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Bill Gates v.s. Steve Jobs @ D5 2007

圖片
The great Silicon Valley soap opera has come full circle. Not since Apple CEO Steve Jobs famously interviewed Microsoft Chairman Bill Gates as a possible suitor during the “Macintosh Dating Game” back in 1984 have the two men appeared in a joint bill. And at D5, the two shared a stage tonight for the first time in more than 20 years for what promises to be a historic discussion. Live coverage follows … 沙發搬出來,好好看一下文章,大小巨頭相聚,言談中似乎有點針鋒相對之感,還沒時間細看,晚上再來補點東西。影片也尚未出來的樣子。 那先來一張 Steve Jobs 的設計家桌布應應景~ 說起來這個 D5 也真會做生意,一場演講把拆成八個 Video,賺流量又賺廣告嗎(HP買了不少的版面啊!)? 訪問過程影片的完整列表: Steve Jobs and Bill Gates Prologue Steve Jobs and Bill Gates Part 1 Steve Jobs and Bill Gates Part 2 Steve Jobs and Bill Gates Part 3 Steve Jobs and Bill Gates Part 4 Steve Jobs and Bill Gates Part 5 Steve Jobs and Bill Gates Part 6 Steve Jobs and Bill Gates Part 7 Steve Jobs and Bill Gates Highlight Reel 聽不懂英文的可以去看 蠻爛的中文翻譯 ,雖然目的是希望讓內容有趣一點,可是這種翻法似乎連諷刺的意味都沒了,真糟糕啊。 英文原文內容則在這裡 。 對話過程當中 Steve Jobs 總是希望能帶一些笑點出來, Bill Gates 則是似乎不希望自己的態勢被...

Steve Ballmer @ D5 2007

Microsoft CEO Steve Ballmer 先發上陣,走在 Bill Gates 前頭先替微軟場子暖身,採訪內容的文章首先就提到關於 併購 Yahoo! 的傳言 ,再來是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 微軟聲稱 Linux 侵權 」疑雲,且看 Steve Ballmer 怎麼說: 觀看採訪全文

Jaff Hawkins with New Palm Foleo @ D5 2007

Jaff Hawkins with New Palm Foleo : One Easy Laptop Per House? 新的 Palm Foleo 現身,自從 LifeDrive 停產與停止支援之後, Palm 就一直沒有相當強健的表現,不過卻一直有傳言說 Palm 將會傾向 Linux 來開發新一代 Palm 作業系統,而 Foleo 算是一個較完整的呈現版本 ,使用 Linux 做為核心系統,並且簡化程式開發程序(opensource已臻成熟,至少比開發 Palm Apps 來得好?) 不過基本硬體邏輯上類似是 OLPC 沒有觸控螢幕的半進階版,ui設計則維持單一視窗執行運作,Foleo 是告訴一般人以後必須帶支手機出門外加一塊板子?還是家家戶戶當中都可以有台簡易的 Linux 電腦取代笨重的桌上型?我或許會比較傾向後者吧? 觀看 Engadget 記錄全文 。

Steve Jobs @ D 2007

圖片
About D5 D is unlike any other executive conference. Since its debut in 2003, D has brought to life the energy and excitement of the digital revolution in an unscripted, upfront and unparalleled way. 2003年為D1,所以2007年這場為 D"5"。 "What's Next for Apple?" by Steve Jobs 觀看 Engadget 全文 觀看完整採訪內容含圖 更多相關影片來自D5 。

Google Reader 推出 Google Gears: offline 離線閱讀 RSS

圖片
今早登入 Google Reader 看早報,發現 Google Reader 悄悄推出了離線閱讀 RSS 內文的功能,稱做 Google Gears,想說立即啟用來看看,結果一點下去就發現是要安裝個什麼東西;因為我主要使用的系統是 Ubuntu Studio,想說要不要切換到 Windows Vista 環境去再試,但是手卻相當好奇的按下去,發現竟然有 Linux 的版本: 原來是一個 Firefox 的 Addons,直接點選就可以開始進行安裝。 重開 Firefox 後進入 Google Reader 會出現相關安全訊息的警訊 : 確認後在右上角的捷徑連結當中就有提示出現: 點選向下的箭頭就會開始下載未閱讀的 RSS 內容,上限是200筆,下載完畢後會出現提示: 這時候就可以把網路線拔掉(或斷線),進行離線閱讀了。因為宅裡沒有網路,所以今天早上我是把 Notebook 帶進廁所,在馬桶上閱讀離線新聞,蠻愉快的~XD 最近有人指著我的鼻子說:「你怎麼都盡寫一些 Google 正面的消息?」我通常都是直接回覆他一根中指:「這個地球上好不容易出現一家這種高科技又能兼顧高道德的公司企業,產品又還能面面俱到的情況下,你還要它怎樣?難不成還要它跟一直傳言要被併購、服務開始下線或出脫的 Yahoo! 看齊?」 [[凸]]

Mac Ubuntu:將 Feisty Fawn 7.04 改造成 Mac OS X

圖片
玩Ubuntu Studio一陣子後手又有點癢了,想說 Ubuntu 都已經有了 Beryl 可以用了,突然靈光一閃,悟出了個公式: Ubuntu+Beryl=Mac OSX Ubuntu+Beryl+NB>=Macbook Ubuntu+Beryl+NB+WoW>Macbook Pro 反正都是要 sudo 的作業系統,不正一樣嘛!所以就開始動手了!XD 1.下載佈景主題: 推薦使用 T-ish Pack ,現在版本 3.2,下載完畢後開啟「佈景主題」,直接將壓縮檔案拖進去即可安裝完畢。如果喜歡復古一點的,當然也可以改用 Mac OS X Aqua Theme (太醜,換一個) Mac OS X Bundle ,下載完畢後直接雙點開啟壓縮管理員,將檔案解壓縮到某個資料夾當中,拖拉放安裝各個元件,其中 mac-osx-control 這個檔案要開啟佈景主題中選自訂,將檔案拖拉到「界面控制」當中才比較容易安裝完成,選用後就像有了焦糖的拿鐵,絕配耶~ 。 2.下載 Mac OS X 圖示: 推薦使用 OS-X 3.3 ,一樣直接將壓縮檔案拖入佈景主題視窗當中就安裝完畢,如果有問題,就開啟自訂,到圖示那頁後再拖放進去;如果想要更完整的版本,就下載 OS X 大全套: 1400 Tiger Icons (PNG Format) ,記得自行備份一份,難保 Apple 的律師不會再次跳出來清場。 3.安裝 emerald 相關佈景主題: 一樣推薦與使用 T-ish Pack 同套的 T-ish Emerald ,下載完後在 Beryl 紅色寶石上按右鍵,叫出 Emerald Theme 管理員,匯入剛剛下載的檔案即可安裝完畢。 4.安裝 Dock( Avant Windows Navigator ) 開啟終端機,輸入下列指令: sudo gedit /etc/apt/sources.list 將下列安裝套件的來源加入: deb http://download.tuxfamily.org/syzygy42/ feisty avant-window-navigator deb-src http://download.tuxfamily.org/syzygy42/ feisty avant-window-navigator 安裝下載套件所需的金鑰匙: wget http:...

CNET 舉辦 Webware 100 Voting!

圖片
CNET 現在正在舉辦 Webware 2007 投票活動,分出下列各項選項供網友投票: * Browsing: Web browsers, extensions, widgets, and security * Communications: e-mail, chat, VOIP * Community: social networks, groups * Data: search, storage, backup, sharing, and sync * Entertainment: Games and contests * Media: audio, video, photo * Mobile: portable utilities and apps * Productivity: apps, business tools, commerce * Publishing: blogging, web content, design tools * Reference: Mapping, reference works, and education 這些名單從哪來呢?他們在先前公告大眾由網友提名 Webware 100,結果收到了5000項的提名,他們刪除了2000個重覆提名或是品質較差的網站,之後在從中挑選了250個候選名單,最後,也就是現在,將公開由網友票選前百大網路軟體/程式/服務。當然, 也可以進去網站看看現在入圍名單有哪些 ,跟一般人所知道網站差異有多少,也可以看到不少未接觸過的網站。 為什麼不論 PC World 或是 CNET 都在第二季舉辦或公布所謂的 2007 前百大呢? 因為「當下」(right now)! 如果是在2007年做統計,在2008年才公布2007年前百大,以瞬息萬變的網路世界而言,那都是「過時」的東西了,而一個網站商品化壽命是長是短第一季的運作就可以看個大概,第二季投票或公布,使用者至少可以在2007後半年中知道他正在用「前百大」(wow, so in time!),所以第二季都是可以收集許多百大名單的好時節,第三季、第四季也都是這種名單的行銷價值之所在,這也讓使用者覺得自己正處在 Cutting Edge ,另一方面來說,如果等到明年,還有誰要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