Twitter 一開始是以 Micro-blog 做出發點的網站,從 Twitter 來開始說明是因為 Twitter 的人際關係簡單好懂,回頭來看 Facebook 上建立關係的模式大致上也是如此;建立在真實通訊名單上的 Facebook 小團體通常會親密很多,但是小團體並非 Facebook 成功的原因,而跳躍出小團體一直往外連結也只是成功原因之一,但是如果是透過網路而產生連結的使用者之間就很不熟了,大多數在上面更...

Flock 2.5 is Released for Social Animals

如果愛跑趴的叫做 Party Animals ,愛社交的應該就是 Social Animals 了吧? 這兩天在找跟 Facebook 與 Twitter 有關的工具,能用的還真少... Orz 只好回頭 找 Flock ,剛好最近 Flock 從 2.0 更新到 2.5 了( 05/19 ,這麼巧?),功能更新的一個重點就是變得更愛 Twitter 了,可是我還感覺不出來哪裡愛,不過如果在 Flock 中有同步登錄 Facebook 的話,Twit 的時候可以同步廣播到 Facebook 去,這些社交工具這樣廣播來廣播去,使用者自己沒搞清楚脈絡會不到後來變成 大亂交 無限迴圈啊? 另一個好處就是 Flock 三系統通吃,跨 Windows 、Linux 跟 Mac OS X,至今已經支援十多國語言介面,使用的是 Firefox 的核心,這樣要在電腦前面狂「啐」( twit )、猛「吠」( facebook )應該也是處於一流的狀態 ~ XD 下載吧 !

iPod Touch . Costco . 消費券

在網路上搜尋與注意了好一陣子,一直在 iPhone 3G 跟 iPod Touch 之間游移不定,朋友說「少了拍照跟 3G 通話功能就像是天堂與地獄一般的差別」,不過我卻一直看不到有很濃厚的「天使與惡魔交戰」的情景出現。 曾經用過到現在依然覺得很難用的 Palm ,要什麼東西沒什麼東西,待機時間很長沒錯,但是待機時間久的原因卻是因為不知道要拿它做什麼,想看個電子文件,光是轉檔就令人感到煩躁,Palm Desktop 也不見得對電腦行為很豐富的人來說很方便;也有用過賣得不是很好的 LifeDrive ,想說這應該可以滿足某些無法使用筆記型電腦的時候,結果,父母的基因依然是會遺傳給兒女的,也不禁令人感嘆 LifeDrive 怎麼不是 Palm 領養回來的。 也有注意到的是小筆電,覺得在上頭能夠惡搞的東西應該很多;例如買個硬碟版本、安裝 Ubuntu 、配上 3G 網卡就變成無敵行動驢了,帶到哪都可以 P2P 一直抓抓抓,連騎摩托車放在包包裡它都可以默默的抓,可是續航力就會變得很糟糕,怎麼評估都覺得小筆電還是適合業務使用,不適合玩樂。 B 朋友早早就買了 iPhone 3G 解鎖版,從去年底就一直在慫恿我加入敗家行列,雖然已經知道 iPhone 3G / iPod Touch 是個什麼樣的東西,還是借了 B 朋友的 iPhone 3G 與 C 朋友的 iPod Touch 來把玩一個下午,發現到還頗實用的,剛好補足了我所想像應用區塊,不過長期操作下, iPhone 3G 並不耐久,原因應該就是因為多了手機的待機,用 3G 上網看網頁之類的,電力消耗比使用 WiFi 來得快,畢竟 3G 上網是用了通話功能來跟遠處樓頂上的基地台連線,功率消耗比較大吧?而拍照功能似乎也沒這麼吸引人(對手機的拍照功能一向沒興趣),所以我就一直把目標放在 iPod Touch 上了。 不過我一直沒辦法決定到底是要買 8GB 或是 16GB 的版本,找了網拍、ptt、還有一些賣場,有些便宜的很,但是很多都從國外帶回來的水貨,型號一看就知道不是台灣的版本,在尚未決定容量且多方比較下,我發現到 cosco 好市多購買大概是最好的,8GB 的版本大概是 9.3 折,16GB 的版本大概是 9.25折,有鑑賞期又可以全額退款,如果容量不合我意到時再退換貨就好,所以決定過年期間到 Costco...

[Action1106] 請聲援"野草莓運動"

圖片
為了維護言論自由與基本人權,即使無法親身參與,也請聲援"野草莓運動",為了讓更多用更快速度知道"野草莓運動"的目的、對象、意義,請串連下面的連結: "野草莓運動"公開網站 http://action1106.blogspot.com "野草莓運動"行動聲明 如果希望加入串連統計,請由此 取得串連語法 如果朋友、家人、甚至是社區鄰居,因為部份媒體的誤導傳播而對此運動產生誤解,請將此「 "野草莓運動"行動聲明 」列印出來給親朋好友看,或是在不影響居民觀感與生活便利的前提上,將訊息張貼在社區、公寓、集合住宅的公佈欄上。 如果身份是學生,請花點時間瞭解同學們正在做什麼: 現場直播(台北): http://live.yahoo.com/wenli 直播網站(台南): http://live.yahoo.com/tainandirect 直播網站(台中): http://live.yahoo.com/tcantiapl 直播網站(新竹): http://live.yahoo.com/Student_Movement_Hsinchu 直播網站(高雄): http://live.yahoo.com/kaohsiung 這些人正在運用新的技術凝聚力量,即便政治人物錯誤已經造成,他們正在努力試圖將錯誤的歷史軌跡修正回來。 如果是具有政治傾向者,請看看這篇「 網友致趙少康先生 」的一封信。對「言論自由的迫害與基本人權的漠視」而言,其本質是「只關乎利益、不分顏色黨派」的,現在沒遇到的人並不見得未來不會大難臨頭。 如果對這群抗議者的行為有疑義,請參考「 何謂『公民不服從』 」,在集會遊行法已經變成統治者與掌權者所迷戀的工具時,"野草莓運動"的學生與教授替人民站出去發聲,受益的會是所有公民,但是他們被強制驅離、被媒體誤傳抹黑而造成民眾誤解、被警察非法對待,在媒體企圖湮蓋事實的同時,他們用最快的速度架起全天候網路直播,避免任何的斷章取義,與傳播不當的媒體對抗,並且希望有人能協助 進行蒐集與側錄不當報導 ;他們正需要各界聲援,也需要有人協助傳遞更真實的聲音。

[轉] 網友致趙少康先生

作者: piawfu (抱玉) 看板: camduck 標題: 致趙少康先生 時間: Sat Nov 8 10:06:43 2008 趙先生: 要稱您為什麼,讓我思考了好一會兒。我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您, 您是環保 署長,在一個兒童或是青少年節目出現。再聽到您的名字時,您以驚人的票 數進入立法院。等到您的名字真的成為我和家人每天生活裡不斷出現的話題 時,我們更想稱您為趙市長。 時間是1994年,我就讀大安區的一所國中。應該是國二, 台北市長選戰是班 上的熱門話題。我和支持陳水扁的好朋友因為選舉差點反目,或者可能真的 反目了一小段時間。現在想起來,當時的熱情,放在一個國中生身上未免有 點突兀,但回頭看當時的社會氣氛以及我的家庭背景,這一切都不奇怪。新 國民黨連線改名為新黨後的一週以內,我坐在新黨的辦公室內——是青島東 路嗎?我忘了,那是一個年幼的我第一次聽到的路名。家母跟新黨表達支持 之意,並交換了許多想法。另一個來加油打氣的長輩不知名男子,指著辦公 室裡的牛皮紙袋信封,說這樣就對了——他指的是信封袋上的印著的「新國 民黨連線」用原子筆劃掉了「國民」和「連線」,變成了「新黨」。 我家裡有新黨黨徽和中華民國國旗合併的旗幟, 我想我不說您也記得那面旗 子。在大安森林公園,或很多地方,我們揮舞過他。我們家的車上總是放新 天地電台,我最喜歡的主持人是路克。我家裡有一張,或兩張,黨員編號前 一百號的新黨黨證。我不知道您是否記得新黨創黨後第一份刊物的名字,它 叫做《小市民心聲》——我家有人參與了編輯工作。 陳水扁選上了,在跨年晚會扮麥克霹靂超人扁,我們全家一起笑他。 我跟連 詠心同一年考上高中,一進高一就在校刊社留言本跟人討論她搭什麼車上學 。不知道您是否記得,在「民進黨是亂黨、國民黨是爛黨」的口號下,連戰 並不受新黨支持者的歡迎。 這些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到不那麼久以前, 都還有人將我稱為泛藍支持 者。我在網路上跟人筆戰何謂「愛台灣」、批判對外省人片面、一概而論、 過度化約的刻板印象;我跟人爭執著將2004大選後的泛藍支持者稱為暴民是 否太過武斷。閣下節目的來賓老沈發表「愛台灣不應該成為選戰主軸」時, 我在台灣最大的BBS站向罵他的人澄清沈大老的原意。是的,過了十多年, 我一丁點都不像國二那年一樣,覺...

Blogtoberfest 2008 :大型的英文 Bloggers 活動

圖片
有 某人 說參與前一個 Blogger Party 很閃,所以我把這個活動放上來了: "If you're an English blogger, please mark your calendar for October 25th, and join us in Hukou for the biggest blogger event in Taiwan: Bushman's Blogtoberfest !" Bushman's Blogtoberfest, 2008 Sat Oct 25, 2008 (Timezone: Taipei) Hukou, Taiwan ( map ) The biggest blogger event ever! Every English blogger is invited to attend. Send this to every English blogger you know, even if you think they might already know about this. Respond as soon as you can to let us know if you will be attending. This is what we did last year: http://www.thenhbushman.com/2007/10/22/blogger-grill-party-the-untold-story/ This year's event is on the same weekend as last year's. This year we have our own restaurant to ourselves, down the street from the famous Shao-hui's. It's a lesser known place but the food is excellent, as many of you already know. There will be a PA system on hand for announcements and any pres...

2008 Blogger Party in Taipei

圖片
今天晚上我參加了一個 Great Party : Blogger Party in Taipei 這是一場非常隨興的招集,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成型, 10/19 時間到了,有興趣的 Blogger 就自行前往參與這個活動,這讓我感到非常有趣,進而也參與了這個活動。 當然,它不像台灣某個部落客年度活動大拜拜搞到後來要政府單位介入、過程像是政策宣導、一堆自以為你應該要認識的人依序上台拿麥克風演講、台下一直問這是誰不然就睡覺等吃點心的那種活動,這是一場真正的 Party,過程就是某個人提議這個 Party,然後把訊息放在 Blog 上,藉由 Blogger 們自行傳播與六度分離帶來了一些原本彼此並不認識、從未見過面的人;這個 Party 裡面沒有主角、也沒有會站出來演講的角色、彼此可能都不認識、甚至連彼此的 Blog 都不見得有看過,是個很單純且很有機的 Party,主辦人雖然是來自於 Bike Hugger 與 Textura Design,只是恰巧因為這兩個組織的人員都想要有個 Blogger Party ,乾脆開放出來給所有的 Blogger 參與,這裡面沒有任何的商業目的、也沒有任何的產品推銷、不賣任何東西、不談任何有關於生意或商業行為,也沒有在活動過程當中看到贊助廠商是誰或是誰出錢做這個活動,目的只是單純的資訊交流與 Blogger 間聊天對話而已。 一開始人還不多的時候,有人拿出了一些參加 IDF 時帶來的 Gadget: 像是 Intel Atom Base 的掌上型電腦(Linux OS) : 這個看起來令人印象深刻對吧: Party 的內容主要是 Blogger 們的互相交流,而這樣的高科技品很快的就讓大家展開一些話題。陸陸續續有人加入這個 Party 當中,有從美國來參與 IDF 的 Intel 人員、有台灣知名企業 DAHON 的人員(與 Bike Hugger 有關)、有 Web 設計師、有大學教師、有大學教師的學生、有為了 Google 而來台灣的人等等,逐漸變成一個 20 多人的 Party,非常有趣也非常的好。我的英文說得很破,練習的機會太少了(聽的部份倒是還好),不過幸好與會的人當中有人會說中文,並且說得很好,所以很快地,我跟一位專業人士展開了對話(容我保留他的身份),也立即切入到比較貼近 Blog 的話題。 他聊到關於 News 與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