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智凡迪試圖在魔獸世界當中侵害言論自由且刻意忽視消費者權益

圖片
這已經不知道幾次了。魔獸世界前一次大規模更新遊戲內容「燃燒的遠征」,因為中國對於此遊戲的審核未過而無法如期上市,導致許多中國的玩家「違法*」轉至台灣智凡迪所提供的伺服器遊玩,因為中國違法湧入的玩家過多,台灣玩家要登錄遊戲時必須排隊與等待漫長的時間,這造成台灣玩家極大的不滿,但是在遊戲的公開頻道中進行抱怨,將遭到遊戲管理人員介入規勸或禁止。 到了去年魔獸世界更新了「巫妖王之怒」, 中國方面在兩大政府部門的角力之下,再次禁止了魔獸世界的更新 ,以致於之後每次新內容的更新,都有中國玩家瘋狂湧入台灣伺服器,進而造成伺服器壅塞與遊戲伺服器效能低落不彰的情況;此次魔獸世界將遊戲內容更新到「巫妖王之怒」的終章,遊戲玩家終於可以對決故事情節當中極為重要的角色之際,中國玩家的湧入以及智凡迪為了賺取中國玩家遊戲費用的緣故,甚至進一步衍生兩項爭議出來。 試圖利用不明確的公告進行線上遊戲的言論控管 隨著台灣玩家不滿情緒升高,智凡迪卻在無法有明確定義的情況下新增一則公告,試圖在遊戲當中擴大言論管制的罰則,而處罰的內容以使用者條約規範的「言語騷擾」作為基礎來無限上綱,而此規範原本內容為: C. 與其他的用戶“對話”和互動的相關規則 與其他用戶及智凡迪的代表進行交流是魔獸世界的一部分,在本協議中稱為「對話」。 您的對話時間可能會被智凡迪查看、修改及 / 或刪除而不另行通知您。此外,您在此確認,智凡迪沒有義務監視您對話,您需自行承擔您對話的風險。當您在魔獸世界中對話或以其他方式利用魔獸世界時,您不得: (i) 傳送或張貼智凡迪認為有害的內容或語言,包括但不限於任何非法的、有害的、威脅性的、辱罵他人的、騷擾性的、誹謗性的、粗俗的、淫穢的、仇恨性的、帶性暴露的或在種族、民族或其他方面使人厭惡的任何內容或語言,您也不得使用錯別字來規避以上內容和語言的限制。 新增公告內容為: 2010/01/26 《魔獸世界》言語騷擾加重處分公告 親愛的魔獸玩家您好,經我們長期觀察與調查,發現有部分玩家使用任何公開頻道內發表【不當言論】與【政治辱罵言論】,已被認定為違反使用者條約進行遊戲,將依處罰規章進行加重嚴懲,第一次即進行停權3小時處分,如有屢勸不聽者則逐次加重懲罰,請玩家切勿以身試法。 而事實上所謂的「不當言論」或是「政治辱罵言論」並無明確的定義範圍,同時智凡迪的使用者條款所保護對象並不包含非法進...

Apple's iPad : My Star Trek Pad

圖片
Apple 在美國時間 1/27 推出了 iPad ,而這兩天幾乎所有的新聞、網誌都被這台設備洗版,雖然有點煩,但是這卻是我還蠻想擁有的東西之一,沒有其他複雜的原因,就只是因為 Star Trek。 XD 打從前年底開始重看 Star Trek Voyager 的時候,我就對影集中人手一板的生活方式感到有些嚮往,這也是日後促成我購買 iPod Touch 的最大主因,不過這也只是讓我比較接近圖片當中那種使用情境而已,尺寸不同是個問題;如今 iPad 推出後,使用 iPad 的情況我想幾乎就是上圖情境的翻版,這怎麼會不讓我想要擁有呢? 如果單純談論 iPad ,這個東西一開始就「故意忘記掛上攝影鏡頭」,看到那個無 3G 網路的版本,完、完、全、全、就是一台放大版的 iPod Touch ;今天有些新聞說這像一台放大版的 iPhone 則是完全錯誤的論述方向,因為以目前的情況而言,就算加上 3G 網路、能插 Micro SIM 卡, iPad 根本沒沾到 mobile phone 或 telephone 最本質的「對話」功能,所以它根本不能稱作是「 Phone 」的一族,而 iPod Touch 跟 iPhone 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攝影鏡頭」與「行動電話」這兩件事情上,偏偏 iPad 就是剛好沒有,所以 iPad 充其量 就是一張數位硬梆梆的衛生棉 僅是台放大版的 iPod Touch 。 就算 iPad 能夠支援藍牙鍵盤與 Dock 鍵盤,但是 iPod Touch 也有支援藍牙無線, iPad 所支援的 Dock 鍵盤跟 iPod Touch 一樣都是使用的 iPod 標準連結埠,這只是 Apple 願不願意更新 iPod Touch 的作業系統以及開放這類設備給 iPod Touch 使用的問題而已,並不會因此改變 iPad 身為放大版 iPod Touch 的本質。 iPad 這個東西好嗎?儘管我還沒用過,但是我已經可以給它 85 分了。 第一個理由是,很短也很個人的,就是它已經滿足 Star Trek Pad 的基本原型;厚薄度差不多,尺寸差不多,提供的功能差不多,甚至使用起來,我相信跟影片中的操作方式也差不多,多棒啊!有了這個東西,我可以想像我自己活在一個全知的環境當中,隨時都能透過網路擷取資訊與知識、同時再次處理資訊與知識內容,...

Blogger & Google Page Creator : 嗨~我們要幫你搬檔案囉!

圖片
吼~這種告知真的是 So Sweet 的啦~ Google Pages Creator 這個計畫自從暫停之後,就一直通知使用者檔案將會搬到 Google Sites 去,我也一直煩惱檔案應該擺在哪,因為我把檔案放在 Google Apps 當中的 Sites 一直不是很順利,經常發生網頁脫裝的情況,同時又怕有檔案沒搬到,一直眼睛蓋蓋想說有問題在解決,不過 Google Page Creator 的負責人大概也知道我們拿這個網站做什麼(就是放網站的 Templates or CSS),有些 Blogger 用的網頁小工具也被開發人員放在 Pages 當中,所以 Blogger.com 就協助各 Blogger 們進行 Templates 與網頁小工具的檢查,看看有沒有檔案是連往 Pages,避免掉檔案而脫裝的問題,除了登入後在 dashboard 有警示訊息之外,他們還 新增了一頁說明頁 (有中文),這種檢查服務還真是不錯啊~

[iPod Touch / iPhone ] iTrust - 真心大考驗軟體

這個軟體是做啥的呢?請看影片: 這個軟體實在是太賤了! XD 不過這個軟體讓我想到以往那種不好的經驗,這該怎麼說呢...嘖,我想想。要買的話 可以走這, 0.99 美金 。

Apple vs Google or Apple and Google?

昨天 BusinessWeek 商業週刊的頭條 " Apple vs Google " 是一篇很夯的話題文章,就在 Google 推出自有品牌、HTC 代工的 Nexus One 手機 之後,這種 " VS " 的心結正式開始上演,而這是必然會演進的情勢;如果要看商業週刊觀點,請自行前往閱讀。 五年前,甚至更早之前, Google 就已經開始布局手機廣告市場,針對手機設備 Google AdWords 陸陸續續推出許多對應手機的廣告功能可以使用,像是以基地台通訊範圍為基礎針對區域範圍進行手機設備的關鍵字廣告(網址換成了電話)、手機語音搜尋廣告、一直到手機瀏覽器中依據上網位置不同提供當地的關鍵字行動廣告、甚至現在可以針對「手持設備所訂閱的 RSS 內容提供關鍵字廣告」等等,都是針對行動設備所提出新穎的廣告功能,這在台灣國內可能很難想像行動廣告竟然可以有那麼多的廣告層次與深度可以應用,但是在歐美手持設備市場當中,「行動廣告」可是一門非常受到關注的生意。 Google 可能想「你太慢所以我只好自己來」 可是,手持設備的發展真的是有點太慢了點,整個手持設備的作業系統市場似乎就被幾個巨頭所把持著,儘管 Google 做了許多行動服務內容準備一展身手卻不得「全門而入」,直到 Apple 推出了 iPhone ,軟體與瀏覽器都對現存的網站與網頁親近,也讓使用者終於擺脫四肢不全的 Nokia 系統與像古董的 Windows Mobile 系統,可以在手機上使用 Google 的相關服務。 但是,光是依靠 Apple 慢慢的去敲開 iPhone 的手機市場,這對 Google 來說還是太慢了, Google 早就想突破「沒有適當的手持作業系統」的困境,乾脆主導起手機作業系統而開發出了開放原始碼的 Android ,希望能夠讓各家手機大廠一口氣將手機推上網路,這種與 Apple 半競爭、半合作的方式就像是 Google Chrome 與 Apple Safari 的關係一樣,兩個屬性接近、市占率同樣低落、消費族群重疊性又高的產品遲早都會先打在一起,大概就是現在的情況,只要談論到市占率一直都是如此。 瀏覽器就是一個例子,幾乎所有人都會直接拿 Chrome 跟 Safari 來比較,實際上拿 Safari 去跟 IE 比是很愚蠢的...

YouTube 在今天推出了 HTML5 版本

圖片
YouTube 在今天推出了 HTML5 的版本 , 到底什麼是 HTML5 呢?其實似乎也沒人去在意過 3 或 2 .... 比較能夠明確講述的是 HTML5 對於 Web Apps 的發展很重要,並且可以取代一些獨立軟體所呈現的功能,像是在瀏覽器當中直接用 HTML5 去取代 Flash Player 播放影片、取代 Silverlight 以及 Java 等等多媒體的表現內容,而 YouTube 製作了這個功能就是一個 HTML5 的實作,讓使用者能夠選擇使用,同時對於一些自由軟體激進派而言這樣的發展也比較沒有 Adobe 商業授權的問題。 HTML5 對 Google Chrome OS 的發展而言也是相對的重要,如果大多的功能都能在 HTML5 中實作,逐漸擺脫對於外掛、 Extension 的依賴,同時又能夠滿足部份的離線編輯需求,將會有很大的幫助,至少讓許多網路服務更加有獨立軟體的表現,相形之下沒有網路的 Chrome OS 比較不會這麼寂寞吧? XD

有什麼事情可以讓新聞的標題比內容長呢?

圖片
原來 這一則新聞 是公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