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WTF Taichung]早說過這背後是有陰謀的

搶先報╱違停大執法!騎樓人行道罰單 一周破400張 : 台中市政府 運用擴大內需方案 , 斥資1.6億元 整修、翻新台中市十多條主要幹道如中港、文心、公益等路段的人行道,因怕汽機車又違規停放,除妨礙通行也可能壓壞路面,因此上月起,針對這些主要幹道執法,先開勸導單,一周後開始拍照寄給警察局開罰,時近三周,每周都告發400件,汽車罰單2200元,機車 800元,公益路預定下周開始開罰。 比對一下 上個月初寫的 : 請別造一些沒有用的人行步道假裝台中很有風情卻是縮窄道路寬度去刻意造成違規停車甚至是塞車、請別在一些好不容易有生意的小店面前找警察刻意去開單(跟一些小買賣的商店過不去嗎?這八年來路為什麼不開大一點?) 這個市長正在濫用市民與媒體對他夫人的同情、來換取對於他施政無方的寬容,甚至是藉由這種同情想要往上更攀一層;這個市長對周遭情況的誤解也很大,一直在媒體前面說是媒體與市民對他太好,一直想拱他出來當行政院長、當台中直轄市市長,錯把其他人對他的同情、對於市政不忍批評當成是情義相挺了嗎? 如果我同情你家裡發生的不幸、對你即將卸任但是無所作為的市政不忍苛責,卻讓你把這種「因同情的不忍苛責」當成是「對施政的另一種讚譽有加」,你這個市長未免也太可悲了吧?你當馬英九的烏鴉,誰當你的烏鴉了?難道你的朋友、市政府的同事難道都喜孜孜的看著你這樣下去?有人發起一人一信救新竹,我們只能感嘆幸好台中市西屯區的飆車族沒砍死人,不然下一次就應該要輪到一人一信救台中了。

Igor 伊果 / 異想天開

圖片
看完 IGOR 之後,總覺得少了點什麼,不,很多點什麼... 就技術面來說, IGOR 的動畫表現其實並不輸 Pixar 的動畫,但是有很多畫面是令人覺得很怪的,其實就差在分鏡,有些畫面就是覺得可以在更表現出些什麼,但是就是沒有,讓整部動畫從頭到尾有點平淡無奇,甚至感覺到一些刻意放入的怪異;其次是劇本的原創性,套用了科學怪人的情節後,整部片似乎沒有那麼原創了,而結尾也讓人覺得有點唐突與草率,在情節當中好像刻意要照顧一些編劇所關心的團體,不過卻似乎令人反應不大啊,在看 CINAMAX 介紹時覺得好像很有看頭的動畫電影,結果平淡無奇、了無新意,故事掰不長的電影,令人感到可惜, IMDB 目前 6.1 分,不過如果是我應該不會給超過 5 吧?

我贊成死刑,你是憑什麼反死刑?

很多人很愛跳出來談反死刑,可能因為談反死刑可以讓別人認為自己尊重人權、了解生命價值、愛惜生命等等,可是很妙的是,這些反死刑言論者,檯面上看到的幾乎都是生活安逸、未遭劫難者,或是加害者的家屬,憑什麼倡言反死刑?憑的是尊重人權?還是了解生命價值?還是愛惜生命? 這些條件併作一句話講也很合理啊:「我尊重人權、我了解生命價值、我愛惜生命,所以我更贊成死刑。」因為尊重人權、了解生命價值、愛惜生命等等廢話跟【廢除死刑】或【反對死刑】之間不存在必然的「我尊重生命所以一定要反死刑」這種邏輯關係,同樣的也沒有「我贊成死刑就表示我不尊重生命」這種必然關係存在。 死刑的出現有歷史的脈絡、原因與邏輯存在,死刑是大自然當中不管是狗貓鳥獅豹虎象等 同一物種間 都會默默進行的舉止(並非 不同物種之間,搞清楚點),但是反對死刑的人本身的立論基礎就已經沒邏輯可言了(至少我沒看過有哪個論述是充滿邏輯論述的因為 A 必然 B 、因為怎樣所以必然不可抗力而要廢除死刑之類的),還會質疑別人的邏輯,這就蠻好笑的,幾乎都是為了反對而反對較多。 不過類似寓言故事中蝙蝠選邊站的娘砲式軟話倒是很多人愛說。 你倡言反死刑,你憑的是什麼?你真的面對過犯人嗎?我敢出來贊成死刑是因為我面對過的罪犯與受刑人沒有上萬也有成千,我見過的傢伙幾乎都是那種「阿~又不會死,關幾年就出來了」、「吃政府十年,出去又是一條漢子」、「阿這次就失手被抓,先進來休息一下」,我贊成死刑耶,你咧?你只是躲在螢幕另一端正爽爽在上網看文章,你憑什麼鳥毛來反? 你倡言反死刑,你憑的是什麼?你看過三人結夥強盜殺人為了避免遭判死刑其中一位總是負責把風口供佯裝不知情的犯人說「只要不被判死刑,再怎麼樣也是會讓我出去啦,能安怎?另外一個跑掉的遲早也是會給他死的」?我贊成死刑耶,你咧?你只是躲在螢幕另一端正爽爽在上網看社會版文章「啊...又一件強盜殺人案件」,你憑什麼鳥毛來反? 你倡言反死刑,你憑的是什麼?除了電視上的馬賽克版新聞畫面,你有親眼看過被父親強暴多年的國中女生躲在牆角哭泣的樣子或是強制性侵害嫌犯大聲叫囂「我如果出去一定要幹死她,你叫她給我等著」的情況嗎?我看過,我贊成死刑耶,你咧?你可能正將你的女兒抱坐在腿上上網看文章,正在享受天倫之樂爽的哩,你是憑什麼鳥毛來反? 你倡言反死刑,你憑的是什麼?如果你是個躲在父母羽翼下長大、家居安康...

ABC News about iPhone / iPod Touch Paintings

Brushes 3.99 美金(台幣150左右?),還真的不錯玩,已經玩兩天了還玩不膩耶,就算是上廁所一樣可以畫,又是一個 The Most Wasting Time 的小東西,不過這個比一般遊戲或是社交軟體來說有創造力多了。

The New Yorker, Finger Painting, Jorge Colombo

Jorge Colombo 利用 iPhone 上的軟體 Brushes 為城市一角進行速寫,而成為了 The New Yorker 紐約客雜誌 封面,之前一直猶豫不決要不要買 Brushes ,這倒是 Push 我買下去了。

當地球停止轉動 - 幹!超爛!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圖片
他媽的真的可以列入人生十大地雷爛片之一: 美國國防部長一定是豬腦,這眾所皆知的,總統聽到攻擊會助長對方的攻勢還下令攻擊,連總統都是豬腦; 小鬼玩魔獸的聖騎士媽媽叫兩聲就死了,技術太差; 玩魔獸最基本也要看任務內容吧?片中小鬼動不動就要她媽殺了外星人、阻止他之類的,恁背當場就巴下去了,阿你是不會先問對方要幹嘛喔? 地球都快毀滅了、世界到處都被攻擊過、最後外星人撤退時,竟然還有人在雪梨歌劇院前賞風景、汽車廠裡還有人在組裝汽車、都市裡面還燈火通明,這什麼鬼啊? 如果基努李維拍這部片是希望人類能有所改進,結果整部片到最後什麼也沒講,是要人類追求和平、環保、看到外星人就要兩手高舉投降請求對方饒命與幫助、還是什麼鬼的,通通沒講,阿到是拍這部片幹嘛? 幹!真的是超級大爛片!

Movie "Coraline" 第十四道門 / 鬼媽媽

"Caroline" 《第十四道門》 是 「美國眾神」(American Gods)名作家 Neil Gaiman 驚悚奇幻名著,於2006年台灣皇冠初版 ,榮獲星雲獎、布萊姆.史托克獎、藍帶獎等大獎;Neil Gaiman 曾說這本書原先是為五歲女兒而做,預計只有五十頁的小型童話故事最後演變為 192 頁的中篇小說,不過因為是要講給五歲女兒聽的故事,內容傾向長篇奇幻童話故事。 之後 聖誕夜驚魂 (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的導演 Henry Selick 接手開拍 "Coraline" ( 中國翻譯「鬼媽媽」),成為最新的黏土動畫( Stop-motion ) 3D 拍攝電影。Coraline 全片帶有恐怖與驚悚的風格(或許是因為來自於 Neil Gaiman 的緣故 XD),就像之前的聖誕夜驚魂一樣,並不是從頭到尾都和諧歡樂的動畫電影,劇情描述一個小女孩 Caroline 在搬家後覺得並不愉快,在走進新家一道秘門之後發現另一個精彩奇幻的平行世界,故事情節可從書本簡介獲知一二: 寇洛琳的新家有一百五十三樣藍色的東西、二十一扇窗戶、十四道門。十四道門裡有十三道沒鎖,寇洛琳好奇地把每一道門都打開來看看。第十四道門是上了鎖的,但門後只有一面磚牆。有一天,寇洛琳偷偷地打開了這道門,卻發現門後竟然出現一條通往隔壁公寓的走道。 另一頭的公寓跟寇洛琳的家一模一樣,甚至也有『另一個爸爸』和『另一個媽媽』,他們長得也跟寇洛琳的爸爸媽媽一模一樣,除了眼睛是又圓又大的黑鈕扣。一 開始,另一個『家』裡的一切都棒透了!食物比較好吃,書本裡的畫會扭來扭去、閃閃發光,玩具盒裡有可以飛來飛去的發條天使,還有牙齒會咯咯作響的迷你恐龍頭骨。但是寇洛琳慢慢感覺到那裡似乎有點不太對勁,她想要回去自己真正的家了,『另一個媽媽』卻說:『我們需要妳,寇洛琳。我們要妳永遠留在這裡!』 全片在面積達 13,000 平方公尺的倉庫內逐一畫面拍攝而成,影片全景切分成數百個場景來進行拍攝;這次因為故事內容的關係,拍攝過程甚至要請一位員工專職位黏土人偶製作各類所需的衣物與配件,工程相當浩大。片中的黏土人偶造型細緻,拍攝手法也更加具有創意,片中生動的黏土動畫絕對讓看過聖誕夜驚魂的人再次感到驚訝。 全片的背景配樂也相當好聽,在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