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雙胞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

圖片
這個結論真的蠻令人有感的,20 年前看到雙胞胎覺得很稀奇,同學或同事有人是雙胞胎也會很驚訝,但這幾年聽到有人晚婚或高齡懷孕時,都會先猜是不是雙胞胎,原因應該就是起因於人工助孕: 根據發表在《Human Reproduction》期刊上的 一項研究 ,輔助生殖技術的發展使得目前出生的雙胞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自1980年代以來,雙胎率從每千次分娩有9次是雙胞胎增加到12次,這意味著每年有大約160萬對雙胞胎出生,相當於每42個嬰兒出生就有一對是雙胞胎。論文第一作者、牛津大學教授Christiaan Monden說,“全球雙胞胎的相對和絕對數量,比20世紀中葉以來的任何時候還高,可能是空前新高。”研究員表示,輔助生殖科技1970年代在發達國家興起,造成多胞胎數量增加,加上產婦年齡較大,懷雙胞胎機率也更高。研究人員分析了135個國家2010年到2015年的資料,發現歐洲、北美和亞洲國家的雙胎率都出現了顯著增長,其中亞洲增長了32%,北美增長了71%。 ref: Solidot

赤蠋自行打造遊戲販售平台,《還願》等遊戲上架中

圖片
因為【心胸狹隘的政治因素】干擾,赤蠋所開發的遊戲《 還願 》被迫從各大遊戲平台下架,遲遲上架不能,經過一整年,赤蠋終於自行開發了販售平台,並將旗下遊戲全都上架進行販售,《還願》除了如預期上架之外,一同推出支援 Mac 的版本,《 返校 》則一併提供 Mac 與 Linux 版本,這表示赤蠋遊戲並未因【心胸狹隘的政治因素】干預而停擺,真是好樣的! 從今以後,赤燭團隊所創作的遊戲產品 如現有的『返校』、『還願』,以及未來的所有專案 都將會在赤燭網路商店上架販售(PC、Mac、Linux平台限定) 遊戲商品皆為 DRM free ,遊玩時無需網路連線、賬號驗證 衷心希望能為所有陪伴赤燭至今的朋友們提供一個更加單純、便利的購買管道  所有遊戲都是 DRM FREE,這麼佛、這麼有高度的遊戲與開發團隊,只能說一句讚嘆詞以示敬意: 幹你中國病毒武漢肺炎啦! 赤蠋遊戲

馬斯克的最新職位頭銜:Technoking of Tesla

圖片
根據 外媒體消息 ,馬斯克有了新頭銜,叫做 Technoking of Tesla ,公司與本人沒有多做解釋,但想像空間很大,是公司內專門播 Techno 的王者嗎?(X) 公司另一位原首席財務長 Zach Kirkhorn 也有了新頭銜,叫 Master of Coin ,畢竟 Tesla 買了不少比特幣啊。 創這種新頭銜也好啦,不然像 Linkedin 上面各種常用頭銜都超級氾濫、隨便都是遠在黑龍江或西藏四川的總經理、董事長特助來邀請加入人脈,不然就像是台中很久以前連清潔公司都有一堆人掛 CEO 啊(負責帶隊出去清潔的首席執行長)。

微軟中止相容 IE 核心的舊版 Edge 更新,加速替換到 Chromium 核心

圖片
  微軟宣佈 3/10 起停止更新\支援相容 IE  核心的 Edge 更新(包含安全更新)(版本代號:Spartan),加速 Windows 更新到新 Chromium 版 Edge ,也建議不願意做系統更新的使用者使用其他的瀏覽器。Windows 10 也預計在接下來的更新會全面移除舊有的 Edge 核心,給大心推一個。 同時間 Office 365 也宣佈將同步開始進行相容性轉移 ,將在 8 月過後完全放棄 IE 11 的相容性,之後將只有新版瀏覽器能穩定順暢的使用 Office 365。 台灣依然有不少銀行在交易與認證功能上死守 IE ,即使有推出 Chorme 版的安全驗證延伸功能,但錯誤與問題都很多,必須使用 IE 才能完成關鍵功能,以現在來看這些網銀的安全性非常的低,高度依賴網銀的用戶最好檢視自己手上的銀行帳戶,加速汰換老舊又不願更新的銀行、轉移到其他銀行機構較好啊。

#蘋果 新服務: iCloud 相片開放「手動」備份到 Google Photos

圖片
啊現在 Google Photos 要收費了才推出是有屁用? ... 也是有啦... 蘋果最近悄悄、非常低調的推出了一個背景服務,能夠自行將 iCloud Photo 的相片或影片備份到 Google Photos 去,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之前 失去一萬五千多張照片的苦主 ,大家才驚覺到原來 iCloud Photo Liberary 雲端備份功能這麼的爛,連蘋果工程師都無法解決問題、也沒有取回的手段,當然,基於架構的關係,我猜蘋果也不想修了吧? 這個備份服務放在蘋果的隱私政策與相關功能裡,主要是讓 User 可以透過服務取回自己的個人資料,並且 附上說明文件 說明啟用流程。但重點來了: 此功能的適用情形因國家和地區而異。 次等使用者可能沒有此功能的意思 。 在開始之前,使用者須先確定: 有開啟使用 iCloud Photos 儲存相片與影片(不確定串流算不算) Apple ID  已經有開啟兩步驟驗證授權 有 Google 帳號並且有使用 Google Photos 服務 Google 帳號內有足夠的空間 Google 空間不夠會傳不完、如果 Google 空間有多出來,蘋果可能會繼續傳,如果在申請傳送之後才添加到 iCloud 的照片或影片也不會傳送到 Google Photos 。意思是你這次設定要進行備份到 Google Photos ,只會備份現在線上已有的照片或影片,蘋果會打包一份幫你上傳 Google Photos,新增的就不會在這次打包範圍內了(就下次再說吧?) 怎麼申請線上備份呢? 到  privacy.apple.com 登入你的蘋果唉低 選擇你要備份的項目 跟著後面的流程完成登入 Google 賬號或驗證,接著就會進行備份 會有信件通知使用者有做此要求、完成後也會有信件通知,如果中途取消,部份照片已經備份出去、會留存在該 Google Photos 裡(蘋果概不負責的意思,合理啦)。如果沒看到此功能,嗯哼,是 次等使用者 耶,不用再問「怎麼沒看到」了,就這樣。 (這樣說來現在駭入明星的蘋果唉低可以直接搬整套照片呢...) 整個備份過程大概要花三天~一週,主要看 iCloud Photos 的 浪費網路儲存資源的廢圖 照片有多少,這個服務至少解決了幾個問題: iCloud 的復原機制太爛、使用者終於可以備份照片與影片到別的平台 ...

Apple M1 爆出 #SSD 高消耗問題,檢查一下系統 #SSD 使用狀況,並沒有想象中的弱啊

圖片
會做這個檢查,是因爲最近 Apple M1 機種爆出使用者檢查 SSD 健康狀況發現耗損很快 ,不到兩個月就有 1%  的耗損,甚至有人已經 2-3% 的耗損吧?再加上新的 M1 系統是 SSD 整合再一起,沒辦法更換的,因此各種恐懼感開始升高... 當然這個問題如果是「嚴重的狀況」,APPLE 應該要有辦法解決,看是直接再送一台或怎樣的,但 SSD 耗損似乎也沒有太需要恐懼的。 雖然我以前也寫過一篇 SSD 保養法 騙了不少點擊次數,但那篇文章終究是在上個年代、沒有平均抹寫技術之前所要做的一些設定,等有平均抹寫技術之後,我就再也不理,開始狂操我的 SSD 了,保固內操爆算我賺到,過保固後操爆就阿彌陀佛送它一程。 實際上我最主要工作用的 SSD 現況是這樣: 每天使用時間一定超過 8 小時、電腦也幾乎全年不關機,中間遇到跳電、當機、瞬間關機、強制關機都隨便用,系統版本經歷過 Linux 、 Win 7 、8、10 各版本重灌與各種升級更新、包含  Win 10 20H2 會導致 SSD 壽命大減 也都照常更新使用沒在理它的啦,繼續全年無休開著,應該早就超過五、六年的時間了,現在依舊當做工作用的主系統硬碟在賣命奔跑著。 透過 Crystal DiskInfo 抓到得數據如下: SMART 記錄到的使用時間:40871 小時 = 1702.9 天 = 4.67年 (使用應該五~六年以上了)  健康度:58% (軟體依舊判定爲良好) 已使用次數: 491 次 (一般預估全使用 500 次爲極限) 這 120GB 的晶圓顆粒也真的是實實足足用到夠本了吧?最高明的使用方式是:即使現在這個 SSD 爆掉,我也不擔心資料備份與系統重建的情況,才是重點吧? 使用 Mac M1 如果真的很擔心健康度消耗過快的問題,我覺得應該是系統需求速度太快、系統太愛用取用暫存記憶體來補足實際記憶體了吧?參考保護之道把該搬走的放到外面去吧。

#LastPass 將限縮免費使用者的使用範圍,一個月後 3/16 生效

圖片
  LastPass 宣佈 在 3/16 後將限制免費用戶只能在單一類型設備上存取私人密碼,類型為行動設備(iOS and Android) 或電腦設備(Win Mac Linux 等桌上型系統)擇一,之後將只有付費會員才能跨設備存取自己的密碼。 LastPass has announced changes to its free subscription tier, restricting account access to one device type. That means if you choose mobile as your preferred device type, you won’t be able to view or change your passwords on a computer. The changes are set to go into effect beginning March 16. - By XDA 免費仔的命運就是如此乖舛多變,如果不能跨設備存取密碼還挺麻煩的,尤其是經常在多平台之間交換使用的使用者(我),新聞底下也開始討論該搬去哪裏,目前比較多人推的的大概就是 Bitwarden  了,開放原始碼、核心服務掛平台使用免費、有各瀏覽器延伸元件,只不過承諾永遠免費能承諾多久還是個未知數啊。 轉換平台要匯出資料也蠻危險的,下載檔案過程中外流就慘兮兮,轉換平台要特別注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