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的漲價
我對漲價最直接感受到憤怒的時候是可口可樂在第一波漲價時就立即跟上喊漲的時候,一方面對於腦殘政府已經感到很不愉快了,一方面是對於這種廠商感到怨氣難消,延伸的情感就是「藺背愛喝可口可樂卻變成台灣分公司撈錢的對象」而感到更不滿。
自從可口可樂把 600ml 的價格從 25 元漲到 29 元後,做了好幾次促銷活動,有買二罐 39 元、有搭配 iCash 的、有商場促銷的,最近又搭奧運潮(這可能全球性的活動)要集字抽獎的,除了之前推出小包裝 20 元版,最近又推出新包裝 920ml 的賣 39 元,是之前 1000ml 版縮小後維持原價的漲價版。
可口可樂是各類飲料中高毛利的飲料,光看它能賣給速食店、各娛樂據點業者賺一手之後還有賺,就知道可口可樂毛利有多高了,在其他保特瓶飲料都能維持原價(冷泡茶還堅持原價賣 20 元)情況下,可口可樂推說是油價問題讓成本高漲就顯得很不合理,最近除了國內油價因為史稱「馬吳亂政」的情況導致不合理的瞬間調漲之外,國際油價整體面是下跌的,國際運費也跟著調降不少,可口可樂先前說可樂配方原液是進口的說法更是打了自己漲價理由一耳光。
可口可樂台灣分公司最好還是老老實實把價格降回去吧!老是做那些改包裝、行銷活動那些場邊犯規的小動作,怎麼對得起忠心消費者呢?
另外是建議黑松或其他碳酸飲料:
其實我現在不喝黑松沙士或其他碳酸飲料的原因正是因為甜度與熱量。
可口可樂的 ZERO 賣得很好,但是喝慣 ZERO 的人在可樂漲價之後幾乎找不到其他的替代品,黑松沙士前一陣曾出過零卡版,一樣是用阿斯巴甜,風味上是有一點差別(少了一些原糖味),但是卻是我唯一能找到的替代品,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都是喝這個口味的,可是最近似乎在市場上已經找不到了?(之前也只在量販店看過)黑松零卡版的包裝醜了點、俗了點、色調跟原味版似乎差不多,導致記憶不深刻,沒仔細看的話很容易混淆,如果包裝設計上能再加強一點,改個包裝後重新上架到各便利商店又能維持原價的話,應該可以打下可口可樂在零卡碳酸飲料的市場?希望其他廠商也能多嘗試看看,畢竟市場已經有了缺口,不進攻就太可惜了一些。
自從可口可樂把 600ml 的價格從 25 元漲到 29 元後,做了好幾次促銷活動,有買二罐 39 元、有搭配 iCash 的、有商場促銷的,最近又搭奧運潮(這可能全球性的活動)要集字抽獎的,除了之前推出小包裝 20 元版,最近又推出新包裝 920ml 的賣 39 元,是之前 1000ml 版縮小後維持原價的漲價版。
可口可樂是各類飲料中高毛利的飲料,光看它能賣給速食店、各娛樂據點業者賺一手之後還有賺,就知道可口可樂毛利有多高了,在其他保特瓶飲料都能維持原價(冷泡茶還堅持原價賣 20 元)情況下,可口可樂推說是油價問題讓成本高漲就顯得很不合理,最近除了國內油價因為史稱「馬吳亂政」的情況導致不合理的瞬間調漲之外,國際油價整體面是下跌的,國際運費也跟著調降不少,可口可樂先前說可樂配方原液是進口的說法更是打了自己漲價理由一耳光。
可口可樂台灣分公司最好還是老老實實把價格降回去吧!老是做那些改包裝、行銷活動那些場邊犯規的小動作,怎麼對得起忠心消費者呢?
另外是建議黑松或其他碳酸飲料:
其實我現在不喝黑松沙士或其他碳酸飲料的原因正是因為甜度與熱量。
可口可樂的 ZERO 賣得很好,但是喝慣 ZERO 的人在可樂漲價之後幾乎找不到其他的替代品,黑松沙士前一陣曾出過零卡版,一樣是用阿斯巴甜,風味上是有一點差別(少了一些原糖味),但是卻是我唯一能找到的替代品,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都是喝這個口味的,可是最近似乎在市場上已經找不到了?(之前也只在量販店看過)黑松零卡版的包裝醜了點、俗了點、色調跟原味版似乎差不多,導致記憶不深刻,沒仔細看的話很容易混淆,如果包裝設計上能再加強一點,改個包裝後重新上架到各便利商店又能維持原價的話,應該可以打下可口可樂在零卡碳酸飲料的市場?希望其他廠商也能多嘗試看看,畢竟市場已經有了缺口,不進攻就太可惜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