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不止 Blogger.com 而已,連 Search 也 Beta

圖片
不只 Blogger.com 正在 Beta,連 Blogger.com 的 Blog Search 現在也正在 Beta,這個 Search Engine 應該是直接使用 Google Blog Search 的內容並聚焦在 *BlogSpot.com,但是介面與進階功能上都比較像是跟 Blogger.com 整合在一起,要搜尋文章當然是相當好用,尤其是在搜尋特定名詞的時候,如果正好有這個 Blog 在 *BlogSpot.com 上,馬上就可以看到這個 Blog 更新的時間、搜尋到的文章數等等,另外是可以指定某個範圍來進行搜尋,只要給個名字(例如 metamuse )而不用給完整的網址,就可以在取這個名字的 Blog 底下搜尋資料,擺脫了以往在 Google 中要指定完整網址的麻煩;如果把這個網頁的 form 拿去改一改,嵌進 Blog 當中應該會不錯用吧? 另外是很多人喜歡在 Blog 中嵌入 Google 提供的主站搜尋的輸入框,現在不用這麼麻煩了!以往左上角的 Search 是連往 Blogger.com 的搜尋,現在左上角的 Search 已經是針對主站搜尋,也就是說你現在移到左上角去輸入關鍵字、按 Enter,搜尋就是只針對 [ METAMUSE ] 內的資料做搜尋了,方便又好用,搜尋也非常的精準喔!(前提是 Blog 要有被 Cache 到啦...)來輸入「安妮莓」試試看?:P

女僕咖啡館開到多倫多去

圖片
在 Boing Boing 中看到個訊息,真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台灣的始祖女僕店 安妮莓 女僕咖啡館曾經成為一時之話題,後來卻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而歇業;今年七月在市民大道旁才剛跑出來一間詢問度頗高的 FATIMAID (只是不知道為何素質是走可愛嘟妹型...= =|||),但是這幾個月來似乎沒聽到有什麼太大的迴響,熱度似乎已經減低不少,沒想到這個點子現在被拿到加拿大多倫多去用了! 從網頁看這家店的英文店名叫做" i maid cafe ",頗有 i.Robot (我‧機器人)之「機械順從感」,可是一看中文叫做「食字路口」(恩?),副標示「主題港台茶餐廳」,嘿嘿,這有趣了。雖說這類咖啡館原祖先應是日本,才被 Boing Boing 認為是日本女僕咖啡館,不過這家店的老闆如果不是陸胞、港人就應該是台灣人才會用這樣的店名吧?依此觀察,說不定未來不久就有一扇大門通往國際女僕市場吧? 懷舊影片觀賞 XD :

書:次世代Linux-Ubuntu玩全手冊

圖片
「Linux只適合用來作Server」、「Linux是給電腦高手用的」,相信不少人都有這一類的刻板印象。看完《次世代Linux-Ubuntu玩全手冊》,相信您對Linux的印象將會完全改觀。Ubuntu GNU/Linux是近年來急速竄紅的Linux distribution,以安裝容易、與商業作業系統相比毫不遜色的桌面環境,以及更新迅速著稱。本書屏除艱澀的理論說明,用最輕鬆有趣的方式,告訴您如何安裝系統、驅動程式,如何上網,如何在Linux下執行Windows的應用程式,最棒的是,要在Ubuntu底下玩《魔獸世界》、《戰慄時空》也不是問題喔!當然,Linux強大的伺服器功能,本書也沒有省略,想要自己架個網站,與PC/Mac OS X分享檔案,架個防火牆防堵入侵,看完本書,這些工作也都能夠輕鬆完成。只要您對開放源碼懷抱熱情,在看完本書之後,相信您一定會對開放源碼的未來更有信心! . 隨書附贈Live DVD,免安裝,開機即可立即體驗! . Ubuntu台灣社群執筆,內容最詳實。 . 內容最豐富完整的Ubuntu Linux使用手冊。 隨書附贈 ..Ubuntu Linux 6.10 Edgy DVD,一般只能下載 CD ISO ,搭上新書上市 打折下來只要 522 元,還帶片 dvd ,算一算燒錄、下載時間、空片價格等等,這算蠻不錯的投資,有興趣的人可以到書局去看看了,說不定可以撈到八折、七折? 最近使用起來還是覺得 gcin 比較好用, scim 中的新酷音選字有點怪怪的...

Blogger.com 使用者如何備份網站內容

搬家事件讓很多人嚷著「備份、備份」、「打包、打包」,這時候就有人提到 Blogger.com 沒有備份機制,而提出用 Free Download Manager 砍站最好,這當然是個辦法,不過這招就累了現在已經是屬於動態網頁結構的 Blogger.com Beta,因為每一個下載程序送過來,伺服器就得要開啟一個程序應付,說不定還被誤認為是在掃站。至於說到沒有備份機制而要動用 FDM 來掃,誰說沒有的?其實要備份 Blogger.com 內的文章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簡單,簡單到連說明文件都有,充分顯示有很多人真的是不看說明文件的。(唉) 底下部份提供的連結都會連向 Blogger.com 說明文件當中,因為說明文件是依照瀏覽器的預設語言設定來判斷所呈現的內容,如果你看到的是英文版,記得在最底下有個 Language 的連結,點進去後你就可以切換成正體中文的說明,接下來就說明幾種常見的備份方法: 備份方法一:單一頁面全儲存: 如果你是 Blogger.com 舊版(2.0)使用者, 只要依照這個說明裡的教學 ,用瀏覽器開啟製作出的備份網頁之後,按下儲存網頁,即可輕鬆完成整個網站的內容備份,夠簡單吧?連 FDM 等軟體都不用抓,這招真的是單純備份,將所有的文章匯集成一長篇文章後再整個儲存下來,非常適合定期全站備份使用(因為是備份,沒用到也就不會去看它了,再長也沒差...)在 Blogger.com 升級成 Beta 之前,這是我最主要定期備份的方法。 備份方法二:Wordpress.com 提供搬站服務: 這個方法也只適合舊版使用者,只要到 Wordpress.com去申請一個新的 Blog,直接 依照說明 進入 Import 功能,把這邊的東西給複製走就好,唯一的缺點是上傳到 Blogger.com 的圖片不接受外連,所以複製不了,文字與留言則可以統統帶走,資料進入 Wordpress.com 後備份就ok。如果你同時擁有多個 Blog,這個方法也可以同時備份 Blogger.com 上數個 Blog 到 Wordpress.com 當中,將數個 Blog merge 在一起,這也是我之前所使用的方法之一。 備份方法三: FTP 發佈功能: 不管你是新版或舊版的使用者,這個方法都適用,如果你真的要把整個 blog 的原形原貌都備份下來,還要包含圖片內容,這個功能就是...

Pages : Ubuntu 6.10 Edgy ( Include "How to install Beryl")

原本就已經計畫要做的一些事情還是要弄的。 最近 Google Page Creator 的新增的一個功能是讓單一個使用者可以申請多個新 Sites,每個 Site 都有 100MB 的空間可以儲存照片、網頁、文字內容、相關檔案等,Google Page Creator 的說明其實很清楚表達出 Google Page Creator 的信念: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page and a site? A site is a collection of pages that you can access using a URL like http://yoursitename.googlepages.com. A page (for example, named "myferret") is a single document that lives on your site with its own unique web address (in this case, http://yoursitename.googlepages.com/myferret). A "page" is like a page in a book, while a "site" is like the entire book; every page belongs to a site, and a site can contain as many pages as you'd like. 在這樣的說明文字之中可以看出,當有一些東西是具有特定主題性質的時候,在 Blog 發佈相對是不適宜的,反而獨立出來到單獨一個 Site 當中,透過單一獨立的網址直接進入,成為一個 Collection 會更好,所以我也申請了幾個網站網只來收集不同的主題內容。 在 metaubuntu 當中主要是收集我覺得我自己在使用 Ubuntu 的時候會使用到一些說明與內容,我想只要慢慢累積起來,應該會是不錯。現在只有一個使用者比較常查詢的 " Ubuntu 6.10 Edgy install Beryl " 的翻譯文件與另外一篇對岸論壇使用者 所收集的安裝資訊 ,前一篇原文是來自...

藍絲絨,慢走。

圖片
藍絲絨(本名李性蓁),和 LOST 淵源深厚。 看到這句 ,眼淚差點飆出來。 早上一開網頁,看到書籤連結的標題,真的是不敢相信。 然後從早上開始就不太敢再去看新聞訊息或是網頁書籤,亂七八糟做著其他的事情,佯裝著跟其他人聊天,在網站之間無間斷的閒晃...然後我點了「我的最愛」,很小心翼翼的點了「Lost」,很小心翼翼的進去看。 只不過看到這句,眼淚就差點飆出來... 看見新聞的朋友正在線上,我看到她改了 Title,線上傳來訊息,很簡單的一句:「我哭了」,更令我鼻酸。 莫名其妙的,我曾停留在 Lost 中許久許久,在西元2000年的當時,我一進到 Lost ,就開始莫名其妙的從她的文章開始讀起,常常莫名其妙的一瓶紅酒、一包煙,在夜裡反覆重讀著她的文章,那時候我真的是 Lost;很偶然的情況下,跟她在以前的 Lost 網站聊天室聊過一次,彼此在網站上互相留言,在前幾年,就是這樣子;不過沒多久,我就像個潛水員,又潛了回去,但是依然繼續當她的讀者,可惜了那些留言,跟著刪站而付諸流水。等到她有了自己的站後,一開始先是只有單純的留言版,後來又轉成個人的部落格,我依然持續翻看著。 四五年前北上後,曾跟她在公開場合見過一次面「啊...那就是藍絲絨...」這是我唯一的印象,這才發現跟她中間只相隔著兩位處於不同行業與領域的朋友,後來偶爾跟這兩位朋友聊天,莫名其妙的喜歡知道她的訊息,什麼時候在上海、什麼時候在台灣、現在在那邊工作、最近寫了些什麼。 一堆莫名其妙,也沒形成什麼關係;可是,現在我感到一種失落。 失落的莫名其妙! 但是有一件事情卻是我一直很確定、並且一直反覆確認過的: 她,就是我為什麼會喜歡藍色的原因; 讓我從喜歡黑色,轉變到喜歡藍色的原因。 尤其是喜歡當初她在 Lost 中以藍絲絨的身份出現時, 她的網頁、她的文字、她專用的那一抹藍。 藍絲絨,慢走。

Seeing RED

12/1 號是 World AIDS Day ,各地有類似的活動,提醒世人注意愛滋病的威脅,Blogger.com 也使用了 Widget 功能讓使用者能夠很快速的新增 Page Element,只要你是 Blogger.com Beta 的使用者,直接到 (BLOG) RED 這篇文章當中,底下就有兩個按鈕可以直接新增兩種不同的網頁元素到你的 Blog Template 當中,讓你放置在網頁當中。不過別急著按下按鈕,記得將文章讀完,順便看看延伸連結,再回頭去看看 Google 的 Seeing RED,瞭解這個活動的意義比參與更重要一些。

Sony 的遊戲主機事業喪鐘響起?

圖片
據新聞與討論表示,執掌 SCEI 的久多良木日前已經從原職位解職。當然說喪鐘響起是誇張了,但是在與 Wii 正面交鋒又受到 Xbox 360 促銷打壓之下,PS3 的銷售量暫時真的不怎麼好看,問題不少之外,遊戲似乎也都不強,尤其是遇到 Xbox 360 的 Gears of War 更是悽慘(早就跟你說過那是「遊戲畫面」不是 CG 動畫了吧!),除此之外 HD-DVD 的支援(與改造...),雙重因素讓 Xbox 360 評價也因此重新攀升,成為 Amazon.com 的消費者票選最希望特價銷售的物品,日前 在 Amazon 以特價 100 USD 限量銷售 ,還造成 Amazon.com 斷線 15 分鐘(因為我也很想去搶搶看...),也在短短的 15 鐘內銷售一空。依此看來... PS3 還是朝 桌上型電腦應用特化 前進吧! Quote from " The Console Wars Claims Its First Victim? " Pardon the college sophomore Shakespeare citation, but the latest news in the next gen console wars brings out my sense of the tragic. (As it did last week2.) “The Father of the Playstation” and the “Gutenberg of Video Games”, Ken Kutaragi,3 has just been nudged4 from his position as president of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SCEI), hereby replaced by Kaz Hirai of SCEI’s US wing. 相關新聞: Is The PS3 Sony's Last Console? Sony sidelines PS3 mastermind Kutaragi 不過回頭去 巴哈搜尋 竟然沒有相關文章? 訊息藏在這篇巴哈的新聞 ,原來是由原 SCEA 總裁兼執行長 平井一夫 就任 SCE 社長兼集團營運長,久多良木健就任 SCE 會長兼集團...

Internet Explorer 7.0 Taiwan Released.

圖片
正體中文版 IE 7.0 已經正式發佈,檔案大小約 14 MB,下載速度相當不錯,安裝過程與英語版一樣,先是要求 Windows 驗證,這個驗證應該是前一兩週剛釋出的新版驗證,之後詢問是否安裝惡意軟體反安裝工具,再檢查更新與下載附加檔案後才進行安裝,執行速度頗快,與 Google Toolbar 相容性很好,不過分頁瀏覽的速度依然不及其他軟體,有一種把 IE 塞在同一個視窗、而不是經過同一個程序來產生分支的感覺。 原本已經漸漸改用 Firefox 為主,但是發現最近在 Windows 中開 IE 的時候越來越多,才發現影響來自於 Google Toolbar,因為 Google Toolbar for IE 的版本感覺起來設計得比 for Firefox 還要好,可以自訂安裝許多按鈕,加上 Google 新的線上書籤功能,真的是相當好用,反倒是最近安裝 Ubuntu 之後,Ubuntu 中的 Firefox 想要安裝 Google Toolbar 一直安裝不起來(可是之前不會啊~:(),讓我用的有點綁手綁腳...

3 Columns & Multi-Columns Tamplates for Blogger.com Beta

圖片
對於許多想要嘗試 Blogger.com Beta 的使用者而言,最常問的問題大概就是「我要怎麼改成三欄式?」之類的問題,因為一旦要修改,就勢必要進入 Edit HTML 的頁面跟 Blogger.com 的語法奮戰(Blogger 的自創語法算是框架式語言嗎?),雖然很簡單,仔細閱讀 Help 就可以開始惡搞,但是認真想要去修改的人並不多,也有很多是看到 HTML、CSS 就先放棄的,既然「懶人包」這麼受到歡迎,這次就乾脆釋出之前我製作的幾個 Layout 版本,做成懶人包給大家套用,也可以讓其他人稍微看看 Blogger.com 在樣版與使用上的自由度。 不過這些樣版只供新版的 Blogger.com Beta (3.0)使用,如果你還沒有升級成 Beta 的使用者,抓這些是沒用的;如果你是已經升級 Blogger.com Beta (用 Google Account 登入的使用者)的會員,只要下載各個 Template 的 XML 檔案回去,登入 Blogger.com Beta 後從控制頁面進入 Edit HTML 頁面,先下載一份原本正在使用的 Template 做備份,再將想要套用的 XML 檔案上傳上去,就可以直接套用這些版型;如果覺得不喜歡、不知道怎麼改,只要將原本備份的 Template 重新上傳覆蓋即可,或是直接挑選新的範本也行,修改樣版是不會動到你所寫的文章的,這點請放心。 我是拿其中我覺得最好看的 Denim 樣版來改的( Denim 這個 Template 原設計者是 Darren Delaye ),增修了部分的 CSS 與修改大部分的區段,製作了最常詢問的 3 Columns 三欄式版面,也同時製作了最近在 Wordpress 或 MoveType 中很多人喜愛使用的 1+2 Columns(上一欄下二欄)、1+3 Columns、2+2 Columns、2+3 Columns 等等 Layouts 供想要使用的網友下載。基於以往的經驗,我必須將 Notice 寫在前頭: Notice 1.如果你的 Blog 剛申請,且尚未手動增加任何的網頁元素(Page Elements),恭喜你,你可以直接套用這些面版無虞。 2.如果你已經開始使用你的 Blog 了,直接套用這些面版將會失去你所有手動新增的網頁元素(Page El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