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YouTube 在今天推出了 HTML5 版本

圖片
YouTube 在今天推出了 HTML5 的版本 , 到底什麼是 HTML5 呢?其實似乎也沒人去在意過 3 或 2 .... 比較能夠明確講述的是 HTML5 對於 Web Apps 的發展很重要,並且可以取代一些獨立軟體所呈現的功能,像是在瀏覽器當中直接用 HTML5 去取代 Flash Player 播放影片、取代 Silverlight 以及 Java 等等多媒體的表現內容,而 YouTube 製作了這個功能就是一個 HTML5 的實作,讓使用者能夠選擇使用,同時對於一些自由軟體激進派而言這樣的發展也比較沒有 Adobe 商業授權的問題。 HTML5 對 Google Chrome OS 的發展而言也是相對的重要,如果大多的功能都能在 HTML5 中實作,逐漸擺脫對於外掛、 Extension 的依賴,同時又能夠滿足部份的離線編輯需求,將會有很大的幫助,至少讓許多網路服務更加有獨立軟體的表現,相形之下沒有網路的 Chrome OS 比較不會這麼寂寞吧? XD

有什麼事情可以讓新聞的標題比內容長呢?

圖片
原來 這一則新聞 是公告啊...

Star Trek Online 02.02.2010

圖片
在去年 Star Trek 前傳 引起一陣如潮的佳評之後, Star Trek 開啟 Online game 的計畫似乎並不足為奇。 Star Trek Online 這個遊戲號稱經典戰爭場景再現,在遊戲中似乎人人是艦長,如果是加入星際聯邦艦隊,可以自己帶個艦隊去探險邊疆,如果是加入克林貢,可以試著成為宇宙暴力王。這種大宇宙故事的好處就是遊戲開發者可以隨時丟顆新的星球進去給玩家探險,感覺好像可以玩得無窮無盡。 遊戲所設定的時間點也超越了過往的故事內容,最新劇集中的故事(也就是前傳的故事)是在最遠的未來 2387 年所發生的, Romulus 穿越時空回到過去進行破壞,為了像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那樣開啟兩大陣營的對立,故事接著在 2399 年中設定克林貢與聯邦再次的和平協議瓦解,遊戲中實際的時間則設定在 2409 年和平協議瓦解的十年後。 從遊戲的影片當中發現過往 故事內所出現的各級大小艦艇都一一上陣 ,有看似企業號 ENTERPRISE 或深空九號 DEEPSPACE 9 的大型作戰航艦,或是看似我最愛的遠程探險空母 航海家號 Voyager ,都在影片當中現蹤跡,不過如果沒有這些艦艇,遊戲大概也吸引不了人,我想沒有人會為了看畢凱的光頭去玩吧?當然各大外星種族也都有登場,像是 Borg 博格人就有登場,外星種族 8472 似乎也有機會軋一腳,而扮演各種外星種族也是一項重要的樂趣,玩家甚至可以自行創造特殊面孔來自成一個種族。 不過實際效果如何,沒有實際試玩實在不知道啊~不知道遊戲故事的進行方式是採用什麼方法,同時有個疑問是,這個遊戲到底是用哪個引擎開發的啊?看到 那個畫面感覺未免也太經典 ...到有點老了? 網站上已經有不少遊戲畫面釋出可以參考,這個遊戲也將在 2010 02 02 正式上線了。 這個遊戲似乎可以為 Star Trek 以前所培養出來龐大的劇本作家找到很好出路,一個線上遊戲最怕的就是沒有足夠的內容去延伸遊戲的深度,說不定魔獸世界的任務編劇資源可能都還沒有 Star Trek 來得多,只能希望 Star Trek Online 這個遊戲不會是一款炒短線的遊戲就好,而 Star Trek 一直都是北美市場較受歡迎而已,不知道有沒有辦法跨海玩得到呢。 遊戲內的空戰影片: 探索星球與人型角色對戰...

Google 退出中國的原因:特工論

圖片
關於 Google 離開中國市場的原因,目前在中國網內已經有所謂的 特工論 出現,底下是全文的抓圖: 在看過 Google 發表的聲明後,其實我也 立即有相同的推測 ,因為即便是 Google 正在思考是否要從中國市場退出之際, Google 依然不用停止整個中國總部的運作;會有這種立即且大動作的行為無非是中國谷歌的內部調查找到嚴重且關鍵的問題;而在 Google 聲明稿內也提及關於侵權的行為,似乎只有「已經發現有內賊的存在並且直接指向中國政府該負起責任」的這種解釋才可以說得通。 這個可能性我覺得非常非常高,畢竟竊取企業機密對中國政府而言早以不是第一次,感覺到難偷之後 甚至立法開始明著偷 ,現在對 Google 暗著來好像也沒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如果 Google 能出面證實其事,我想以後國際上大概再也沒有跨國的大型企業敢相信中國培養出來的經理人了。

美國政府不會介入 Google 與中國的談判 [ U.S. / China ]

在 Voice of America 最新的一篇報導 當中指出美國政府將不會介入 Google 與中國政府就言論箝制與人權保護的談判,卻也重申言論自由是美國重要的核心價值。 美國駐中國代表 Jon Huntsman 表示,美國商業公司與中國進行談判,這個問題依然是個商業問題,所以不會介入,同時也說在沒有某種程度的公開性、透明度和自由度的商業環境內經營是非常困難的: "It is very difficult in today's environment to do business, anywhere in the world, without some sort of commitment to openness, transparency, and freedom. That is kind of where the world is inexorably going," 也相信這是一次探討的機會;而在次日就看到有網站開始臆測這背後會不會是一種外交手段,真覺得這種人沒救。 目前在中國網站上似乎已開始有「 五毛黨 」進行言論導向(或說「言論轉向」比較易懂?),主要的幾個說法是: 1. Google 賺不到錢當然只能撤退,想賺錢就會留下; 2. Google 將自己的無能推給中國政府; 3. Google 正在演戲,藉此行銷或博取版面; 4. Google 只是美國政府企圖打壓中國政府的棋子; 在 2009 年台灣新聞自由度被評鑑下降 的情況下來看,言論自由顯然不是目前執政者國民黨的核心價值之一,因為依照這種情勢發展,表面上號稱為了經濟發展而猛力推銷中國論的國民黨,本身都快變成是「五毛黨」的成員:為了賺那殺雞取卵的五毛錢而在台灣替中國共產黨代言當中。

在 Google.cn 當中搜尋「沒有」會得到這個 SERP

圖片
當 Google.cn 移除言論審核之後,很多有辦法的網民們在上面搜尋了許多奇奇怪怪的東西,如果有人搜尋「 沒有 」,將會得到下面這個結果: 的確,他真的沒有!XD 百度的首席產品設計師「孙云丰」在 Google 首次發表文章宣佈可能退出中國市場之後,立即跳出來進行批判,之後又把文章移除,但是卻早已 被網友抓圖存證而放在此 ,同時文章內容也被 重新進行拷貝留存 ,來看看這位首席,順便可以同時 比較一下先前被抓到的事情 : 聲明:本文由@dupola備份。現原文已被刪除。原頁面截圖在此http://tweetphoto.com/8630311 ,感謝霍炬@virushuo幫忙。 update2010年1月13日20:22:51又有截圖:http://www.flickr.com/photos/46280976@N08/4271559306/sizes/o/感謝@Bamind提供。 關於谷歌退出中國_在地鐵站- http://hi.baidu.com/whomi/blog/item/2b1001e9be877834b80e2df6.html 作者:百度首席產品設計師孫云豐 google宣稱要退出中國,所證明的,恰恰不是市面上的那些g粉所宣稱的那樣,google是個"人權鬥士",而剛好反了過來,正好證明google是個市儈分子。 google的首席法律顧問的調調讓我感到噁心。因經濟利益退出,就直白白的說好了,把自己塗脂抹粉一番,還煞有介事的提到google被中國人攻擊,中國異議分子的Gmail信箱被攻擊,把這些事情作為退出中國的鋪墊,這種論調是侮辱中國普通老百姓的智商,但還真有可能迎合那幫目空一切,但從未到過中國、對中國沒有絲毫了解,卻又喜歡對中國說三道四的西方人的假想。 只提一個假設,如果谷歌佔據了中國80%的搜索市場份額,google的高管,還會這麼高調的宣稱要do no evil,從中國退出嗎? 整個事情給我的唯一感受,就是噁心。 科普一點: 信息不對稱是造成社會不平等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對普通百姓最為關鍵的信息,並非中南海秘聞,而是最為常規的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信息。盡可能的為普通老百姓對這些領域的信息提供便捷,並消弭信息佔有的不對稱,這是搜索引擎存在的最大社會政治意義之一。 從這個角度而言,盡可...

Google.cn 的「中國四大發明」 Doodle

圖片
Google 雖然說有可能要退出中國市場,但是剛剛看到簡體中文的 Google.cn 也換上了新的 Doodle ,連結導向的搜尋結果是「 中國四大發明 」,也就是一般所熟知的「造紙、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會看到 Google 標題圖案的改變是因為在 Google Analytics 當中發現有中國網民搜尋「聲援西藏」連結到這裡來了,但是平常只有重要節日或是有特殊事件時, Google 才會更換標題圖案啊...或許是紀念昨天的起義,或許是希望用另外一種態度去提醒中國政府,應要作些流傳後世的重要發明或留下足為後世典範的行為吧? 如果中國政府在抑制言論自由上硬搞下去,說不定過不久再搜尋中國四大發明,大概就會變成「防火長城 GFW、綠霸花季護航、全球最大內網、草泥馬河蟹社會」了吧?

中國政府回應有關 Google 可能退出中國市場相關問題

在 Google 基於人權保護向中國表明交涉立場 之後美國國務卿希菈蕊也發表了相關聲明,因為遭受攻擊的企業當中主要都以歐美大型企業為主,這個事件立即從企業國際業務層級提升到國際關係層級(當然也立即被一些識淺份子扯到中美政治議題上去,快失焦了),底下轉載來自 沙粒鬥 簡轉繁: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週四在 例行新聞發布會 就“谷歌公司宣布可能退出中國市場”回應稱:“中國的互聯網是開放的,中國政府鼓勵互聯網的發展,努力為互聯網的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中國的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黑客攻擊行為。中國同其他國家一樣,依法管理互聯網,有關管理措施符合國際通行做法。我還想強調,中國歡迎國際互聯網企業在中國依法開展業務。” BBC認為,姜瑜主要是重複既有立場,因為中國政府與穀歌雙方尚未進行任何正式談判。在姜瑜發表回應之前,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也發表了國新辦主任王晨呼籲維護網絡安全、敦促互聯網業者加強網絡監管的講話,不過內容沒有直接提到谷歌。中國政府的這兩項回應都顯示北京沒有任何讓步意向。 姜瑜就是常在 TVBS 大陸新聞當中看到的那位四方臉的發言人;發布會中有記者提問: 問:Youtube網站是否在中國被屏蔽?為什麼? 答:我不了解你所說的情況。我可以告訴你的是,中國政府依法管理互聯網,明文規定哪些信息應被禁止在互聯網上傳播,建議你向中國互聯網管理部門諮詢有關情況。 姜瑜或中國外交部可能壓根不知道 Youtube 是什麼玩意兒並且認為 Google 是抄襲百度的混帳吧?(請試著用 張明清語氣 揣摩之 XD )對於美國政府的發言,中國當然不馬虎,立刻從外交部予以還擊,並且還是 Combo 五顆星的完美,白話文的翻譯就是「老子就是有錢,有錢的菊花你不想舔,滾!你沒看到後頭多得是有人在排隊,只要按照我的規矩來舔,我的菊花就是大開大放的!」真是好樣的! 候補的屁股是沒人要的 ,但是有錢的菊花倒是不少人喊舔喔!

Google 基於人權保護向中國表明交涉立場

今天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吧?一早看到 Google Official Blog 上面的新文章 " A new approach to China " ,一時之間竟然還不知道怎麼反應過來,在這個「對於任何事物都足以失去信心」的年代,看到這樣的內容,心裡面似乎又重拾了些什麼:我們真的要仔細記住這個開端吧?不過現在在社交網路上對這個消息一頭熱的人,有多少個是真的把原文看完的,我倒是相當懷疑,因為這些事情是有小範圍與大範圍不同的關聯。 粗略的紀錄一下文章各段大意,並沒有非常詳細,開頭是對應原文的段號,括號中是個人補充: 1. Google 在 12 月份偵測到一次高技術複雜度與針對性的攻擊行為,但是這跟以往的網路攻擊不一樣; 2. 首先,這次受到攻擊的企業不只是 Google ,還包括其他企業,而 Google 也通知警告這些企業; 3. 其次, Google 掌握到證據,這些攻擊的目標都是在中國進行人權運動的活動份子所擁有的 Gmail 帳號,進攻並沒有得逞,但是目前已經知道有兩個帳戶有安全上的問題(可能透過其他手段); 4. 第三,這次調查他們發現到有部份鼓吹人權運動人士的帳戶被其他人(第三方)用正常的方式進入,而不是透過破解或是攻擊得逞的,有可能這些帳號是騙得的或是竊得的; 5. Google 立即針對這些攻擊進行安全性的改善,也建議使用者注意資安與安裝防毒軟體; 6. Google 立即針對這些事情進行討論,不單只是因為資訊安全問題或是人權; 7. 在 2006 年 1 月 Google 在中國推出了 Google.cn ,目的是為了提供中國人技術服務去獲取資訊,考量到提昇使用者獲取資訊的效益,讓 Google 對中國政府妥協,進而審查一些網路內容,儘管是「不舒服的」,但是 Google 也設定了自己的底限; 8. 在這攻擊與調查之後, Google 發現到,過去的一年當中國更進一步加強言論控管(或許是審查的壓力、或許是開始採用「暴力攻擊」方式,像是網路攻擊),讓 Google 決定重新考慮在中國的業務可行性; Google 已經決定不再封殺 Google.cn 內的搜尋結果,將會跟中國政府開始進行討論, 去設計出一個符合中國法律的搜尋引擎放在中國用 如何在中國的法律範疇內運作一個不須言論審查的搜尋引擎(我的認知...

Google 2010 年 Happy New Year 彩蛋

圖片
慶祝 2010 年的到來, Google 首頁也放上了新的 Doodle ,同時還藏有一個秘密彩蛋:在不輸入任何資料的情況下按下「 I'm Feeling Lucky 」的按鈕看看。有效期限可能只有新年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