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2012 WBC 世界咖啡吧台手大賽 Top6 [update]

圖片
日本跟英國選手都進入前六強了!墨西哥、愛爾蘭似乎不常注意到,希臘還有心情喝咖啡?(誤)瓜地馬拉是唯一咖啡產區入圍選手! 今晚決賽!馬上就要開始線上直接轉播了!GO! http://new.livestream.com/worldcoffee/WBC2012finals [update] 冠軍出爐,第一名瓜地馬拉選手;各家好手影片可以在直播網址看得道。

2012 WBC Top12 世界咖啡吧台手大賽前十二強

圖片
2012 World Barista Championship (WBC) 世界咖啡吧台手大賽前12強出爐,台灣 咖啡大師 未入選。 千萬別叫這個競賽是「 世界咖啡大師競賽 」,全世界的 咖啡職人 都是用服務的心態在服務客人,沒人敢傲慢的稱作大師,「 咖啡吧台手 Barista 」對這個職業職人已經是一種敬稱,也只有烹煮咖啡的那位能稱作 Barista,全世界卻只有台灣 TBC 會用一種不可一世的夢幻字眼稱其是「 台灣咖啡大師競賽 」了(Master,但 TBC 的文字 B 是用義大利文 Barista,跟大師一點關係都沒有),這是試圖在稱謂上作些手腳來獲取別人的敬佩嗎?至少在抬頭上可以唬唬消費者嗎?賽車手或撞球選手不會只比過一場區域比賽拿到區域冠軍就說是賽車大師或撞球大師吧? 我常在想,這些人為什麼就不能很平實中肯的說是「台灣咖啡吧台手競賽」或「台灣咖啡職業吧台競賽」呢?如果稱作「咖啡職業吧台冠軍」,一般人立即看得出這個冠軍所具有的職業性質與專業能力,但是叫「咖啡大師競賽冠軍」誰知道這是指什麼呢?是比較會喝、比較會說、比較會煮、比較會端盤子、還是比較扯呢? 台灣又很愛搞許多「大師」稱謂,什麼拉花大師、烘焙大師、咖啡大師等等,全世界也只有台灣可以每年量產著這麼多的「大師」,但是送到國際上比賽結果卻是被別國「吧台手」打趴,那是什麼樣光景呢?這類 過度包裝的用詞 到最後都造成這個小圈子內的人心理膨脹、大頭症發作、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是大師,結果越是名不符實的稱謂就越容易被酸、越容易被噹、越容易被衝、越容易被看不起啊。 職人的態度是什麼?在台灣這種膨風的稱謂下完全看不出來。 世界級比賽明天繼續,現場即時轉播看這裡:  http://new.livestream.com/worldcoffee/WBC2012semis

可口可樂的漲價

我對漲價最直接感受到憤怒的時候是可口可樂在第一波漲價時就立即跟上喊漲的時候,一方面對於腦殘政府已經感到很不愉快了,一方面是對於這種廠商感到怨氣難消,延伸的情感就是「藺背愛喝可口可樂卻變成台灣分公司撈錢的對象」而感到更不滿。 自從可口可樂把 600ml 的價格從 25 元漲到 29 元後,做了好幾次促銷活動,有買二罐 39 元、有搭配 iCash 的、有商場促銷的,最近又搭奧運潮(這可能全球性的活動)要集字抽獎的,除了之前推出小包裝 20 元版,最近又推出新包裝 920ml 的賣 39 元,是之前 1000ml 版縮小後維持原價的漲價版。 可口可樂是各類飲料中高毛利的飲料,光看它能賣給速食店、各娛樂據點業者賺一手之後還有賺,就知道可口可樂毛利有多高了,在其他保特瓶飲料都能維持原價(冷泡茶還堅持原價賣 20 元)情況下,可口可樂推說是油價問題讓成本高漲就顯得很不合理,最近除了國內油價因為史稱「馬吳亂政」的情況導致不合理的瞬間調漲之外,國際油價整體面是下跌的,國際運費也跟著調降不少,可口可樂先前說可樂配方原液是進口的說法更是打了自己漲價理由一耳光。 可口可樂台灣分公司最好還是老老實實把價格降回去吧!老是做那些改包裝、行銷活動那些場邊犯規的小動作,怎麼對得起忠心消費者呢? 另外是建議黑松或其他碳酸飲料: 其實我現在不喝黑松沙士或其他碳酸飲料的原因正是因為甜度與熱量。 可口可樂的 ZERO 賣得很好,但是喝慣 ZERO 的人在可樂漲價之後幾乎找不到其他的替代品,黑松沙士前一陣曾出過零卡版,一樣是用阿斯巴甜,風味上是有一點差別(少了一些原糖味),但是卻是我唯一能找到的替代品,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都是喝這個口味的,可是最近似乎在市場上已經找不到了?(之前也只在量販店看過)黑松零卡版的包裝醜了點、俗了點、色調跟原味版似乎差不多,導致記憶不深刻,沒仔細看的話很容易混淆,如果包裝設計上能再加強一點,改個包裝後重新上架到各便利商店又能維持原價的話,應該可以打下可口可樂在零卡碳酸飲料的市場?希望其他廠商也能多嘗試看看,畢竟市場已經有了缺口,不進攻就太可惜了一些。

台北。中山。一風堂的豬頭拉麵

圖片
寫出豬頭拉麵會不會減少店門口的排隊人潮呢?/思 來自日本的一風堂拉麵才剛開幕就引起各方注目,試賣聽說就排到歪掉,真不愧是日本電視冠軍三連霸的拉麵王,甚至已經有許多文章飛出來了,那當然就是先去吃一輪再說,前面圖多,文章放在後面。

台北市的都更與假公園換鈔票

圖片
都更( urban renewal )原本是計劃性名詞,但是在台灣現在變成了動詞,因為王家被郝龍斌政府從後面給「ㄉㄨ」下去了,看到這種慘狀就跟看到「龍紋身的女孩」中的莎蘭德被法定監護人從後面「ㄉㄨ」下去一樣,看得令人難以忍受,受害者的痛苦與嚎叫都說明了這個擁權而行事的人就是個「合法的變態」而已: 即便事後流淚哽咽說愛你、還是執意「ㄉㄨ」下去,還說「ㄉㄨ」這一下就是為了表示愛你,這不就是電影裡常見的變態最愛用的理由嘛?甚至還告訴大眾:市政府只是協助進行前前後後不斷「ㄉㄨ」的動作而已,至於怎麼被「ㄉㄨ」、「ㄉㄨ」的平不平順、「ㄉㄨ」完有沒有付錢,不干市政府的事!市政府就是要「ㄉㄨ」,真的要說,市政府只是在後面「推」而已!真是超級變態的! 因此有更多人開始注意相關議題 如何防範變態性侵犯 ,例如: 「王家被『ㄉㄨ』了」、 「何謂ㄉㄨ更十八招」、 「怎麼樣才不會被市長或建商暗地裡從後面『ㄉㄨ』到」、 「注意!你有產權(自主權),一樣有可能被強『ㄉㄨ』!」 「再注意!就算你對外強力主張自主權、強力說不,你一樣有機會被一群人強『ㄉㄨ』!」 也因為這樣,翻出了假公園獎勵容積的事情。 如果是用文字說明,一般人看沒三行大概就睡著了, 台北好好看一眼 粉絲頁貼上了說明圖片,清楚快速的講解這些建商養地、用假公園換真容積(多建幾戶換鈔票),非常值得一看,這種超級高報酬率的事情全世界沒幾個行業看得到:

Google+ 的新 UI 設計

圖片
今天登入 Google+ 的人大概都可以看到新的介面設計了,個人是覺得很不錯,這次的 UI 設計用一個設計模版對應了幾種不同的解析度,各類平板應該都可以直接進 Google+ 了。 寬螢幕時 Landscape:

Facebook 的第一次併購: Instagram, 1B.

Facebook 於 2012/04/09 正式宣佈併購了 Instagram ,代價是價值 10 億美金的現金跟股票,好巧不巧時間就在 04/04 Intagram 推出 Android 版之後,併購案正式敲定且對外宣布,而這兩件事情絕對具有直接的相關性,因為這關係到 Facebook 如何看待整個行動設備市場的發展與這家公司所期望的布局。 看待這種事情當然要儘量從企業經營來看,儘量不要從行銷層次來看,在 Business Insider 這篇新聞中有 收錄 Mark Zuckerberg 說明為何併購 Instagram ,併購目的首要當然是為了 Facebook 被罵到翻的相片功能,第二就是看重 Instagram 在行動設備當中具有領導地位,而 Morgan Stanley 也預測 2013 年行動上網人數將與桌面上網人數產生黃金交叉 (Google 之前預測時間早了點),而這兩項因素在 Facebook 面對 Google+ 時正是最大的弱項,尤其是在 Google+ 的 iOS 版也支援 Instant Upload 之後, Google+ 的 Instant Upload 結合 Picasa 大概是最強的行動設備攝影方案,所以 Facebook 這場併購案很被看好,幾個點在於: 1. Facebook 購買 Instagram 等於是買進了一票重疊較少的使用者群,對於公司整體營運來說算是提高了使用者數量,透過雙品牌的營運模式, Instagram 的死忠使用者暫時不會因為這場併購案而退出; 2. 在 iOS 的領域內,Google+ 的使用者漸增且黏性相當高(用過 Instant Upload 背景同步上傳的使用者應該都很難放得掉), Facebook 購進 Instagram 且不限制 Instagram 繼續分享照片到其他的社交網站,等於防禦了 Google+ 的進攻,也拉了其他社交網站對 Google 建立起防禦圍牆; 3. 在 Android 領域內, Facebook App 的拍照功能陽春,且上傳後的圖片品質一直被嫌棄到不行, Instagram 推出 Android 版後的併購動作,等同進一步提昇 Facebook App 在 Android 使用者心中的使用順序,尤其是 Instagram 剛推出 Android 版時大家都