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紐時] 對於報導失真的新聞媒體反思,然後...

寫完前篇後依舊不得不繼續看美國主流媒體的反應,紐約時報是在眾家媒體裡面第一家明白表態支持希拉蕊的媒體,當然反思的節奏也很快,過了一個周末至今,紐約時報中文網站頭版頭條頭一篇文章依舊是這篇 預測希拉蕊獲勝的美國媒體,你們錯哪兒了? 巴奎以報導川普的納稅問題和柯林頓在利比亞的作為的報導為例,稱讚他領導的政治新聞團隊和其他時報記者「思維敏捷並且富有創造性」。 但在其辦公室接受採訪時,巴奎說,「 如果要我說記者和新聞界的錯誤的話,那就是我們必須走出去,去到全國各地,和那些與我們平素的採訪對象不一樣的人交流,並在這些方面作出大幅改善。 如果你恰好是設在紐約的新聞機構的話,則尤其如此,要去提醒自己,紐約不是真實的世界。」 文章中另外又提到: 即便如此,一種普遍的感覺是,很多主流記者的沿海和首都環線情結,讓他們無法和川普陣營中核心選民的憤怒感和怨恨產生共鳴,致使他們忽略了川普獲得的支持越來越多。民調似乎也忽略了部分支持者。 這導致他們沒有跟上一個事實,即他們遵守的政治規則似乎不再適用。 這大概就是之前想表達的「即便是很有新聞倫理與道德的在處理他們的消息來源與撰寫內容時,依舊無法避免下意識的放入媒體自認的創刊精神、價值、方向、資訊守門人的角色」,導致他們依舊沒有跟上整個社會的現況(跟上一個事實)。 紐時也很罕見地 開始徵求世界各地網友們的意見 : 但是從轉推跟喜歡的數字來看,相當的無助,回覆也多是酸言酸語例如叫他們編輯趕緊準備跑路的。不過這是主流媒體放下身段的必要第一步。 台灣的新聞媒體人「解毒」這件事情的方法大多很可笑:先是為菁英一詞做辯解,再為菁英流報導進行辯解,然後不承認這是一個菁英流報導的挫敗,而從同溫層來的安慰與噓寒問暖看得令人頭皮發麻,深深感到台北新聞媒體圈的菁英們真是站在世界的邊緣看外面啊。(所以那是哪呢?*思*)美國的當事人「們」(主流媒體們)都承認自己的報導不周全了,所以又被打了好幾臉。說穿了這些菁英就是聚光燈不小心照到的角色,卻又一直走不下台、無法觀眾互動而已。 「台北市內菁英媒體人」如果沒有真的把自己的屁股挪移到中南部或東部去找間辦公室呆個兩三年、真的寫一些中南部或東部有關的新聞、當地人會看的新聞,老是用台北人看天下的方式在評論看似很高級的政經環保或國際議題、而不去瞭解中南部人在思考什麼或想看什麼,接下來等電視媒體潰敗之後,這些網路媒體很有可能會帶領台灣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