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無腦記者再發威(你的家人在看哪裡?)

原本沒看不知道,現在看到了,還真是一肚子火: 據傳為 中X記者 ,我真想知道為甚麼新聞台會派一個如此白目到不行的記者去跑第一線?中X新聞已經是繼 TVBX (您最信賴的新聞頻道,但是我覺得最難以信賴的新聞頻道)之後第二個難以令我信賴的新聞頻道,現在又搞出這種白目記者,是在做啥?國外的新聞台是越資深的記者越想往前線去,台灣多數的新聞台卻是越資深的記者就越想坐在辦公室裡面。 這讓我想到去年不斷出現的串連活動。在網路上常常發起一些串連活動,什麼我拒看電視、電視關機活動或是不看新聞台等等,我對這種活動經常是冷漠以對, 原因是跟隨這些活動向來是沒什麼用處的,為甚麼?因為 我實做 ,實做的原因是因為絕大部分的人上網依然是以「目的性資訊」居多,像是查查電影時刻表啊、查網拍啊、上網購票啊、看 蔡依林部落格 啊(看底下諸多經典留言就知道了 XD),台灣到底有多少人真的在上網後有在閱讀網頁資訊的?看網頁時他們對小貼紙的關注力有多少?而生活周遭有更多人是被網路所涵蓋卻不上網的! 我媽不上網,我爸不上網,一家五口只有我常上網,來家裏的婆婆媽媽不上網,隔壁大嬸大伯不上網,對面叔叔阿姨不上網(不誇張),樓下賣牛肉麵的不上網,甚至還禁止自己的小孩上網,樓上住的學生天天玩 WOW,再去網咖看看那些玩家誰有真的在看網?去饒河夜市吃個排骨酥,我覺得打烊完都已經半夜一兩點的老闆應該也不上網,學校當中還有一狗票的老師不太會上網,學生還得教這些老師呢。甚至轉寄 Email 都還有可能被當成垃圾信給檔在門外。但是他們都還是在看這種無腦新聞台,在網路上的串連能怎麼辦?更遑論許多鄉民一離開 PTT,回到生活中對什麼事情義憤填膺也忘了。 這種串連影響力現下是沒有辦法被擴及的,難道沒有人發現嗎?這就像是在撞球檯中的打 NINE BALL ,如果沒辦法一桿把網路這個桌檯框打穿,或直接讓母球跳到隔壁名為實際生活的桌檯去,十顆球就永遠只能彼此互撞而已,再大的敲擊能量就永遠只能在相同的場域內(網路)彼此互換、消耗,最終逐漸消失;有更多的球進來(花式),也只是讓這股能量更加快速的消散,到最後連母球都不知道洗袋到哪去了。有用嗎?我覺得沒用,無腦記者有越來越多、越來越離譜的趨勢,就可以知道,根本沒用,大家也別再催眠自己是什麼草根媒體了,因為主流媒體依然是主流媒體,只要它不理你,就依然沒人理你,隔壁生活球台的球也不自己跑過來理你。...

Mandriva One 2007 Metisse 你從未想像過的桌面應用

Novell 把 XGL 放出來後,簡直是猛虎出閘,發展速度攔都攔不住! Windows Vista 推了兩年,大家對於桌面半透明特效、視窗 3D 排列等等功能,似乎有點倦怠,也覺得這樣的發展速度似乎太慢,對於 Mac OS X 引領風騷的 Aqua 效果,似乎早已經麻木,已經絲毫不覺得有什麼新奇之處,但是 Linux 社群真的是相當的恐怖!一旦擁有夠威力的武器之後,使用者就會看到集體創意所帶來的威力真的是無窮無盡。 在 Ubuntu 中現在大多的使用者所使用的 3D 桌面都應該是以 Beryl 為主的居多,因為 Beryl 幾乎把所有可以設定的選項都已經給弄了出來,還支援各國語言,使用者勾勾選選就可以改變桌面的特效,也能夠透過 Emeral 來改變桌面特效,讓使用者體驗到 3D 桌面真的有其實用之處,但是還不只是如此而已,新推出的 Mandriva One 2007 在桌面應用上更增添了新的想像,新的桌面名稱叫做 Metisse ,看了底下的影片,還不心動? Mandriva Linux 2007 Depth Perception Uploaded by mandriva 底下還有,第二支影片讓我覺得更是心動啊! Mandriva Linux 2007 Metisse Copy Paste Uploaded by mandriva Mandriva Linux 2007 Mirror Uploaded by mandriva Mandriva Linux 2007 Metisse Pager Uploaded by mandriva 看來我該找個時間換個作業系統玩玩了。 官方網頁 、 檔案下載

Windows XP 中直接 install Ubuntu / Debian

圖片
這是直接在 Windows (Win32 / x64) 中安裝,不是說如何製作雙啟動/另切磁區安裝,而是直接在桌面點兩下的「直接安裝」。 或許真的有那麼多使用者開始想要嘗試其他的作業系統,尤其是自由免費的作業系統,但是真的不是每個人都會仔細去看安裝說明、了解運作方式,這也是電腦基礎概論相關課程的失敗。最近 Ubuntu 所受到的關注力是越來越強大,有幾位 Blogger 與部落客也跳往 Ubuntu 作業系統來,想要嘗試的人當然也不少,但是透過 LiveCD 玩玩,好像就是欠那麼一味,唯有透過完整安裝才能盡見全貌,不過對於原本底子就不佳的人來說,分割磁區、考慮空間大小、雙啟動等等問題就可能連原本的 Windows 都搞掛了,如果在 Windows XP 中點個 install.exe 就可以安裝 Ubuntu 呢? 在以往 Linux 的歷史裡 Linux 曾有個版本是可以安裝到 Fat32 磁區當中與 Windows 95/98 等系統共存的,但是實用性不高;後來有個作法是將 Linux 安裝到一個 .img 的檔案當中(放在 Fat32/NTFS 磁區裡),這樣使用者也不用去修改硬碟磁區,但是 Fat32 的安全性、穩定性都不佳,所以也沒後續,不過現在這個方法似乎又死灰復燃了。 Ubuntu/install.exe/Prototype 在官方 英文討論區中 有人搞了這個東西出來,只要在 Windows 底下執行一個 Install.exe,就可以進行 Ubuntu 的安裝 ,原理不稀奇,好玩的是這個安裝程式還包裝的很好,執行後自動透過 BT 幫你把 Ubuntu 所需的相關程式下載回來進行安裝,如果安裝失敗,也可以手動在 Windows XP 底下進行安裝(沒錯,安裝在 Windows XP 裡),透過修改 Windows XP 的 Boot.ini 就可以完成雙重啟動,要移除的話直接到「新增移除程式」中移除就可以。XD 這對主要使用 Windows XP 卻又想要學習 Linux/Ubuntu 的使用者來說,應該算是個福音。因為最近使用 Ubuntu 還蠻有心得的,覺得 6.10 真的可以開始推薦給一般人使用,搜尋一下發現 台灣前不久也有人提到過 這隻程式呢。如果之後這個安裝程式能夠併入 Ubuntu 7.04 當中放進 ISO/光碟片裡,不透過 BT 而是...

今天看到的惡趣味

圖片
B3ta.com 搞了一個活動,希望由眾人投稿比賽一個「特殊的題目」,主辦單位還會給予各參賽者作品評定「特殊的分數」(mark),至於是什麼 mark 底下會揭曉,而活動內容是: The game designers across the nation are playing is; can they design a logo and get it approved without the client realising it's a big spurting pxxxxx? (關鍵字消音術)這類活動就是純粹的惡搞好笑,但是歐美人士的反應與創作方式總是比較直接一點、不含蓄,所獲得趣味、共鳴與幽默感也稍微生硬了點,不過經過眾人投稿之後,冠軍產生了: 還真是符合近三四年來歐美和式禪風的流行趨勢!mark 100% 當之無愧!意境之優美、想像力之高深,實在令人不得不佩服啊!(此圖頗有軍中老笑話「彎腰撿香皂之後」被圖表化的感覺。) 另一張圖是預測蘋果有可能在未來開發的產品想像圖 (來自 How Do You Like Them Apples? ): 「不只死了都要愛,死了還要繼續聽」之「我不想安息版」: 變變聽音樂,可以增加肚中好菌、消滅壞菌、讓腸道永保安康的「AB 馬桶多」: PS:看完網頁中的作品之後,發現到一個不爭的事實:iPod 真的是繼衛生紙之後,讓使用者最容易跟馬桶聯想在一起的產品;跟民生必需品產生想像的連結是行銷的大成功啊!

[言之無物]關於 Yahoo! 奇摩 併購 無名小站之想法

週五我收到一封信: 我有個朋友在經典公關當公關人員,剛好負責 Yahoo!奇摩的媒體公關,她們看了你的網誌後很想知道你進一步的看法。 看來前幾天就急著想針對這個議題寫評語的部落格大老們似乎沒辦法滿足這些人呢。想知道什麼樣的想法呢?對於 Yahoo! 奇摩併購無名小站這件事情,我是樂觀其成,甚至覺得下一步還可以投資或吸納 DinBenDon 系統 來結合 Yahoo! 奇摩生活家中的美食頻道(推出個大台北地區二十四小時全天候美食到府?),或是該去注意正在極力發展卻開始遭受到行銷人員入駐的 HEMiDEMi ,以 HEMiDEMi 取代 Yahoo!分享書籤服務,並開始深掘與吸納國外 Blog 與國內部落格訊息,傳遞更好、更正確的一些資訊;或是乾脆跟郭台銘聯手將 TVBS 買下,將中資集團轉為美台合資集團,成就更大的媒體。今天就算 Yahoo! 出資買下全台灣的網站,對我來說,不論我是廣告主或是網路使用者,也不會有任何影響,何不呢?因為這可以從很多方向來探討,過程有些雜亂無章,但是都有其原因在的 。 基本上從「併購」這件事情的本質來看, Yahoo! 奇摩併購無名小站,沒有任何錯誤,甚至連道德公義上的錯誤都沒有,不論是站在商業考量、站在市場考量、站在使用者立場考量,都沒有過失之處,反倒是使用者對其他業者進行檢討的聲浪更高。所以 Yahoo! 奇摩對於反併購(家蕃天說是「反壟斷」)這件事情,只要跟公平會進行說明網路並無壟斷之虞即可。(註:這有題外話) 打從網路線從柏克萊大學中牽出來之後,「網路」在意義的涵構上早就超越所謂「界線」的問題,沒有國界、沒有地域、沒有範圍、沒有領域,就像是一團從太空中砸往地球的龐大網子,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網路母體(CYBER MATRIX)。但是我們來看看 webs-tv 媒體聲明稿 的第一點: 1. 陳銘堯先生與詹宏志先生、陳正然先生所訴求的是一個反對壟斷的台灣網路環境,並對公平會的公開徵詢表達意見,我們的訴求不是反對併購。 (如果詹宏志在這議題上一直要與 PC Home on-line 劃清界線,那這就是 webs-tv 自己出來說的)先確認一下什麼叫做「台灣網路環境」?如果這是指連接點在中華電信、SEEDNET等等之後的網路稱作「台灣網路」,要說壟斷再進行調整與定價,那應該要先去對「最根本」的中華電信哀號才對;如果是指網域為 .tw 的區域稱...

當 Yahoo! 奇摩等於「台灣」網路的時候,我迫不及待迎向這樣的自由

當聽完反方立場(webs-tv & PC Home On-line)的鬼話連篇之後,我真的迫不及待想要 迎向這樣的自由 ,而我已經擁有這樣的自由。當十多年前,美國宣佈要開始建置所謂的「資訊高速公路」開始,我的心中就充滿著憧憬:「世界要變平了。」 ※ 網路的風潮首次吹進台灣,各大入口網站開始成立,但是使用者都還在使用撥接連網的那個時代,我就是個「英文服務」的使用者,不是因為我對英文有偏好,而是「有國際觀的服務,不巧都是以英文為主」。當時我沒有個人電腦,使用的是校內的大型主機,終端機一啟動,連上 Gopher ,就是直接奔向國外各大學的資料庫去瀏覽資料;之後國內漸漸有些入口網站開始做起搜尋服務,提供免費電子郵件與免費網頁空間,我也在獲得第一台個人電腦之後開始使用國內的服務來建置網站。 不過沒多久的時間,在接觸國外的使用者之後,我就徹底放棄使用國內的服務至今,因為我突然發現到,我們一定要就跟整個世界競爭,而不是跟在小圈圈裡面彼此競爭;我在英文版的 MSN 中成立社群,我利用英文版的 Blogger.com 紀錄文章,我使用國外的書籤服務,我上國外的社群討論,因為我知道,這些「向內聚焦」的國內服務遲早是要死的。 ※ 台灣的 BASE 太小,只有兩千五百萬的人口,這不像日本、韓國或是大陸,讓你有機會向內聚焦、藉由上億的人口來獲得國際間的焦點;可是國內的服務向來愛劃地自限,明明在人才招募中偏愛國外留學歸國的碩博士生,或是英語能力較佳的人才,但是服務方向,卻是完全朝「向內聚焦」來做: 只有正體/繁體中文 。他們忘記一件事情:網路是平的;就連在網路第一強國 -美國 - 出生的 Google 都得要想辦法「做全球的生意」才能保持優勢的當下,台灣的服務卻落得只能「向內聚焦」 。 ※ 先講另外一件事情好了。 台灣現在有很多營造公司、營建集團寧可花大把大把的鈔票䀻請國外的『國際建築師』來台灣設計建築作品或一些知名豪宅,也不願再採用本土的建築師;在這種情況下,本土建築師被逼迫的開始往外發展,去北京、去上海、去日本、去韓國、去德國、去英國接建築設計案,當設計作品之的能跟國際接軌之後,才有機會回頭在華文社會中接承更巨大金額的建築設計案,我們才獲得更好的建築作品。 這樣懂了嗎? ※ 我的主張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使用者如果不先讓一些國內的爛公司倒一倒、死一死,事情是不會有轉折的。這些服務...

Ubuntu Studio - a multimedia editing ditro of Ubuntu

圖片
Ubuntu 最新專案計畫 Ubuntu Studio 準備大舉進軍多媒體編輯領域。這個新的專案計畫將要以 Ubuntu 7.04 代號 Feisty Fawn 為主要核心,來打造一個穩固、實在的多媒體編輯環境,而相關程式與應用,將會是免費的,桌面環境則依然採用 Ubuntu-Gnome 為主,UI介面的設計風格已經很明確的定出希望走向暗色系風格,Ardour-like 的感覺,像是 這樣 ,或是如左邊的圖片預想風格為主。 不得不 再說一次 : 不要說我沒告訴過你 ,黑,絕對是今年流行的主軸,是各個設計領域都會陸續採用的設計風格,這不是對於流行色彩的跟風,而作業系統與3C消費型電子產品將會開始影響人們對於其他領域的觀感,但是現在市場上新穎的黑色系風格與相關的設計產品,出現速度依然相當緩慢。 Ubuntu Studio 的 網域與網頁已經上線 了,而 相關 Wiki 內容 也已經正在慢慢建立當中,而這個專案與未來的的相關討論都有一個專屬的獨立討論區負責進行,於 Wiki 中的描述是這個討論區已經 almost done。 在 Wiki 當中 Ubuntu Studio 的專案成員也已經列出一些 Project Goals : Create solid package lists for ubuntustudio-settings, ubuntustudio-audio, ubuntustudio-audio-plugins, ubuntustudio-video and ubuntustudio-graphics. Create ubuntustudio-desktop package. Create website with own forums. (Almost done) Create "Alt" install DVD. 計畫中 Ubuntu Studio 將於今年四月推出(與 Ubuntu 7.04 Feisty Fawn 同一時間) 。 曾經聽過「如果 Adobe 不再支援 Mac 作業系統,Apple 可能因此要關門大吉」的說法,在 2003 年 Adobe 停止更新專業影片剪輯軟體 Premiere for Mac時,Mac 圈一陣嘩然,似乎間接證實了這樣的說法,幸好 Adobe 其他的軟體依然有推出 Mac 版,不然 Mac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