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eption 全面啟動 | Christopher Nolan 版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

inception-poster
有點出乎意料。如果,你還沒看過《 Inception 全面啟動》的話,我會告訴你「別看這篇了,趁現在有空看文章不如趕緊去買票、趕緊去看!」看電影前先上網看評論是全世界最無聊的行為了,更何況接下來不管媒體、網路到處都會是劇情地雷,除非這部電影你早就決定不想去戲院看了;如果,你有看過村上春樹( Haruki Murakami )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又喜歡這本書的話,我會告訴你:「你根本沒有選擇『我不看』的權利,因為你一定要看完電影之後才會得到『喜歡《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的人真的非看不可』這個結論,而我看過了,我現在把結論告訴你,所以請你趕快去!」喜歡《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的人,在 Inception 這部電影裡獲得的啟發與樂趣,可能比沒看過書的人多好幾倍、好幾十倍!這種觀影後的滿足感甚至讓我很想去 IMDB 留言叫老外美國人先看過 Hard-Boiled Wonderland and the End of the World再進戲院去。

看 Christopher Nolan 的 Inception 就好像是看村上春樹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一樣,會在觀影過程當中湧出源源不絕的 Deja Vu,仔細去想,《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這本書的世界架構就像是《 Inception 全面啟動》的前傳似的,或是說,後者像是延續前者的世界架構去衍生出續集故事一樣,以至於我們可能都還沒走進夢境,只因看過書籍內容而有著 Deja Vu;而身為讀者的我們,原本只存在村上書中意念幻想的那個世界,在 Inception 裡被用"另外一種方式"、"一種 Christopher Nolan 的方式"延續與詮釋了出來。

在村上春樹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當中,「世界末日」裡的主角是一位「編碼者」,他能將企業的機密資料輸入頭腦之後經過潛意識的深層世界去進行編碼,之後在無意識(潛意識)的過程當中寫出來編碼後的密碼作為資料的傳遞,而解碼也必須透過主角重新回到潛意識當中去進行,主角的潛意識世界則成為進行編碼與保護資料的世界,沒有相同的潛意識根本無法進行逆破解(潛意識成為編碼書),只不過主角並無法了解自己的潛意識是如何運作的;這種技術大量應用在企業機密上,當然也出現敵對的「破解者」,他們要找到主角、透過破壞性手段去取得主角的潛意識,再利用這個潛意識逆解碼出企業機密,而在與「破解者」的交手與逃跑過程當中出現不少情節;而「冷酷異境」的情節則是主角的潛意識世界,有圖書館、有管理者、有資料與需要被保護的對象、有管制進出的門房、有維繫著這個世界所存在的獸、有與現實維繫的河流、與驗證存在的影子。

在 Inception 當中,主角唐姆柯比(Leonardo Dicaprio 飾)則是從夢中竊取機密的「竊夢者」,跟幾位同伴共同打造夢境,將竊取機密的目標騙進夢境當中,在夢中的世界裡,目標會自然而然的將最秘密的東西放在這個夢境世界裡最安全的位置裡,竊夢者則要在夢境當中通過夢境世界的層層關卡到達保密的地方把機密竊取出來(儘管這個夢境是竊夢者打造的,但是不夠安全與機密,做夢者就不會把自己最私密的想法放在裡面),而造夢者(或乾脆說導演)用非常現實具象的手法將現實場景去映射到夢境裡(導演用這種方式去詮釋);而同樣的,企業機密的保護者也有可能是受過訓練的人員,能夠為自己的夢境(潛意識)升級、提供更高級的保護能力,甚至可以跟竊夢者一樣在夢中保有自己的意識前進。

有看過《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的人應該會在 Inception 當中發現在夢境世界觀上有大量重疊的共同之處:主角在現實世界當中同樣有協助者,在夢境世界當中有與現實世界對照存在的符號、人物、角色、甚至是一些手段與檢核的過程、或是描述的情節對照,只不過兩者用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夢境,《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是從編碼者(織夢者)的角度出發所形成的初期故事,而 Inception 則是從竊夢者的角度出發。

如果順利看到這,就先假設都有讀過《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與看過電影好了(而沒看過電影或沒看過書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我在說什麼,所以應該也沒有劇情透露的問題):在 Inception 中出現的投射人物像是「獸」的存在,維繫著夢境卻也在整理著夢境的世界,獸啃食雜草依四季變化出生死亡,而投射人物讓夢境更為真實卻會追擊侵入夢境者(當草吃掉)也會死亡;夢境中保護機密資料的處所就像是「圖書館」,機密資料則影射了「圖書館中的資料」,夢境中的各種依戀、某些物件認知的安心感則對應了冷酷異境中「女孩」的存在,讓主角判斷是真實或夢境的依據則是對應到了「影子」,想強迫把主角留在夢境當中的存在就是那個「門房」了。

而在《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當中所描述的夢境時間(在「冷酷異境」當中),主角在那裡存在與感知的時間將是幾乎接近「無限永恆」的長度,而實際上卻只是現實當中的一瞬間而已;這與 Inception 當中對夢境的說明即為類似,越是深層的意識時間的流逝則越緩慢,現實的十小時可能是一般夢境的一周、潛意識夢境的好幾年、更深層則感覺到更久,在深層意識當中 50 年的時間,可能只是現實世界的幾分鐘而已,一般人睡醒後對於時間的流逝可能無所記憶,但是對於可以記憶與操控夢境的竊夢者而言,那將會是相當漫長的感知時間。

書與電影這兩者之間,似乎只要補上「技術發展」這一塊,幾乎就可以當成上下兩集來看待了:《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的時代像是「夢編碼技術」剛開始發展的年代,只有專業人士(書中的主角「我」)才能夠學會這種次意識(subconscious)的編碼技術,如果不是依照正常解密方式,就必須使用強勢入侵的手段達到破解的目的(有可能是解剖腦袋...),這個時代的編碼者無法記憶夢境或是操控夢境(也沒有電腦輔助這種東西);而到了 Inception 的近代,這種技術已經變成企業老闆自己學習的階段,原本暴力破解的破解者轉變成手段較為溫和的「竊夢者」,打造夢境、誘騙對象進入相同夢境當中共同做夢,將機密資料竊取出來。(這應該沒有透露什麼劇情,相對的,先了解這些架構有助於更快的進入劇情當中吧?)

在《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結局裡,最後主角選擇了長眠,進入潛意識無限永恆的世界去,而 Inception 也說如果人在夢境內無法脫離夢境,精神(意識)則會陷入夢境世界的無限混沌與狂亂當中,現實的人將會呈現陷入長眠的狀態,再也醒不過來,這也跟《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的說法不謀而合。

村上春樹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 / 世界の終りとハードボイルド・ワンダーランド》 1985 年在日本出版,是繼 1982 年《尋羊冒險記》出版之後村上春樹歷經三年創作時間的厚重大作,1991 年在美國翻譯為 "Hard-Boiled Wonderland and the End of the World" 進行出版,而 90 年代後期也是 Haruki Murakami 這個名字開始受到西方世界注意之際,接著 2000 年後國際文壇即開始關注村上春樹能不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我視為是日本文壇的國際炒作);對我而言我現在就可以確認《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是我的「天命書」了,就是「如果有一本書是我死了之後要帶進墳墓裡的」就是它了,而我也曾幻想過村上春樹幾本故事性豐富的小說是否有電影化的可能,面對越來越豐富的電影視覺與電腦特效發展,我非常期望《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被美國好萊塢選中拍攝成超級動作科幻片,以致於現在看到 Inception 後那種觀影後的滿足感實在是滿意到難以形容。

看 Inception 就好像是看到村上春樹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被電影化一樣,而這種感覺不知道會不會在同步上映的日本傳開來,因為閱讀《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而著迷有感的日本人正巧集中在 70~80 年代後這一群目前正有消費能力進戲院的族群;如果真的要拍《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請一定要找 Christopher Nolan 擔任導演。

不論導演 Christopher Nolan 是否有看過或有聽過村上春樹的 Hard-Boiled Wonderland and the End of the World ,在 Inception 中 Christopher Nolan 用非常視覺化的手法去詮釋了「夢境」,而那個細節卻隱約透露出村上春樹型的詩意,例如他會在某個怪異景象的畫面刻意暫停兩三秒,讓觀眾閱讀畫面的細節,而他就是有信心讓觀眾看不出畫面裡的破綻,讓觀眾處在那個幻象當中感受到氣氛,才繼續下個階段;這或許也是球員兼裁判的好處, Christopher Nolan 在寫 Inception 劇本的時候,應該就是在邊寫邊想畫面該怎麼拍攝的情況下完成的,也有可能是拍攝經驗累積成畫面後轉為故事的「邊寫邊從經驗想」;如果像我這種專以「質疑小處」的角度扮演觀影者的話,會在自己的腦海中不斷的問「這個鏡頭到底怎麼拍的?那個鏡頭到底怎麼拍的?」而讓腦袋陷入一陣混亂, GeekTyrant 評論 Inception 的標題就是: "INCEPTION will Blow Your Mind into Pieces!" ,雖然很多無重力的情節跟場景大多是搭飛機去達到拍攝條件,可是那樣的拍攝成本在現在電腦特效盛行的情況下反而是更高的吧?只有等 DVD 看能不能知道更多的拍攝幕後花絮了。

很可惜的是,有七成很精采的特效畫面在預告片中就已經曝光給觀眾看到了,如果預告片沒有預先曝光這些電腦特效,在大螢幕上出現畫面時觀眾應該會驚呼一聲出來,可惜沒了,變成只是在電影院中可以看到更完整、更細節的程度而已,那種驚訝感就不見了(幸好我是上個月在電影院內看到預告的,在電影院看預告時真的有人驚呼一聲出來,在電視上看到預告而知道特效內容的人應該會感覺很幹吧?);而有兩成的拍攝精華則集中在影片的中後段,如果撇除視覺特效的部份, Inception 則可以看做是近年來一部很刺激的現代動作片。

儘管說它是一部刺激的現代動作片,並不是想對影片進行貶損(但是如果是以科幻片角度來說「現代」是一句損語,因為 Inception 有「幻」無「科」,而「幻」又被預告片給破了),撇開村上文學產生的 Deja Vu ,我給這部片相當高的爽度評價,原因是「故事的緊湊」與「詮釋的手法」讓整部片看得很爽(電影票錢花的很值得),大量、大尺度不靠電腦特效產生的衝擊、撞擊、崩解畫面刺激著觀眾的神經,而電腦特效又扭曲既有的視覺經驗,在電影院當中有不少觀眾是背部挺直略微前傾、全神關注的看這部影片(在某些戲院會擋到後面的人、整片看完應該也會很累),而這部電影也是「即便知道劇情也無妨觀影樂趣」的片子,如果預告片改成多描述些情節,而不要剪輯出這麼多視覺特效的話,觀影樂趣應該會更高。

看完後會令人覺得 Inception 或許會是 Christopher Nolan 被列為電影大師的大師之作也不一定(儘管潛在的主軸情節老套到令我靠杯的地步,捏劇情,所以會寫在底下的回應裡),是一部「看完後才發現它是非親臨電影院不可、真是幸好我有去電影院看」的電影,趁現在還在電影院中上映的時候,就快去吧。而我還會再去看一次的。第二次去就不會想太多了,專注於感官享受就對了。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Gatsby 廣告中木村拓哉機械舞的背後

Google Doodle : Pacman 小精靈

自架 Android BT / NAS 機:超靜音超省錢超低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