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Draft] Blogger 開始提供行動版畫面

圖片
如果是用 Blogger Template Design 範本的 Blog ,現在起可以設定開啟「行動版範本」(Mobile Template)了,設定就在「設定 / 電子郵件及手機號碼」當中,配色直接取用官方範本的設定,像上圖就是在行動版設備中看到的畫面,範本同時支援 Google 行動版廣告,只要在 Blogger 設定當中設定開啟 AdSense 廣告,這個行動版就會自動插入行動版的廣告,位置則在文章的最下方顯示。同時 Blogger 的 Mobile Template 還提供了 QRCode ,手機拍攝就可以開啟行動網頁。 Android 行動設備在今年第三季之後真的是大躍進, Blogger 能夠開始支援行動設備畫面也是因為 Android 的成長力道太威了吧?

魔獸世界:排隊浩劫與雷格重生

每次有新的版本更新,智凡迪為了賺取其他國家玩家的費用而向海外非台灣地區的玩家銷售遊戲點數或月卡,無法消化的遊戲人群湧入後造成本地玩家在上線時不斷的在排隊、系統負荷不了經常性的遲緩、無預警將玩家踢出系統,罔顧台灣玩家的權益,尤其是對儲值月卡或季卡的玩家更是不公平。 魔獸世界吸引不少上班族玩家,許多玩家下班後的空閒時間只不過四、五個小時,卻必須忍受漫長的排隊時間,甚至有六、七點開始排隊卻必須到十一、十二點才能登入遊戲的情況,開始引發許多玩家的不滿。這類情況在前兩個更新版本「燃燒的遠征」、 「巫妖王之怒」推出時就已經發生過 ,如今同樣的情況又再次在「浩劫與重生」的更新中上演,智凡迪對於這種情形跟前幾次更新一樣,依然維持置之不理的態度,面對龐大的客訴也不願提供台灣玩家完整的服務。 不過今年台灣的經濟部已經通過 線上遊戲定型化契約 ,其中詳細規範線上遊戲業者應遵守的服務條款: 十三、連線品質。 乙方各項系統設備因預先計畫所需之系統維護停機,應於七日前於遊戲網站中公告,且於甲方登入時通知,並於遊戲進行中發佈停機訊息。 乙方應確保其系統設備,無發生錯誤、畫面暫停、遲滯、中斷或不能進行連線的情形。如因而致不能提供甲方服務時,乙方應返還甲方已扣除之儲值,或免收相當之遊戲費用或遞延甲方得進行遊戲之時間。 玩家已經可以向政府單位進行申訴,而在 PTT 上已經有玩家發起申訴,請智凡迪把排隊時數還給玩家吧!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情況,請到 數位遊戲服務網填寫申訴表格 。 底下節收 PTT 中魔獸玩家的發文:

[Chrome Apps] Weather Underground

圖片
年中宣佈以久的 Chrome Web Store 終於在前不久上線了,為了把 Extension 整合進 Apps Store 裡面, Chrome Web Store 似乎還在調整當中,如果還有人不知道 Chrome Web Store ,可以先 看這裡一篇很簡短的介紹 , 下載 Chrome ,然後 直接去店裡晃晃 。 Mashable 在 Chrome Web Store 上線後很快的介紹了他們心中的 十個值得關注的 Chrome 線上軟體 ,可是對我而言 Chrome 的工具應該是像 Android 手機中的小工具一樣,小小的隨時取用,有時候是一些純粹滿足「發呆」的工具,而在 Android 當中最令人歡迎的小工具莫過於天氣預報類的工具了,這個風潮大概也是由 HTC 所帶來的:大大的數字鐘加上隨著實際天氣變化的天氣圖,似乎成了 Android 手機畫面的代表;而其他廠牌的手機似乎也不能避免的放上自製或與合作廠商合作製作的天氣小工具。 既然如此,Chrome 當然也不能例外, Chrome 當中也有不少天氣預報軟體或服務,在某個簡報介紹當中,我看到了一個類似手機天氣預報的起始預設畫面,非常漂亮,搜尋了一下找到這個 Weather Underground : 這個軟體會依照 IP 位置自動抓取使用者所在的大城市天氣,同時帶出該城市代表性的照片(圖庫從哪來的暫時不知道),而這樣的畫面配合 F11 全螢幕、或是在 Chrome OS 當中使用,應該會有很美觀的使用效果,相當不錯啊!

Google 推出 Nexus S 與 Android 2.3

Google 推出了與 Samsung 合作的 Nexus S ,搭配最新的作業系統 Android 2.3 (代號 Gingerbread 薑餅人),不綁約的單機售價 529 美金,兩年 T-Mobile 合約 199 美金,12/16 鋪貨,看來有趕上耶誕節的銷售旺季,第四季佔有率應該會一飛沖天了。 Introducing Nexus S with Gingerbread

[Android Apps] Autodesk SketchBook Express 也進入機器人的世界了

圖片
在 iOS 上算是非常重要的繪圖軟體 SketchBook Express 也正式進入 Android 的菜市場了,似乎是沒有螢幕尺寸的限制,但是建議要有 1GHz 以上的 CPU +512 ram 才適合,果然是 Autodesk 專吃系統資源的風格,放眼目前市場上,符合這個規格的手機倒是沒幾隻,不過新軟體,又免費,趕緊抓吧! SketchBook Express for Android on AppBrain

[Android Apps] Angry Birds 生氣鳥的季節版 - 免費

圖片
趕緊下載吧!又是免費!並且還包含之前要付費的 Halloween 關卡。 Angry Birds Seasons for Android on AppBrain

維基解密:就算 AIT 譴責,但是人民要真相啊!

圖片
相關單位現在開始緊張了...但是 AIT 干台灣人民屁事啊?台灣人民歸 AIT 管嗎?明明昨天的各節、各台新聞都還跳過台灣密件不說,現在開始運作媒體進行譴責了?AIT 台北辦事處發言人萬得福今天受訪時指出,美國譴責這些未經授權的發布,「這是危險的事情,可能會在別的地方威脅到一些人的生命」,也有可能造成彗星撞地球、太陽停止轉動或是借末日來臨,那都是萬得福可以說得。人民要真相啊! 維基解密並沒有「宣稱」,而是計算了現有機密文件後發現有 3456 條與台灣相關機密文件,請問:台灣政府現在除了隱瞞人民真相之外,政府還能有什麼機密啊?現在兩岸相處融洽,也沒統獨問題了,就算真有兩岸機密,也存在於國共兩黨之間的黑盒子裡,那也不應該是 AIT 或是美國政府應該知道或列為機密的事情,對吧? 如果這些文件是 AIT 與國務院往來的文件,那台灣的人民更有資格知道:台灣又不是美國的屬地, AIT 到底把台灣哪些資料回報給美國政府呢?如果會造成某些人的生命危險,那一定是台灣情治的至高機密,像是情報、或是軍情,這些資料又怎麼會出現在 AIT 的文件裡?這些都要藉由「解密」與「透明化」來釐清的吧? 如果這份維基解密夠新鮮、日期夠近,像昨日解密的文件是 2009 年 04 月 30 日的文件,維基解密中所擁有的 3456 件機密文件裡面可能還可以讓台灣人民看到: 1. AIT 或美國政府對於陳水扁弊案的看法、是否有協助馬政府調查、或是前幾年陳水扁與美國政府的互動到底是如何(反正陳水扁都關進去了,死不了); 2. 終於可以檢視馬英九的國籍貞操問題, AIT 的往來書信可以知道馬英九到底有沒有綠卡身份,或是之後的公佈調查只是政府與 AIT 之間的一場戲(馬英九也死不了); 3. 這兩年來美國是否已經默許了中國以「完全一中」的態度來處理兩岸問題、而馬英九也默默接受這一切安排,或是 AIT 如何說服馬政府接受這些安排(像是以一中為前提進 WHA); 4. 這往來文件中應該也有馬政府向美國傳遞了馬英九對於兩岸情況的指示,或是其他部會與對岸交流的指示,馬政府到底是賣台還是護台,人民總是要知道的,賣台就下台、護台就擁戴; 5. 可以知道美國牛肉到底是怎麼談判的,是從何而起、至何而終;交涉過程當中到底是 AIT 傳遞指示、台灣主動放棄、或是馬政府授意的,這之間如果有交換條件,應該...

維基解密:台灣參與 2009 年 WHA 是基於一個中國

密件來自美國與北京的資料記錄,要讓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 WHA 要基於一個中國的原則下進行,而後來台灣成行了,現在要來找馬政府是怎麼跟美國政府進行溝通的了。 原始密件連結 、 英翻中的連結 底下開放回應,歡迎提供相關資料連結。

Wikileaks 維基解密今天公開 25 萬件機密

圖片
Wikileaks 中文經常翻譯為「維基解密」,應該改名為「危機洩密」才對~ XD 跟維基百科一點關係都沒有的 Wikileaks 今天(29日)準備一舉公開 25 萬條美國機密文件,許多以往與美國有秘密通聯、秘密合作、或是像台灣這種見不得光的國家政府都是處於「挫咧旦」的情況,像是關於台灣台北的機密文件就有 3456 條(真好記!),比北京還多,幾乎所有的媒體都關注這些背後到底有什麼糞好扒,超令人期待啊! 歐洲媒體更是在此次解密當中擔任關鍵的訊息傳遞角色,像是 英國衛報 不斷的更新消息,並且為維基解密的解密項目做了一張大型的「解密地圖」,對於圖表學有興趣的人真的可以下載珍藏之(XD): 這個圖表並沒有任何機密,所以請安心使用... 台灣媒體到底能夠從這些解密資料當中挖出多少東西,值得觀察,而對於目前幾個幾乎隸屬於政黨控管的媒體到底會有多少護航或是掩蓋事實,更值得被進一步檢驗(可能當做這件事情完全不存在或是一語帶過吧?) 對於「政府資訊公開透明化」的討論一直不斷,到底政府要怎麼運作才稱作透明,似乎可以從這次維基解密的行動對美國政府造成的衝擊來進行討論,畢竟美國政府是全球民主精神與文化的價值所在。如果連美國政府都有難以攤在陽光底下的事情,那政府資訊公開透明化是永遠達不到的境界。 因為「當一群人開始討論到『哪些資訊要透明』或是『資訊要透明到什麼程度』」時,就表示這個政府基本上就是不透明的,事實上也唯有靠「洩密」才能讓所有人知道「政府到底有多麼的不透明」,不是嘛?這是一個行動上的反辯與無解。如果只是公開一些政府統計資料、招標訊息、普通公文內容或文件流程,只能算是針對紙本文件去做好數位資訊的補充、讓人民易於取得而已,要說這叫做「透明化」或是「透明化的第一步」就很毫洨了,因為列為機密的不透明文件依然是不透明的。 許多國外媒體的報導內容還在持續不斷的更新當中,也有不少統計完的資料可以下載或解讀,值得注意。

[Video] 台中是否還有機會找回自己的驕傲?

台中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