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離開象牙塔/吳淡如(電子報轉摘)
走出象牙塔,才能看見人生真正的風景 我常自稱,主持節目的我,好像是百貨公司的站櫃小姐。 因為我的每個節目都得站著主持,而錄影時間又比實際播出時間長了許多,所以我常站到兩腿痠麻,青筋浮腫,但臉上也得和百貨公司小姐一樣笑臉迎人,腦袋也得每分每秒隨機應變,更要控制氣氛,雖然「貨物」不是我發明製造的,但消費者買不買帳,全仗我的態度和我的說服力。 所不同的是,拜節目多樣化之賜,會來上電視的人,比會到百貨公司某一個專櫃買東西的人的「族群」廣泛一些。 相對於寫作,它不是我最愛的工作,但卻是一個我捨不得放下、也還能樂在其中的工作。 因為,主持電視節目是我觀察人的一個管道,讓我不至於把自己關在自己的「象牙塔」內。別以為只有高知識分子才有象牙塔,每個人其實都有自己的象牙塔。 儘管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形形色色的人,物以類聚,因為地緣關係,年齡層的關係,教育程度的關係,工作的關係,收入的關係,或生活動線的關係……每個人 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在自己的生活圈中,我們常常誤以為:世界就是我所看到的這個樣子,大家都是這麼想的,久而久之,有些人的生活,和我的生活範圍隔得 很遠,他們的想法和語言就會變成和外星人的密碼一樣。 因為電視節目的製作單位常會邀請來自各個階層的人,使我有許多機會、很豐富的題材,可以觀察到每個人不一樣的生活圈。 我聽過一個十五歲的少女很驕傲地告訴我,她有三個「老公」,她覺得自己很有魅力。 我遇過一個還算年輕的丈母娘,以女兒設下仙人跳,結果女兒弄假成真執意跟那男人在一起,後來在附帶條件(一百多萬元)下同意了未成年的女兒嫁給她的 男友,在婚後因為女兒女婿沒法把錢籌出來而苦苦相逼。女兒希望媽媽放自己老公一馬,這母親卻也還來勢洶洶地上電視指責女兒不孝,雖然她否認自己是為錢反目 的,旁人都聽出了「死要錢」的口氣。 我訪問過一位退休的娼妓,她對以皮肉錢賺了一幢房子而自豪,但我委婉地問她從事這工作是否有些掙扎呢?她很輕鬆地說:我昨天的事,今天就忘記。 也訪問過理直氣壯地說「我只是打她幾拳,她又不會死」或「我找女人是我的事,她在跟我結婚後還跟別的男人在一起就不應該」的男人。 我所見過的人,形形色色,老實說,我和他們還真的有無數「代溝」呢,但我總會提醒自己兩個原則: 一,先觀察,別急著做判斷。急著做判斷,沒法做全盤的了解。 二,先傾聽,不急著否定。 就算我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