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Google Personalized Homepage 個人化首頁推出佈景主題

圖片
真 是超可愛的! 最近工作頗忙,沒什麼時間能夠立即消化一些資訊出來,晚上的時間則大多在看書、看 Google Reader 訂閱的 RSS、翻資料,在外面啪啪走的時候就是看 Google Personalized Homepage,昨天上去的時候發現多了一個新的功能, Google 的個人化入口首頁(客制化入口首頁)現在 提供 6 種佈景主題 可供設定了。 如果使用者不喜歡白白一片的個人化入口首頁,現在有 Beach、Bus Stop、City Scape、Sweet Dreams、Tea House、Seasonal Scape 等六種佈景主題可以選擇,並且隨時可以更換,好玩的當然還不只是如此而已,每一個佈景主題的上方圖案似乎都會偷偷的趁使用者不注意的時候,在背後做些小改變,像是上面的圖跟下面這張圖相隔大概三個鐘頭: 竟然從划船變成在湖邊洗衣服了!真是超可愛的!XD 不過繁體中文的部份我不知道該如何進去,通常我都是維持 Google Toolbar 在登入狀態,所以在登入帳號後於 Google 台灣首頁選「 Google.com in English 」,右上角 Personalized Home 連結進去後就可以使用個人化首頁服務, 不然只要把固定網址 http://www.google.com/ig?hl=en 或 http://www.google.com/ig?hl=tw 後來發現到,個人化入口網站的網址就是: http://www.google.com/ig 多兩個字就解決了,並且會維持 Google 首頁所轉向使用的語系;只要將它加入書籤或我的最愛當中,即使重新回到 Google 台灣,也可以隨時回到 Google Personalized Home 去,而我則是直接將其設為瀏覽器預設開啟的網頁了。

METACAFE - 線上影片的群聚守門人?

圖片
很久 之前我在 Google Groups 上成立討論群組,純粹是拿來玩玩相關討論群組功能的,但是初期討論群組的功能相當的陽春,所以沒有繼續使用,後來 Google 開放 Google Account 的申請與大幅改變 Google Groups 的功能之後,我把它翻了出來,改名叫做 METACAE ,結果發現許多國外的使用者搜尋 METACAFE 這個關鍵字而來,我也回頭搜尋看看這個關鍵詞,才發現 METACAFE 這個網站。 METACAFE 這個網站的 slogan 非常清楚:serving the world's best video. 跟 YouTube 的快速分享的概念似乎頗為不同,裡面的影片看起來就比較少素人亂拍的影片,影片提供語法直接 Embed 到 blog/website 當中,操作介面的設計也比較乾淨俐落,像底下是 PhotoShop 的閃電特效製作教學影片 : Create Your Own Lightning Using Photoshop - The most amazing home videos are here METACAFE 還提供影片下載,但是必須使用 METACAFE PRO 軟體來觀看,不過下載、使用與觀看都是免費的,方便性似乎也比 YouTube 來得高。 後來我的討論區改名為 META-LOUNGE 後(說不定過沒多久又被註冊走了?:P 好多 META 一族啊!),我就常常回到 METACAFE 去翻閱影片,發現許多國外的 Blog 也都很關注這個影片網站上的內容,這似乎又回到了一句老名言所產生的問題: When everyone is hero, no one is hero. 當 YouTube 初期使用者較少的時候,使用者是比較容易發現很多知名且趣味的影片,可是當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湧入 YouTube 中傳播自製影片的時候,有趣好玩或是具有代表性的影片也就不見得容易浮上枱面,因為集中力整個被群眾衝散了,即使是用評分、評鑑或是熱門瀏覽等列表功能,依然會被數量龐大且不斷生產的「長尾」影片給瞬間淹沒(連 M 型都辦不到,所以別過不久又出現什麼 M 型馬後砲理論了)。這時候通常就會有另外的一種新的形式出現,來獲得較為高端的地位,企圖拉開差異性,而 METACAFE 似乎做得不錯,並且立即將目標指向全球使用者,...

Google AdSense 繁體中文討論群組正式成立

圖片
經過些建議,今天早上一早獲得通知,Google 終於在 Google Groups 中成立了 Google AdSense 繁體中文討論群組 ,雖然 Google AdSense 正式進軍繁體中文市場之後已經有中文的客服人員,但是使用者有任何安裝上的問題或是使用上的問題還是必須自行到英文討論群組中挖資料,如果是直接寫信詢問,基於 Google 的政策,回函都顯得相當的保守,一般人也通常不會花時間去詳細閱讀所有 Google AdSense 的說明,在自己的 Blog 上也不見得敢大鳴大放的討論有關 AdSense 的問題,現在繁體中文討論區的出現,應該可以解決絕大部分的問題。 討論區剛開始,版主已經先放上幾個基本問題與答覆,而協助版主做背後支援的人應該也是 Google 當中工作人員,也因為討論區是比較開放的區域,我想基本上許多 Blogger 心中的疑難雜症應該也都可以在此「紓解」一下。 Google AdSense 於有名大站跟 Pixnet 的安裝方法可以參考 艾瑪所寫的安裝教學 (ㄜ...你老闆不太愛 AdWrods 呢...),不過艾瑪也建議不要為了安裝 Google AdSense 去申請有名大站的金卡會員(現在也沒了吧?),直接搬家最好,而 Blogger.com 要安裝 Google AdSense 就是 Blogger.com 最方便的地方,只要用登入 Blogger.com 的帳號去申請 Google AdSense 就可以直接安裝 : 如果已經曾經申請過 Google AdSense 的話(像艾瑪如果想搬來 Blogspot.com...),只要在 AdSense 的設定頁面當中更換ID號碼,即可把 Google AdSense 的收益回歸轉換成原有的帳號,不用分開計算(合在一起累積金額也快一點): 至於這個 publisher ID,可以在帳號資料頁底下找得到,輸入後會發個訊息到原本帳戶中詢問擷取權,回到 Google AdSense 的控制台中確認即可,相當的方便喔!至於有什麼問題...當然還是上 Google AdSense 繁體中文討論群組去詢問最快了。 :P

Picasa web albums 網路相簿持續進化中

圖片
這張照片是 Embeded from Picasa Picasa 的網路相簿功能一直在進行小修改與增加新功能當中,之前在網路上也推出了付費的「空間升級版」,但是卻有許多更令人高興的消息出現: 免費使用者的網路相簿空間從 250MB 大幅提升到 1GB! (有名大站去死吧!) 可以直接設定將相簿公開到可搜尋的相簿社群當中(Picasa Web Albums community search),只要使用者搜尋關鍵字就可以找到你的相簿。(「搜尋」向來是 Google 的大絕招) 上傳至 Blogger.com 的照片將會直接轉往 Picasa 底下,並且依據各個 Blog 名稱來分類,共用 1GB 的網路相簿空間,這意思是使用者可以透過 Blogger 來上傳圖片,或是從 Picasa 上傳後再嵌入 Blogger 文章當中。(如果不是放一些雜七雜八的圖片, 1GB 很夠用了,看看有名大站之前所提供空間就已經足夠使用者放許多照片) 留言功能持續增進當中,現在針對每張照片要留言討論更加方便了。 將相簿擁有者加入朋友之後,只要對方的相簿有更新圖片,就會收到系統發出提醒信,提醒自己相簿已經更新、可以前往觀賞了。(愛秀自己照片的小 MODEL 們還不趕緊搬家?) 可以設定私密相簿,只供朋友觀賞。例如小藍可以設定私密相簿只供 小龜 觀賞。(還不趕緊勸小藍搬家?) 提供更簡單的選項讓使用者可以更快的在網頁當中插入圖片(如左圖),還可以自行增加一些說明文字,相容於其他品牌的 Blog 。 這次在選擇貼入網頁的選項中還可以選擇與改變插入圖片的縮圖大小(288px, 400px, 800px)。 從 Picasa 2.5 當中直接發佈相片到網路相簿也變得更加簡便與容易,之前 Picasa 與 Google 相關網路產品推廣不易的原因在於 Google Account 必須經由邀請函來獲得,門檻似乎高了些,現在只要先去 申請一個 Gmail 的帳號 之後,就可以立即享用 Google 所有的網路產品服務與容量驚人的各種空間(包括 Picasa) 。 基於 Google AdSense 對於推薦產品的政策 ,我的使用心得值得願意為此軟體背書,推薦使用者下載 Picasa ,畢竟這是一套連 MAC 使用者都會羨慕的相片管理軟體。如果你想要下載與安裝 Picasa ,可以從右邊「從 Google ...

Windows XP 的 3D 桌面特效 Madotate 2.02.02

圖片
Ubuntu + Beryl 已經展現出許多 3D 桌面的可能性、操控性以及方便性,但是需求硬體其實並不高,使用者也進一步發現到 Windows + DirectX 應該也會有許多的可能性,像是 Firefox 可以經由 DirectX 加速而呈現出 3D 桌面轉換的效果,所消耗的電腦資源與硬體需求其實並不高,雖然沒有辦法搞到像 Windows Vista 一樣處處可見 3D 特效的蹤跡,但是還是能夠滿足一下 3D 桌面的操控樂趣,也讓我開始尋找與注意相關的發展,因為這一定會帶來一股不小的風潮。 一位日本程式設計師就設計了一個極為精簡的小程式 Madotate ,可以讓 Windows XP 立即擁有在桌面排列視窗的效果,非常類似 Looking Glass 的桌面效果: Modotate 原是一支日文軟體,在一位老兄的努力 Digg 之後,發現有人悄悄地將這個日文軟體轉成英文版本; Modotate 還是一支「綠色軟體」,只要下載後解壓縮,就可以直接執行,不用經過任何安裝程序。軟體本身相當的小,解壓縮過後只不過 840K 的大小,執行後所佔用的記憶體資源不過 5MB 以下,只有在進行視窗 3D 轉換時會用到 CPU 資源(大概 15% ~ 20%),極為精簡,這似乎同時說明了在 Win XP 底下有更多 3D 特效開發的可能性。 當然也會有人質疑 3D 桌面的可用性,像是 3D 桌面能帶來什麼方便性或是其必須性,不過這不正是 3D 桌面發展所需要正面思考的主要方向嗎?不過在台灣,使用者端的軟體發展已經進入猶如一片死水的狀態,大概也很難有什麼新的思考方向出現吧?說不定負面的思考還比較多一點:3D 不必要、 Vista 不必要、什麼都不要,省得 MIS 人員沒辦法領死薪水又遭遇到更多麻煩... etc. Modotate 2.02.02 下載 Original author: Takayuki Shinohara http://www.ksky.ne.jp/~seahorse Translator liaison: Takayuki Kawamoto http://www.interq.or.jp/jupiter/philsci Full translation for alpha version by Gerard Caulfield http://www.g...

[ OS ] 現在電腦中所安裝的作業系統狀況

圖片
總共兩顆硬碟,第一顆硬碟三個主邏輯區分別安裝 Windows XP、Windows Vista、Ubuntu 7.04,第二顆硬碟主邏輯區安裝 Darwin,Windows XP 與 Ubuntu 中安裝 VMWARE 與 Virtual Box,各有一個 Windows XP 與 Win 2000 偶爾應付工作使用,還有 Mandriva One、Fedora、Ubuntu 6.10,還有點想把 OS/2 Warp 拿出來裝裝...。 我真的是太無聊了。

男人必嗑:維族羊腿麵

圖片
骨倉麵舖位於通化街南山戲院旁,小小店面不起眼,但是料理卻是大大的「男人味」!男人來這一定得點的正是這道「維族羊腿麵」! 此麵上桌,實在是令人驚豔,濃郁的湯汁與麵旁正是一隻碩大的羊腿節,此腿節為羊腿前段、羊膝的部份,整根羊腿去皮後長時間燉煮,絲毫沒有腥味,肉質不乾不柴,柔嫩無比,量多且味鮮,只需用筷子輕輕剝夾,就可將肉夾下,如此可想見其柔嫩之程度。輕泡一下濃郁的湯之後,配上獨門豆腐乳味增醬料,入口即化,絲毫吃不出肉質纖維的粗糙感;尤其是建議將肉沾滿醬料之後在入口,不然每口品味之餘都會讓你覺得還不夠味。 麵是手工拉麵,極為彈牙,麵細且易帶湯汁,大口吸入,口腔間充滿湯汁的甜美濃香,麵條更猶如在湯汁的江河當中活了起來,悠遊雀躍。單喝濃湯更是令人難以停手,非得將湯匙放下,捧碗就口,大口飲之,才夠過癮。肉食畢,記得將羊骨以手拿起,朝斷口大口吸食,骨髓盡食;如果腿骨夠粗厚,店家也會直接附上吸管,方便食用;羊膝關節處更有膠原豐富的軟骨,吸吮啃囓之餘更能感受其肉品之極。 小點配菜則是一盤毛豆,醃漬極為入味,毛豆新鮮而帶有豐富的豆香。 酸菜是一定要取的,喜歡吃辣則一定要試試看他們的辣醬,但是直接將酸菜與辣醬放入麵中,會影響湯汁原味,辣油易散也破壞視覺,建議取一小碟裝些酸菜,在將辣醬直接加在上面,略為拌勻,讓酸菜略吸辣油,多餘的辣油則會留於碟內;吃得時候大口吸麵後,夾些酸菜入口,即可品嚐到不同的口味。 地點:台北市通化街24巷3號(南山戲院旁) 電話:02-2784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