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il vs E-mail : 是否開始誤會Gmail了?還是早就誤會e-mail了?

GMAIL的帳號一直是在網路上發燒的話題,不論是容量、公司本身所創造的話題性、在免費網路信箱容量引起的波瀾與愚人節知道消息後我立即提出隱私性問題等等,光是從搜尋GMAIL跑來METAMUSE的人就不知道有幾個(隱性的閱讀者?),今天在網路上閒晃,閱讀到Shih-Hsien的BLOG提到關於Gmail與OUTLOOK EXPRESS之間的抉擇,我開始懷疑會不會因此造成有人誤會Gmail了?又或是這裡面有牽扯到太多網路根本觀念的問題在?
Gmail的信箱容量的確是受人矚目兼創舉,但是卻不是第一個實現的,搶先在Google之前實現1GB信箱的是Spymac.com,Spymac.com 的帳號完全免費且開放申請,不但有1GB的信箱容量,還加贈個人的BLOG服務、250mb的相片庫服務、100mb支援FTP上傳的網頁服務、信箱還可 以用支援POP3的mail client(ex: outlook express or Thunderbird)將信取回電腦閱讀,但是跟GOOGLE首頁一樣看似陽春的Gmail,為什麼帳號在網路上依然炙手可熱?
先說一下我所認知一般(應該能算是大部分)的台灣使用者對於e-mail的使用習慣好了,絕大部分的人要求容量更大的webmail,為的多是要能轉寄更 大的信件,而轉寄信件的內容前幾名不用統計大概就可以知道,不外是網路影片、網路FlashGame的原始檔、網路圖片、網路文章等等,總而言之就是將一 堆實實在在的檔案直接送進對方的信箱去,一定不忘記利用分享這個字眼轉一份給朋友(們)、灌爆彼此的信箱,不管對方是否真的有興趣觀看,從沒考慮過在e- mail的快捷與立即性、固接寬頻網路的實現、網路依然正處於連結的觀念之下,為何不先寄出一個簡短又有效的連結就好?
很多使用者在webmail上的習慣也變成點了信件、看完內容、刪除(或轉寄)、再看下一封、再刪除(或再轉寄),週而復始,因為在轉寄傳遞後值得被保留下來的信件實在太少,內容實質上的對談也太少,對於e-mail這件事情使用者充斥著濫用的習性。這樣使用e-mail,這個誤會可大了!我 想應該沒有人會打開自家門口的信箱後,發現一兩張不錯的廣告照片或是笑話傳單,就印個十張轉寄給朋友吧?或是看到不錯的錄影帶包裹,也翻拷後轉寄給十個朋 友吧?但是一定會好好珍藏起每位朋友寫來的信件,甚至分級、包捆、貼上標籤來保存這些私人信件,也會認真的回覆,甚至還會存份寄出稿跟信釘在一起,免得下 次朋友來函時忘記自己上次談了什麼。
GOOGLE已經先告訴所有的網路使用者一件事情,Searching的根本價值就是Searching本身,作為Searching-engine就是 該將焦點放在Searching這件事情上,在網站花俏功能上Don’t do too much,所以GOOGLE成為了KING。這樣的根本觀念延續到了Gmail上。
MAIL就該是MAIL,在MAIL這件事情的根本上,Gmail準備面對的態度是,在信箱的花俏功能上Don’t do too much。Gmail在單一信件容量有個上限,一兩張照片似乎還不成問題,但是大檔案就會無法收發,除了使用一些「網路第三世界」的方法外,沒辦法使用一 般POP3的軟體將信件收回自己電腦中或是將信件上傳至Gmail去,在信件傳遞的過程當中,會被系統程式所掃瞄並插入網路精確式行銷文字廣告(我為Google這套廣告模式發明的專有名詞 ==),而引發隱私權爭議,這些事情在一般我所接觸的朋友當中,都成為Gmail不好用的理由。
我的想法是,如果真的是書信往來,在討論事情、分享生活或傳遞情感,或是訂閱資料豐富的電子報,這些值得被留駐於信箱中的價值遠勝於老是有一串轉寄名單的 信件,信箱的1GB容量應該要為有價值的內容做準備,絕非為了看完即刪的暫時性大體積信件而準備。兩千字的信件不過幾K,當信箱中有500mb的信件 (500mbx1024kb/4k-per-mail=12萬8000封信!)時,使用者依然可以打包(Archive)、分級(Star!)、貼上標籤 (Label),但要從裡面翻出一封以往的信件時,在搜尋才是王的這個年份裡(時代?現在很少東西是撐得過時代的),請別再用檔案櫃那套傳統排序(SORT)的整理方式來找信了,就用GOOGLE引以為傲的搜尋技術來找出那封信吧。
Gmail應該算是第一個完整實現鍵盤熱鍵(HOTKEY)做功能對應的文字網頁(非FLASH之類的)。Google吸引的使用者很多是重度的網路使用者,Gmail的目標也不例外,應該說目標是希望網路隨時跟人們在一起的那些人, 而這個族群還在繼續擴大當中,使用熱鍵讓讀信像是在看BBS文章一樣方便、快速、有效率,而時效性的信件可能同一時間非常的多,如早晨時一口氣湧進的財經 電子報。網頁本身也有自動重新更新的設定來獲知有無新的信件。在PM上與朋友之間的話題,在歷經短時間就要一問一答的過程之末,常常變成難以結束的打屁聊 天,這樣的網路信箱卻是可以形成有效率、且無即時性的時間壓力來組構有內涵的對談,Gmail希望是隨時都處在被開啟的狀態。
至於質疑信件本身安全性的問題,在Topix.net WeblogThe Secret Source of Google’s Power中一進入討論與解說時就先提到這個關鍵:‘The most obvious challenge is the storage. You can’t lose people’s email, and you don’t want to ever be down,…’,看完我想沒有任何的個人備份可以比得上這個架構了,所以一堆網路使用者正想盡辦法將自己電腦中的信件,利用各種方式送進Gmail中一勞永逸,如使用Gmail loader,中文說明可以參考文森咖啡館的文章Zonble所寫的MacOSX解決方案
有人或許會問要傳檔案怎麼辦?如果檔案本身極具被傳輸的價值(我總是想強調價值不是指「金錢利益」),像是設計用的原始圖檔或是論文報告等,又無法用 PM/IM軟體,如MSN Messenger之類,那應該選擇使用SMTP server直接送出,也不該是先上傳至webmail再轉該Mail的SMTP Server送出,檔案也不該是被保存在信件裡做備份。我看過最專業的作法是:
XXX您好:你所要的檔案放在伺服器底下,網址:
ftp://XXX.XXX.XXX.XXX/XXXname/
登入帳號為:XXX
密碼為:XXX
下載確認無誤後請刪除伺服器上的檔案,謝謝。

這才像是真正有在使用網路時該有的思維。因為網路已經24小時在那裡,何苦不去利用它而要製造彼此的負擔?
Gmail徹底的還原了網路上e-mail的該有面貌,e-mail不該是用轉寄(forward)來代替交談或溝通,而該是像Gmail用Coversation這個字眼群組起各組往返的信件,當第一次開啟Gmail的信箱時看到這個特色,光是這點,我就必須佩服的說聲:「Gmail,好樣的!
在使用的網路的人們,應該要想想到底已經有多久時間自己沒有真正寫一封DEAR開頭,祝福與名字結尾的書信,或是接到這樣的信件,急於在第一時間回覆,而 mail卻已經不再是mail了?就真正的來一次瘋狂、大量、立即且持續的書信往返吧,我想,這些零零碎碎初步提供了使用Gmail的觀念與方式了吧?這 也是mail它該成立的方式,檔案傳輸應該是要交給其他網路服務的!

yep,this is my m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Gatsby 廣告中木村拓哉機械舞的背後

Google Doodle : Pacman 小精靈

玩玩軟路由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