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黑很黑的中國奶:「零添加」不等於「零驗出」
這可不是中國哪個二奶皮膚黑或「哪裡」很黑,而是看看中國牛奶、奶粉的生產過程當中有多麼的黑心。 葉金川走馬上任第一天,「藍色長腦瘤三倍數」的九瘤政府又改口了,只要是 人工添加三聚氰胺的產品全數下架 ,並且說:「怎麼確保沒有人工添加三聚氰胺,基本上是科學的問題,應該由專家決定」,這又是一句不知道哪冒出來的神話,看完這句話還是建議九瘤政府乾脆同步開放「零添加」但是卻檢驗得出 2.5 ppm 的海洛英、大麻酚、古柯鹼的衍生品好了,反正只要政府不能證實產品是人工添加,就應該比照三聚氰胺訂定 2.5 ppm 的標準值出來。 基本上三聚氰胺一定是人工添加進去的,最終問題依然是出在 2.5 ppm 這個神奇的數字上:如果檢驗出奶粉、奶精內含 2.3 ppm 的三聚氰胺,請問這是人工添加還是製程污染?人工添加就要下架,那製程污染就繼續販賣嗎?如果找不到人工添加的事證,廠商歸咎製造與生產過程造成污染、讓產品具有三聚氰胺的成分在,請問這種污染食品依然是要賣給消費者嗎?靠!這是什麼鬼邏輯啊? 再請問一下,香港從中國大陸輸入原料含三聚氰胺 15ppm 的奶粉,經過一次分裝後變成每包 5ppm 的奶粉出口到台灣,台灣廠商再與高成本的本地奶粉混和後分裝成 2.0ppm 的一般奶粉出售,過程當中台灣只有進行分裝的工作,請問這算是「製程污染」還是「人工添加」啊?中國上游廠商如果沒有被抓到,就算製程污染繼續賣,有被抓到才算人工添加要下架嗎? 現在賣場下架的商品是「凡是含有大陸進口的乳製品或植物性蛋白這些成分,產品都要下架,等到我們檢測確定,這裡面沒有人工添加三聚氰胺以後,才能夠恢復上架,這點也沒有改變」,那意思就是九瘤政府要堅持「製程污染」的商品也可以繼續賣囉? 這跟是否「人工添加」一點關係都沒有,國際上三聚氰胺是「無」標準,就是「食品內根本不得有三聚氰胺」,這裡面沒有「標準數值」可言,因為根本就不該有;葉金川應該要更有魄力,「只要檢測出三聚氰胺就要下架停止販售」才對,台灣食品就是要維持「三聚氰胺零檢出」的高標準,中間完全沒有「高於 0ppm 的人工添加就要下架、低於 2.5ppm 的非人工添加就可以繼續賣」這種模糊地帶可以存在的空間,可是台灣偉大的九瘤政府現在依然強調只針對「人工添加」的部分,做事沒有魄力、面對金主企業就卑躬屈膝、怕造成民眾負面觀感回話都躲躲閃閃、臨陣推人出來就是史亞萍一個,幹!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