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il vs E-mail : 是否開始誤會Gmail了?還是早就誤會e-mail了?
GMAIL的帳號一直是在網路上發燒的話題,不論是容量、公司本身所創造的話題性、在免費網路信箱容量引起的波瀾與愚人節知道消息後 我立即提出隱私性問題 等等,光是從搜尋GMAIL跑來METAMUSE的人就不知道有幾個(隱性的閱讀者?),今天在網路上閒晃,閱讀到 Shih-Hsien 的BLOG提到 關於Gmail 與OUTLOOK EXPRESS之間的抉擇,我開始懷疑會不會 因此造成有人誤會Gmail了 ?又或是這裡面有牽扯到太多網路根本觀念的問題在? Gmail的信箱容量的確是受人矚目兼創舉,但是卻不是第一個實現的,搶先在Google之前實現1GB信箱的是 Spymac.com ,Spymac.com 的帳號完全免費且開放申請,不但有1GB的信箱容量,還加贈個人的BLOG服務、250mb的相片庫服務、100mb支援FTP上傳的網頁服務、信箱還可 以用支援POP3的mail client(ex: outlook express or Thunderbird)將信取回電腦閱讀,但是跟GOOGLE首頁一樣看似陽春的Gmail,為什麼帳號在網路上依然炙手可熱? 先說一下我所認知一般(應該能算是大部分)的台灣使用者對於e-mail的使用習慣好了,絕大部分的人要求容量更大的webmail,為的多是要能轉寄更 大的信件,而轉寄信件的內容前幾名不用統計大概就可以知道,不外是網路影片、網路FlashGame的原始檔、網路圖片、網路文章等等,總而言之就是將一 堆實實在在的檔案直接送進對方的信箱去,一定不忘記利用分享這個字眼轉一份給朋友(們)、灌爆彼此的信箱,不管對方是否真的有興趣觀看,從沒考慮過在e- mail的快捷與立即性、固接寬頻網路的實現、網路依然正處於連結的觀念之下,為何不先寄出一個簡短又有效的連結就好? 很多使用者在webmail上的習慣也變成點了信件、看完內容、刪除(或轉寄)、再看下一封、再刪除(或再轉寄),週而復始,因為在轉寄傳遞後值得被保留下來的信件實在太少,內容實質上的對談也太少,對於e-mail這件事情使用者充斥著濫用的習性。 這樣使用e-mail,這個誤會可大了! 我 想應該沒有人會打開自家門口的信箱後,發現一兩張不錯的廣告照片或是笑話傳單,就印個十張轉寄給朋友吧?或是看到不錯的錄影帶包裹,也翻拷後轉寄給十個朋 友吧?但是一定會好好珍藏起每位朋友寫來的信件,甚至分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