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蘋果 新服務: iCloud 相片開放「手動」備份到 Google Photos

圖片
啊現在 Google Photos 要收費了才推出是有屁用? ... 也是有啦... 蘋果最近悄悄、非常低調的推出了一個背景服務,能夠自行將 iCloud Photo 的相片或影片備份到 Google Photos 去,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之前 失去一萬五千多張照片的苦主 ,大家才驚覺到原來 iCloud Photo Liberary 雲端備份功能這麼的爛,連蘋果工程師都無法解決問題、也沒有取回的手段,當然,基於架構的關係,我猜蘋果也不想修了吧? 這個備份服務放在蘋果的隱私政策與相關功能裡,主要是讓 User 可以透過服務取回自己的個人資料,並且 附上說明文件 說明啟用流程。但重點來了: 此功能的適用情形因國家和地區而異。 次等使用者可能沒有此功能的意思 。 在開始之前,使用者須先確定: 有開啟使用 iCloud Photos 儲存相片與影片(不確定串流算不算) Apple ID  已經有開啟兩步驟驗證授權 有 Google 帳號並且有使用 Google Photos 服務 Google 帳號內有足夠的空間 Google 空間不夠會傳不完、如果 Google 空間有多出來,蘋果可能會繼續傳,如果在申請傳送之後才添加到 iCloud 的照片或影片也不會傳送到 Google Photos 。意思是你這次設定要進行備份到 Google Photos ,只會備份現在線上已有的照片或影片,蘋果會打包一份幫你上傳 Google Photos,新增的就不會在這次打包範圍內了(就下次再說吧?) 怎麼申請線上備份呢? 到  privacy.apple.com 登入你的蘋果唉低 選擇你要備份的項目 跟著後面的流程完成登入 Google 賬號或驗證,接著就會進行備份 會有信件通知使用者有做此要求、完成後也會有信件通知,如果中途取消,部份照片已經備份出去、會留存在該 Google Photos 裡(蘋果概不負責的意思,合理啦)。如果沒看到此功能,嗯哼,是 次等使用者 耶,不用再問「怎麼沒看到」了,就這樣。 (這樣說來現在駭入明星的蘋果唉低可以直接搬整套照片呢...) 整個備份過程大概要花三天~一週,主要看 iCloud Photos 的 浪費網路儲存資源的廢圖 照片有多少,這個服務至少解決了幾個問題: iCloud 的復原機制太爛、使用者終於可以備份照片與影片到別的平台 ...

Apple M1 爆出 #SSD 高消耗問題,檢查一下系統 #SSD 使用狀況,並沒有想象中的弱啊

圖片
會做這個檢查,是因爲最近 Apple M1 機種爆出使用者檢查 SSD 健康狀況發現耗損很快 ,不到兩個月就有 1%  的耗損,甚至有人已經 2-3% 的耗損吧?再加上新的 M1 系統是 SSD 整合再一起,沒辦法更換的,因此各種恐懼感開始升高... 當然這個問題如果是「嚴重的狀況」,APPLE 應該要有辦法解決,看是直接再送一台或怎樣的,但 SSD 耗損似乎也沒有太需要恐懼的。 雖然我以前也寫過一篇 SSD 保養法 騙了不少點擊次數,但那篇文章終究是在上個年代、沒有平均抹寫技術之前所要做的一些設定,等有平均抹寫技術之後,我就再也不理,開始狂操我的 SSD 了,保固內操爆算我賺到,過保固後操爆就阿彌陀佛送它一程。 實際上我最主要工作用的 SSD 現況是這樣: 每天使用時間一定超過 8 小時、電腦也幾乎全年不關機,中間遇到跳電、當機、瞬間關機、強制關機都隨便用,系統版本經歷過 Linux 、 Win 7 、8、10 各版本重灌與各種升級更新、包含  Win 10 20H2 會導致 SSD 壽命大減 也都照常更新使用沒在理它的啦,繼續全年無休開著,應該早就超過五、六年的時間了,現在依舊當做工作用的主系統硬碟在賣命奔跑著。 透過 Crystal DiskInfo 抓到得數據如下: SMART 記錄到的使用時間:40871 小時 = 1702.9 天 = 4.67年 (使用應該五~六年以上了)  健康度:58% (軟體依舊判定爲良好) 已使用次數: 491 次 (一般預估全使用 500 次爲極限) 這 120GB 的晶圓顆粒也真的是實實足足用到夠本了吧?最高明的使用方式是:即使現在這個 SSD 爆掉,我也不擔心資料備份與系統重建的情況,才是重點吧? 使用 Mac M1 如果真的很擔心健康度消耗過快的問題,我覺得應該是系統需求速度太快、系統太愛用取用暫存記憶體來補足實際記憶體了吧?參考保護之道把該搬走的放到外面去吧。

#LastPass 將限縮免費使用者的使用範圍,一個月後 3/16 生效

圖片
  LastPass 宣佈 在 3/16 後將限制免費用戶只能在單一類型設備上存取私人密碼,類型為行動設備(iOS and Android) 或電腦設備(Win Mac Linux 等桌上型系統)擇一,之後將只有付費會員才能跨設備存取自己的密碼。 LastPass has announced changes to its free subscription tier, restricting account access to one device type. That means if you choose mobile as your preferred device type, you won’t be able to view or change your passwords on a computer. The changes are set to go into effect beginning March 16. - By XDA 免費仔的命運就是如此乖舛多變,如果不能跨設備存取密碼還挺麻煩的,尤其是經常在多平台之間交換使用的使用者(我),新聞底下也開始討論該搬去哪裏,目前比較多人推的的大概就是 Bitwarden  了,開放原始碼、核心服務掛平台使用免費、有各瀏覽器延伸元件,只不過承諾永遠免費能承諾多久還是個未知數啊。 轉換平台要匯出資料也蠻危險的,下載檔案過程中外流就慘兮兮,轉換平台要特別注意啊。

所以國民黨到底在吵什麼萊豬?想吃就說啊!

圖片
闌尾追捧美豬示意圖 蔣萬安:「蘇院長,你不要這麼鴨霸!不要這麼傲慢!」 蘇貞昌:「你去美國讀書、住了這麼久,也吃過美國豬肉…」 蔣萬安:「你又再講這些!」 蘇貞昌:「我就是講!」 蔣萬安:「只標示產地的話,就不要說可以讓人民選擇,就不要說可以讓人民分辨!」 蘇貞昌:「標產地的範圍,會比標萊劑大得多…」 蔣萬安:「蘇院長你這樣子,跟你的愛將丁怡銘一樣,把美豬等於萊豬,誤導民眾!」 蘇貞昌:「你們國民黨才把萊豬等於美豬,還掛了一個毒字。」 蔣萬安:「美豬現在裡頭有大部份都是不含萊劑的。」 新聞來源: 蔣萬安:美豬大部份不含萊克多巴胺 所以國民黨到底是在吵什麼萊豬? 政府決定直接標示產地「美國」,民眾不想吃到萊豬,只要不買產地是「美國」的豬肉就可以「全面避免」,什麼檢驗都不用了,賣的人方便、吃的人也安心,但國民黨卻一直要求做全面的檢驗標示,這表示 「國民黨非常想吃美豬、又不想吃到萊劑」 才會有這樣的行爲,對吧? 事實上,對於開放美豬的進口爭議,絕對比之前開放美牛的爭議還要小。 當初開放美牛,是因為台牛自產自銷的自給能力不足、產量不足應付市場需求,牛肉又一直都是進口爲主,即使是比較貴的美牛,在台灣依然有很強的競爭力,這幾年也證明美牛在台灣的確是攻城掠地、打進各層消費市場。 但從美豬來看,台豬在台灣自給率高、產量多、品質好到能外銷、在地生產又有價格優勢,從美國漂洋過海來台灣的美豬一定比較昂貴;國民黨擔心的美豬內臟不管有沒有萊劑、就算美國畜牧業免費贈送好了,光從美國寄來的運費也要比台豬肉價格高了,昂貴的美豬在台灣根本沒有競爭力,只有想吃的人才會去吃,不是嗎?這就像 西班牙進口的伊比利豬 一樣,價格昂貴只有餐廳供應,想吃的人才會自主去餐廳點來吃,對吧? 國民黨卻認爲黑心廠商會用美豬魚目混珠到一般菜色裡,會害國民黨的人吃到萊劑,請問黑心廠商爲什麼要去買更昂貴美豬來混充台豬、卻又用很便宜的價格賣給你吃啊?這樣黑心廠商到底是要賺什麼?真不懂國民黨的支持者到底是在智障什麼、會聽信這種鬼話? 別鬧了國民黨,你們這麼想吃美豬就直接說,好嗎?

蘋果公開第一顆 Apple Silicon CPU - M1 並推出三台搭載 M1 的新機種

圖片
Apple 於美國時間 11/10 正式公開第一顆自製桌上型\個人電腦使用的誒運算處理器 - Apple Silicon M1 ( 新聞稿 ),M1 爲 Apple 自行設計委託台積電代工製程 5 奈米的 SoC 晶片,完整的整合了 CPU、GPU、神經引擎元件、安全驗證晶片元件、I/O 控制晶片元件、 Thunderbolt 控制器元件,並直接傳統主記憶體。 原先散落主機板各角落的元件晶片 整合成單一晶片設計的 M1 M1 的主要整合內容包含: CPU - 8 核心 GPU - 8 核心 神經網絡晶片 - 16 核心 DDR4 記憶體 - 8GB(4GB*2)或 16GB(8GB*2) CPU CORE 八核心設計,其中四顆爲高效能運算核心、另外四顆爲高效率運算核心,與 2020 Macbook Pro 作比較,最高運算效能多出達 2 倍,在到達同樣效能負載下則只有 25% 耗能( 4 倍能源效率): 如果是與 2020 Macbook Air Intel Core i7 1.2GHz 相比較、使用 Final Cut Pro 轉換 55 秒 4K 原生影片,速度提升則高達 3.5 倍。 GPU CORE 同樣八核心設計,與 2020 13 吋 Macbook Pro Core i5 1.4GHz 相比較,最高晶片效能高達 2 倍,在同樣效能負載下則只有 33% 的能耗(3 倍能源效率): 這裡的比較對手自然是以 Intel 提供給 Apple 的 CPU 內顯晶片 Iris Plus Graphics 645 爲主,但兩倍效能分數應該也超過目前 AMD 所使用的內建顯示晶片,因此 Apple 稱 M1 是內顯效能最高的處理器晶片。 在 Apple 官網提供的數據當中, Mac mini 在 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 當中的效能表現達到前代的 4 倍,預估有可能落在 ...

未來裝備 - BioVYZR 1.0 個人空氣淨化裝 上市

圖片
死亡擱淺真可說是一款預言遊戲,遠距、隔離、孤獨作業感、加上空氣與水污染,個人防護裝備變得非常重要與關鍵,而這樣的設定都與 2020 年這場中國病毒武漢肺炎帶來的威脅與場景不謀而合,各國都開始注意基礎衛生設施與衛生教育的重要性,口罩也成為重要的衛生製品。 但這樣或許還不夠,因爲有太多的證據顯示眼耳依然是有可能被飛沫入侵的管道,歐美人又太習慣「做自己」,戴上口罩遮住自己的臉簡直像是要了自己的命,唯有像太空衣般的全面包覆的大面罩最為安全。在自製投影片面罩、透光遮面帽都沒辦法滿足使用之際,  VYZR  非常認真、非常認真的設計了「 個人空氣淨化裝 」上市,售價 498 美金、特價 379 美金: 必需強調非常認真,因爲這並非搞笑(XD),這款屬於肩背式上身防護罩,佩戴相當容易、重量只有 2.25公斤(含電池),透過正面超大輕量級透明罩、可以展現使用者完整的面容、保有正常視野。 因爲全面罩式,即使佩戴眼鏡也可以使用,並且可以搭配任何服飾,不論是西裝、休閒服或是洋裝、毛衣,在戶外工作、會頻繁接觸客戶的人員,像是警衛、保全、櫃枱人員,將會非常需要這樣的裝備。 透過背部一個空氣濾淨孔、可更換的高過濾殺菌濾網布與主動式換氣,使用者佩戴後可以在面罩內獲得乾淨無菌、無病毒威脅的清新空氣,尤其是從背部換氣又再次減低正面交談時可能直接受到的污染。 設計者也很貼心的考慮到人總是會想要搔癢癢、挖挖鼻、撥個頭髮之類的細碎舉動,在面罩兩側設計了兩個伸入式手套,可以在不用拆卸裝備的狀況下,就可以伸手挖到自己的鼻子了。 官網 VYZR ,去為自己買一個未來裝備吧。

Geekbench 出現 macOS 在 AMD CPU 超頻 6GHz 的效能測試分數

圖片
在去年五月的時候 我有寫到 APPLE 與 AMD 合作的消息甚囂塵上 ,但在今年 2020 發表會上蘋果終於決定要先放棄 INTEL 架構,推出搭載自家 CPU 的電腦主機,並且 通知開發者已經可以開始進行轉移工程 ,不過我猜蘋果一定很在乎自家 CPU 在各品牌 CPU 中實際表現如何,而在地下室不斷在 INTEL 、 AMD 與自家 CPU 之間不斷進行交叉測試吧? 在上個禮拜,一位  Twitter user APISAK 在 Geekbench 網站上 挖到 macOS 執行 AMD CPU 的效能測試分數,這顆 AMD CPU 超頻到將近 6GHz : 效能成績驚人,出現 AMD CPU 也一陣譁然,似乎蘋果推出 AMD CPU 的主機或筆電有譜了嗎?我猜這會不會只是黑蘋果的成績呢? 畢竟 AMD 版黑蘋果剛安裝完時並沒有辦法認出 AMD CPU 型號、會顯示爲 UnknownCPUKind(未知的), 必須透過修改 macOS 內的設定檔 、自行輸入正確名稱才能正確顯示,也可以自己隨意修改寫什麼亂七八糟的型號都可以,這個測試分數較有實質意義的部分是 AMD CPU 如果在 macOS 下成功超頻到 6GHz ,背後的可能性比 INTEL 來得更高。 在下個月蘋果將推出第一台搭載 Apple Silicon CPU 的電腦,X86 在蘋果的時代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黑蘋果也是), AMD 版的蘋果主機或許就只是個美夢而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