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Tech」標籤的文章

Change your DNS to 1.1.1.1. Faster and more secured.

圖片
網站服務商 CloudFlare 前幾天公開一組 DNS 1.1.1.1 ,能夠提供更快的網域解析、更快的反應速度、並且提供更好的解析隱私:承諾不會販售你的網域解析資料給其他的廣告商、避免再受到廣告追蹤,更重要的是「它」並不想知道你在做什麼,意思是,你知道的。 跟其他的 DNS 反應速度相比快上不少,也比常用的 Google DNS 快。在台灣設定這組 DNS 會因為距離因素讓來回速度慢了一些,但是機器解析的速度遠高於台灣中華電信與其他 ISP 的 DNS 主機,整體回應速度就快上很多,設定完立即有感。人是很奇妙的生物,在某些對比的情況下,非常容易能察覺到細小的差異,例如圖像高低差了一兩個像素或是退縮了一兩個像素、聲音內有一些雜音、反應速度慢了一小拍等等,這種開網頁網站的速度差異也能立刻感受得到,但是習慣以後應該會慢慢的難以察覺...

IFTTT for iPhone : More than Web.

圖片
昨天上線的 IFTTT for iPhone 有著更多我之前沒有了解到的功能,現在逐漸被揭露出來,透過手機的功能, IFTTT 可以進行手機上一些自動化的功能,目前能跟 IFTTT 互動的功能包括 聯絡人 、 相片 與 代辦事項 這三個程式。 而在網站上立刻有人想出許多針對這三個手機程式作成的網路自動化程式,例如「 當新增聯絡人時新增一筆紀錄到 Google 日曆去 」,可以記錄哪時候新增的、或甚至當作是什麼時候認識這個人的;或是「新增一張照片後就將照片寄出去」、「 用前端相機拍照後更新 Twitter 的大頭照 」等等,也可以「 處理完代辦事項後加一筆資料到 Google Spreadsheet 內 」。 這種程式連動 combo 的組合應用真的是非常有樂趣,可以想出很多不同的應用出來,也可以為操作手機程式省下很多重複的工作。 LifeHacker 應該會很喜愛這個程式的出現吧?

IFTTT APP 登上 iPhone :更容易設定自動化

圖片
知名的 網路服務巨集自動化 網站 IFTTT 在今天發布了第一個 iPhone App 。 使用者只要下載後透過 iPhone 的操作就可以更快速的自組一些「食譜」 (網站自動化功能的設定被稱做食譜) : 畫面簡潔。 也可以看到其他人分享的食譜。 有興趣快去下載! iTunes Store 這走 。 補充:IFTTT 是一個針對網路服務執行使用者設定工作自動化的網站,就跟它的名字 if this than that 一樣,使用者可以設定「『假如』『這件事情』發生的話『就』做『那件事情』」,而這件事情、那件事情就是指其他網站提供的服務功能,比如說「假如我在網誌上發佈一篇文章就去臉書貼一篇新文章連結」,就是這樣的應用方式,而從這樣簡單的設定也衍生出了很多自動化功能。

透過車窗將廣告送進你耳

圖片
有沒有過在車上靠著窗戶玻璃睡著的經驗?在捷運或公車上常常看到疲困的乘客直接靠在車窗玻璃上睡著,天冷時這些睡著的乘客呼出的暖氣還會在玻璃上結霧。車廂廣告商為這群疲勞的乘客推出「耳骨傳聲技術( bone conduction )廣告」,能夠透過一個小裝置連結玻璃傳遞高波頻振動、進而震動這些靠在玻璃上的乘客、傳遞進耳骨、將廣告聲音直接送入這些乘客耳中,聽起來有沒有很煩人?他馬的我都累到要靠在玻璃上睡著了,這些廣告商還不放過我,真是太過分了!請看影片介紹: 所以下次你在搭車時,不小心靠在窗戶上、準備要睡著時,突然腦中響起一陣聲音「控吧控控、控酒衣、控控控」的時候,別驚訝的跳起來,也別以為自己瘋了,是窗戶玻璃正在對你說話、正在傳送廣告當中。想逃進夢鄉嗎?門都沒有!WTF! via Gizmodo

[熱] UP UP 加油小人產生器

圖片
由 Haniboi.com 跟 嘖嘖 偕同開發的 UP UP 加油小人產生器 ,真的是很可愛: 看到這個就讓我想到「反核四」五六遊行時招集群眾排列 STOP 字牌的情況: 大家趕緊上去創造自己的字牌吧!中文也可以用喔! 我覺得這應該會紅,因為這個小人圖讓我覺得有戳到某個可愛點,而產生器網頁又做得簡單不囉嗦,還能在 iOS 跟 Android 系統上用,且能夠正確顯示使用中文,隨手就能做出很多有趣的加油字牌,真的令人感到很好玩。

Google Trends 提供新的視覺化展示方式,美。

圖片
Google Trends 在 2013 I/O 之後在熱門趨勢(hot trends)中提供了新的視覺化展示搜尋趨勢,模擬現在世界各地正在輸入關鍵字搜尋趨勢,再配上 Google 特有的色調以及現在最流行的 Flat Design ,讓整個畫面簡單又美麗,全螢幕服用放在櫥窗內展示都美,當成螢幕保護程式也美,隨時跟著這個世界脈動。 可以在這裡開始欣賞 。

Adobe 公布 Mighty and Napoleon 計畫:數位設計的筆與尺

圖片
via Engadget Adobe 公布了一項新的硬體計畫: Mighty and Napoleon ,為數位設計帶來了真正可用筆與尺。 Mighty 是一隻透過藍芽連接平板、並能與網路軟體(雲端的 Adobe 軟體)進行互動操作的數位筆,可以直接在平板上書寫作畫點選工具,本身則能多階段感壓,並能呼叫軟體對應功能;而 Napoleon 則是一支特殊的數位尺,當它放上平板後,可以在繪圖軟體內出現導引線(Guide Line)讓 Mighty 能夠畫出精確的直線與圓弧線。 示範與說明影片: 對於 Mighty 來說,設計者可能不覺得稀奇,因為從事數位設計的人對於 Wacom 的感壓數位筆已經相當熟悉了,但是從示範影片來看,筆跟手的互動更貼近了原始的(或是該說我們被從小訓練的)使用方式,用筆寫、畫,用手擦拭、旋轉、放大等;而 Napoleon 更延續了真實「作畫」或「製圖」的經驗,事實上對我而言,數位製圖時不像真的製圖時拿一隻尺是件很難過的事情,我是喜歡手繪製圖的人,而 Napoleon 滿足了另一隻手的工作平衡,並且賦予精確的線條功能,我幾乎都能想像得出操作的感覺而感到興奮。 我一直以為會是 autodesk autocad 這類建模軟體公司才會先提出像這樣的硬體計畫,但是 Adobe 卻先有了這樣的概念,這應該會是一項專利吧?之後會授權給其他廠商使用嗎?或是 Adobe 願意開放這對筆尺的應用呢? 平板上是否會有更專業、更直覺的建模與製圖軟體出現也是很令人期待的,說不定之後建築系的學生都不再是背著圖筒了,而是一片片的平板跟數位筆尺啊。

Gogole 推出跨電腦與行動設備的網頁遊戲 Super Sync Sports

圖片
Google 的官方網誌宣布推出網頁遊戲 Super Sync Sport ,這個遊戲除了可以跨足一般電腦與各式平板與行動設備之外,最大的特徵是這個網頁遊戲可以多人共玩、共同顯示同樣的畫面結果(所以才取名叫做 Super Sync)、彼此之間共玩同一網頁遊戲幾乎零落差。 Google 同時也提供了可愛的影片來推銷這個網頁遊戲:

Mini PC MK802: CP 值與應用度超高的迷你 PC

圖片
最近著迷於這隻小小的精簡電腦系統 MK802 。壹網樂變成壹往生,壹電視、壹傳媒也準備跟著陪葬、屍骨送給小狗汪汪去啃,不想辦 MOD 跟第四台的我除了用電腦看之外,也開始找替代方案,既然 Apple 可以用 iOS 搞出一個半殘像屎的 Apple TV , Android 一定有比 Apple 更具競爭力的對應產品,所以很輕易的就找到這隻 MK802 了。 原本開發這隻產品的公司瑞科美 Rikomagic 已經停產 MK802,改生產 MK802 II / MK802 III / MK 808 等,所以市面上看到的絕大多數是中國的山寨廠所生產的 MK802 ,只有極少數是真的掛 Rikomagic 的名字出來,而這些山寨廠主要都還是以 Rikomagic MK802 初號機作為模仿架構,所以相關刷機資源都可以繼續使用(偶而會遇到山寨品質與系統不相容的小毛病),目前在淘寶、露天拍賣等也都還買得到,這個東西的市佔率大概是那些毫洨 Apple TV 功能的人從沒想過的(因為目前也沒辦法統計)。 我是湊巧跟上一團團購,買到一支山寨版,團購價 1750 元,露天、雅虎中各山寨版本的拍賣價也都在 2000 元以下,當然透過淘寶買是最便宜的。MK802 的 詳細介紹可以看這 , wiki 介紹在這 ,主要優點是: 採用開放式架構 CPU Allwinner A10、 記憶體 1GB 優於一般價位手機、 內建 4GB 儲存並可以再插入 SD 卡最高支援到 32GB、 硬體影音解碼且支援 HDMI 輸出、 支援 OTG 能外接硬碟(或多硬碟外接盒)與其他硬體設備、 幾乎支援所有的影音解碼方案,如果沒有 Google Play 內一定找得到, 內預建 4.0.4 ICS 冰淇淋三明治版 Android 系統(且已經root,真的是便民)、 因為開放式架構 CPU A10 的關係,還可以改用 Linux!

自架 Android BT / NAS 機:超靜音超省錢超低功耗

其實我根本不知道這篇文的標題到底該怎麼下。 最近無聊就想玩點新鮮的,在 PTT 上看到有位仁兄用 一萬元搞出一台效能頂強的 NAS ,心裡癢癢的也想來試試看,研究了一番回頭想想,我到底要 NAS 做什麼呢?一般 NAS 主打網路儲存與備份功能,但是卻是附加多媒體儲存中心、iTunes 伺服器、自動化  BT 下載、遠程調控設定等等這些功能讓我感到有趣,所以我的需求有點顛倒,我要的應該是一台多媒體動物機並附加有 NAS 的功能。 萬元主機主機就 NAS 而言, CP 值是很高的主機,但價格區間依然不很親民,耗電量也高,要搞到靜音要花費不少,而我想弄的卻是台超低價主機,需求絕對靜音、省電、24小時開機、便宜、耐操、可替換、最好系統夠強健、不易損壞、能簡易備份與恢復、 且要好操作 、效能不需超強但是要能應付所需、最好還能當客廳機看個片之類的,儘量做到物盡其用,一般電腦配上 FreeNAS / Linux 等系統幾乎可以完成前述八成以上的需求,但是要做到靜音、省電與便宜,桌上型 PC 幾乎就是被打槍的份了,所以最後我把目標縮小在 Android 設備上。 Android 系統與設備的訴求就是「每天使用、耐操、能快速恢復」,而大多 Android 設備都沒有風扇或是硬碟設計(你看過哪個手機掛硬碟的?),能達到絕對靜音的需求,且大多採用 ARMS 架構,省電不在話下,確認目標後,幾乎只要隨便拿起一個 Android 設備就可以開始動手。

Google : 如果你還看不到雜誌出版的未來,我先做 Think Quarterly 出來。

圖片
Google 經常做這種事情。當他們想像一個好用的 Email 時卻沒有的時候,他們自己弄一個 gmail 出來;當他們想像一個好用的地理資訊卻沒有的時候,他們自己弄一個 Maps 出來;他們在想像行動生活與行動廣告時發現沒有一支好的手機,所以他們自己去找了個 Android 出來。 Google 一直在各個大大小小的演講中強調數位內容的未來,並且預告雜誌、報紙這類內容將會徹底免費電子化、並依靠廣告來負擔營運,可是很多人還看不到那個景象,所以 Google 開始動手做出來。 在本周一個名叫 Think Quarterly 的網站上線了,是一個憑藉網站來呈現的電子雜誌, with Google ,跟之前介紹 20 件與 HTML 和 瀏覽器有關的事情 線上書非常類似,不過這個是用 Adobe Flash 發布的,不知道會不會轉成 HTML5 發布,可以 RSS 訂閱這個電子雜誌的更新。 via Google launches beautiful online magazine Think Quarterly

iPad 2 蓋上浴缸蓋 Smart Cover 就入睡的秘密

圖片
事實上, iPad 2 本身的硬體規格是「不令人感到有趣」的,所以 Apple 在發表會上花了超過一半的時間在介紹軟體層與應用層來催眠消費者,但是配合 iPad 2 推出的浴缸蓋 Smart Cover 倒是很令人感到新奇,主要當然就是「磁力吸附的轉軸」與「蓋上就睡覺」這兩點,前面很簡單,大致上就是內部也有磁桿,跟外面產生較強的磁吸效應即可,可是睡眠開關我就不太敢猜測是磁力桿或磁力開關了,卻又覺得似乎磁力開關是最有可能的解,但是沒拆過、沒把握的情況也沒辦法知道。 透過 Twitter , @Neil_Lin 告訴我這個網頁 有拆解了 iPad 2 跟 Smart Cover 來解說其磁力開關作用的方式: 不敢猜是磁力開關的原因,是「磁化效應」很容易影響周遭的金屬,尤其是含鐵金屬,同時部份使用電子震盪的計時器、陀螺儀、電子羅盤等等,都有可能會因為磁力影響而產生偏差、錯誤甚至一些應用問題:或許我對磁力線這種東西的想像太過真實或過度了吧?XD 對於浴缸蓋的設計原理有興趣的人去這個網站看看,能激發一些想法: iPad 2 Smart Cover Teardown

HTML5 Word Cloud 文字雲 - Meta Trend of Wording

圖片
從某處看到 Timdream 做了一個 HTML5 文字雲 ,主要是運用到了文章用字的頻率分析、依頻率決定字詞大小、再搭配上 HTML5 中的 canvas 來動態縮放文字與呈現文字雲塊,填補空白的效果很不錯,會讓人期待他之後的網路程式作品,底下是把這裡的 RSS 丟進去所呈現的結果: Google 啊... Android 啊... 文章內太多教學式語言導致「可以」一詞用得相當頻繁...試著改用不可以好了... :P 因為有字頻分析,所以這個功能非常適合來判斷某網站的「用詞的隱趨勢」,也看得出網站撰寫的方向,目前這裡除了 Google 跟 Android 之外,好像其他主題還蠻平均的。 update: 其他的色系:

Google Docs on the go! Android 2.2 / iOS 3+ 手機上就可編輯了!

現在可以用手機的瀏覽器直接上 Google Docs 編輯文件了,請看影片: 如果你是使用 Android 手機的話,直接用語音輸入比手寫更快!尤其是中文輸入,只要周遭不會很吵、講話不要含顆滷蛋、不要用一些特殊文化的詞語(例如卡卡獸),目前辨識率都很高。

Goo.gl : Google URL Shortener 正式對外公開服務

圖片
上週五(美西 09/30 )Google 正式公開短網址服務 Goo.gl ,只要到 Goo.gl 輸入網址,即可取回短網址,同時這個短網址可以提供各項統計資料。 在 Twitter 上線與大受歡迎之後, Google 的 PageRank 統計就遭遇到兩個大難題,一個是「即時檢索」(real-time index)的問題,Google 之前尚未跟 Twitter 協議合作前,沒有辦法跟上 Twitter 的檢索速度(跟搜尋引擎合作應該是目前 Twitter 最主要的財源);另一個問題就是短網址大行其道,許多網站獲得的連線幾乎都是來自 Bit.ly 這個短網址公司,而這種轉址基本上無法獲得 Twitter 本身的加權計分,造成  PageRank 分數無法反應實際的狀況(例如當你想搜尋熱門消息,但是其實在 Google 當中顯得不夠熱門,是因為 PageRank  沒有反應出來),這也讓 Google 體會到短網址的重要性而有了 Goo.gl ,不過功能一直到目前才追上 Bit.ly 的表現,才正式對外公開。

AOL 買下了 TechCrunch

圖片
AOL 在美國舊金山時間 0928 宣佈買下 TechCrunch ,Michael Arrington 也立即寫了一篇 Why We Sold TechCrunch To AOL, And Where We Go From Here 。 這是一種惺惺相惜,還是一種防禦性的收購動作? 底下是 Google Trends 流量圖表 : 大型的 Blog-type News 被主流媒體收控與控制並不是一件好事情耶,尤其是 TechCrunch 才剛爆出「天使門案」、發現天使投資正有意尋求默契、壓低投資或收購網路科技公司的金額( So A Blogger Walks Into A Bar… )之際傳出這項收購, 怎麼看都令人不蘇胡 。 回頭看看 AOL 底下的幾個資訊管道,自從躍升為主流媒體跟平面、電視、廣播媒體分庭抗禮之後,即便聲明不做置入性行銷,撰寫風格與走向卻早已經反應出向資本企業靠攏的世態(尤其是報導蘋果產品已經偏頗到眾多讀者翻臉的喜劇); TechCrunch 從 Michael Arrington 創業起就是平民報導的主力,像是科技報導的一顆頑石,也不怕得罪任何企業,如今入贅 AOL 門下,儘管 AOL 希望保有 TechCrunch 新聞報導的方向與其獨特性,但是任誰想都知道 那、是、不、可、能、的 。 雖然 Michael Arrington 有十足的宅男居家孤獨寫作習慣,甚少進行社交,也因為這種獨立性與不給面子而創造出了 TechCrunch 天不怕、地不怕的報導獨特性,也許 Michael Arrington 個人在之後照樣能夠不理會母公司的意見(或干涉)繼續這樣的寫作,但是有人要猜猜看 Michael Arrington 會在這種情況下呆多久? 還有人要繼續高喊 we the media ?恁北早就說過了: WE FUCK THE MEDIA! CrunchBase Information TechCrunch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CrunchBase

Google Chrome 7 將比 6 快上 60 倍

圖片
前天微軟剛推出新版的 Internet Explorer 9 Beta 獲得許多好評之後,今天 Google 就跳出來說新版的 Google Chrome 7 將會比 Chrome 6 快上 60 倍( via Solidot )。 目前 Internet Explorer 9 Beta 在畫面著繪速度上能勝過其他瀏覽器的原因,主要是因為 IE 直接吃了 DirectX 當大補丸與取用系統當中的硬體顯示 GPU 計算指令集來進行加速,但是 Chrome 還沒吃呢。新版的 Google Chrome 7 將會一劇作頁系統的不同來取用不同的 GPU 指令集,支援 Windows XP/Vista/7、Mac OS X、Linux,依據內部的數據顯示速度約高60倍,怎麼計算的就不知道了,原本要一分鐘開啟的變成只要一秒嗎? Chrome 7 Will Get 60 Times Faster, Google Says . 以現在 Chrome 6 對 IE9 不算太大的差距,在加速 60 倍以後,能否大幅超越又是個競爭的重點了,就趕緊放出來玩玩吧!

CloudCanvas : 使用 HTML5 技術的線上繪圖服務

圖片
CloudCanvas 是一個以 HTML5 為基礎寫成的免費線上繪圖服務,它能夠執行向量繪圖與簡易的圖片操作,並且可以進行簡易的排版,有不少筆刷可以使用,似乎足以應付大多數 Web 上的圖片應用,整體啟動與執行的速度在 Google Chrome 當中相當快速。 在瀏覽器中開起來之後就像是一個完整的程式,有浮動面板與各項功能,就像以往有些用 Flash 作的線上軟體(哇...已經要用「以往」一詞來對待 Flash 了):

HTML5 的幾個範例

圖片
應該很多人已經聽過 Apple 跟 Google 不斷地在鼓吹 HTML5 ,Apple 甚至用很強硬的態度撇開 Adobe 的糾纏,可是 HTML5 到底能作些什麼?似乎只有播播影片而已?如果網頁設計師還不清楚什麼是 DHTML、什麼是 HTML5 ,大概會很快的就被歸類回美術人員的職位與水準了。 雖然 HTML5 的整個規劃還在草案階段,但是已經很快速的被 W3C 所接受,而新穎的瀏覽器也很快的就開始支持這些新的特色,而所謂新穎的瀏覽器主要是指 Google Chrome 、 Safari 、 Firefox 、Opera 這些瀏覽器, IE 則可能要到第 9 版才有可能支援。 Apple 在發出 拒絕 Flash 的聲明 、尋求社會支持他的理念時,網站也同時展示出了他們用 HTML5 做的幾個 DEMO: HTML5 Showcase 最後丟了一句話: Developers: Learn how to do it yourself. (XDDD) 但是這個 Demo 網站卻只能用 Safari 看...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 HTML5 網站範例出現了,在 8 Simply Amazing HTML5 Canvas and Javascript Animations 這篇文章當中介紹了八個簡約的 HTML5 網站,這些網站用了 JavaScript 配合 HTML5 的新標籤 Canvas 做出非常吸引人的效果,當然,要看這些網站請用「新穎的」網頁瀏覽器: Tunnelers 只要點住滑鼠就可以看到華麗的效果; Burn 滑鼠滑過就產生燃燒的效果; The Mesmerizer 迷幻的格子變化; Cheloniidae Live 透過指令與數學邏輯去繪製數學圖形,令人相當驚豔啊... Bomono 追著滑鼠的繪圖指標,能夠畫出非常動態的效果; Canvas 3D engine 3D 圖片牆,後端直接連結 flickr 的相片庫; DDD 追隨滑鼠形成的線條,有某整程度的立體感與旋轉; Plasma Tree 這個大推,非常的漂亮,在滑鼠點擊的地方就會長出螢光樹出來; 這些網站都沒有使用其他的外掛(不像 Falsh 需要 Flash Player),目前試驗過後,在 Google Chrome 當中表...

替 Google Chrome 穿上 2010 FIFA 球隊的佈景主題球衣吧!

圖片
要打十六強了! Google 除了提供 2010 FIFA 世足賽賽程表查詢之外,也在 Google Chrome 上推出了 2010 FIFA 專用 Extension ,可以在 Google Chrome 開啟時隨時追蹤 FIFA 最新的賽程進度,還可以查詢各小組比賽結果與未來賽事,上週開始 Google 查詢賽程表也開始提示在哪個電視台轉播,真的是太感心了~ 而在專用 Extension 下方 Google 還提供了小組賽當中各國家球衣風格的 Chrome 佈景主題,馬上就換上日本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